赘婿科举路(139)
这两个小人得了金铃铛欢喜的不得了,你帮我,我帮你的就系在头发上了,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别提多可爱了。
第69章 被皇帝惦记上……
在徐家住了三日以后就要回南宫府了。
徐京墨的假期已然过半,徐天赐一家人已经先回京都了,毕竟他是借着请温阁老回朝的名义来临安的,不好一直待在此处。
温四郎当年离开,就是去了西凉,他恨三皇子至极,又岂会让他如愿。齐承帝即位后,温四郎被安排到了吏部的文选司,任正五品郎中,别觉得这官职小,文选司可是管着官吏的升迁、调动的,多少人挤破头都想去的地方。
齐承帝选这个位置也是花了不少心思的,温阁老回朝,父子同在高位的话,对秦阁老没法交代,但是温四郎这些年为他处理不少,总不能平白抹去他的功劳。所以最终定下这个官职不大,权利很大的地方。
其实,温四郎并不在意这些,他为了心上人而已,难得的是温阁老也由着他。宋家娘子还是独居在城外的庄子里,连他也不见,他知道她的痛,他也痛,但是总不能这样错过一生。
徐天赐临走前,找徐京墨聊了聊,“你在翰林院至少要待够两年,之后是外放还是留京再说。陛下励精图治,求的是贤才、务实能干的臣子,你之前的策论他都看过,有些东西与他所谋求的一样,只要你不变初心,日后的路便是坦途。”
“多谢舅舅。”
徐天赐犹豫半饷,还是问,“你可打算带着你母亲去京都?”
他找姐姐聊过,但是姐姐拒绝了,他想试试徐京墨这有没有可能。徐家只剩下他们姐弟两个了,回到京都也好有个照应。
“日后,我是打算外放的,母亲的意思是等我定下外放的地方再说。”徐京墨有些犹豫,毕竟只有母亲一人,即便有南宫家,也不能保证周全。宗正傅宽之前来过一次,被温阁老挡住了,之后再来呢?
“你若是不为难,就劝劝她,到了京都有我在,总不会让一些不相干的人来打扰她。若是舍不得这点心铺的生意,大可去京都再做。”玲珑点心铺的点心,他也喜欢,这有许多是他们儿时的味道,回忆是苦涩的,可是起码还有个想念。
徐京墨倒没有什么为难的,他应下后道,“舅舅放心,我会劝劝母亲的。我也不放心她自己留在临安,那人一贯不要脸,忒是讨厌。”
徐天赐皱皱眉,当年那般对他姐姐,如今见有利可图又舔着脸贴上来,当真是烦。“你这姓改的好。”
徐京墨微微一笑,他也这样觉得。
夜里,徐京墨与南宫云辞说起这事,不单是徐母,还有南宫云辞的去留。
“舅舅让我在翰林院至少待满两年,日后我打算自请外放,按照规矩是不可能被调回临安或者金陵的。”他猜,到时候不是九州就是洛城。
南宫云辞知道他这未尽之意是在问她的打算,“南宫家的茶叶生意在南边基本已经做到了极致,再做就只能在北边了。”
不是南宫家没在北边做生意,而是渗透率没那么高,一方面,是因为之前的茶山有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北边的茶叶运输多是陆运,他们南宫家与北马道的樊家可没太多交情。现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经历了过路税的几年,他们家的茶山翻了一倍有余,而徐天赐又恰好与樊家交好。
所以南宫云辞是打算与徐京墨一道去京都的,至于以后,那就以后再说。临安的生意有她父亲在,半点不用操心。
“我想请母亲同去京都,可好?”
南宫云辞自然同意,她本也是这样打算的,“我去京都会继续打理南宫家的生意,也许还会在京都成立女会。”
她知道他对这些都没什么偏见,但是终归成了家两个人就该有商有量的。女会的事情,她一定会做下去,这些年临安的女会帮助了许多的女子。女子本就是弱势,独自一人去反抗这世道的不公,不仅是艰难,更是几乎不可能的。
所以只有想办法赋予大家力量,告诉她们,她们可以反抗,再给她们反抗的底气。
南宫云辞的行为并不是被所有人都认可的,除了一些男子,甚至还有一些女子都认为她在挑事儿,怎么可以向传统的礼教说不呢?当然可以,事在人为,不是对的,那就拒绝。
若是徐京墨有顾忌,她其实也不会停下这些事情,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她就是那么肯定他不会拒绝她的。
果不其然,徐京墨听了后只是笑笑,“这是自然,我如今刚出仕,还没什么本事,不过舅舅在,若是遇到麻烦,可以去找舅舅帮忙。”
两人相视一笑,这大概就是成婚的意义吧,不管你要做什么,总有一个人会不稳缘由地支持你。有个心意相通的人,便是能多说几句心里话都叫人心里舒服。
徐京墨与妻子说好后,转头就去劝说母亲了,他给了个徐子陵绝对没法拒绝的理由,“母亲,阿辞万一有孕,儿子一个人也照顾不周啊。”
这两人成婚后,什么时候会有孩子确实说不准,指望儿子照顾孕妇?她想到不敢想,妇人怀孕有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生子更是在鬼门关前闯一趟,半点不能马虎。徐子凌没好气地看着儿子,真不让人省心!
徐京墨知道母亲这是同意上京了,哈哈大笑起来。
一转眼就到了要离开的时候了,江晚清叮嘱二人,“你们二舅在督察院,虽然只是正五品,但是总归在京都经营了许久,有麻烦也可去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