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科举路(140)
江学铭是有机会再进一步的,不过督察院的人没出大乱子,所以齐承帝眼下不打算做什么变动。新君继位,求稳也是应该的。
南宫君烨可就直接多了,只管给银子,少什么都不能少银子,他们家的银子就是用一锭扔一锭都用不完。“京都的宅子,你们若是不喜欢,就选个自己喜欢去住。徐阁老给你们送了庄子,我就给你们送点银子好了。”
徐京墨知道这换宅子的说辞也是顾忌他的颜面,但是大可不必,南宫家在京都那宅子修的相当不错,江南的好风光在京都才是难得一见的,他可没打算在换个地方住。
他既不打算摘掉赘婿的名头,也不打算立个清寒的人设。非要活的不舒坦才能证明自己的品行高洁吗,不,那可能只是掩人耳目,谁说天天一身旧袍的人,就不能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赶在报道前几天,徐京墨一行人总算到了京都。
一路上,徐子凌都有些忐忑,大抵是近乡情怯。她自幼在京都长大,后来远嫁金陵,再回京都却已经物是人非了。
京都是有些变化,但是变的也没有那么多,她儿时喜欢的米糕铺都还开着呢,只不过当年的年轻老板,变的年迈了些。
“母亲可要去徐家看看?”徐家的老宅还在,只是没有人了而已,徐天赐曾今想过去修缮一下,可是徐家人都不在了,修了又如何?最终,他只是安排人时常去打扫了一番。
徐子凌摇摇头,“等一等吧。”
不止是徐天赐无法面对,她亦然。
已经是八月中旬了,京都的天还是有些炎热,尤其是这时代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穿着长袖长裤,甚至不止一件。
好在南宫家不缺银子,每年都会备下充足的冰。
徐京墨先去礼部销假,再去翰林院报道。秦卓轩见到他很高兴,“听说你回家就成亲了,倒是没机会去喝杯喜酒。”
“下官与内子自幼订婚,早就打算今年成婚,这催回去刚巧遇到个合适的日子。”
秦卓轩点点头,“也好。翰林院的新人只你们三个一甲,陛下欲要重修齐武帝的编年史,不过具体的安排还没有定下,你暂且跟着白大人一道修典。”
沈腾的父亲是阁老,他被安排在王侍读学士下面,这也好理解,沈阁老曾是王侍读的坐师。有他在,沈腾的日子会过的很轻松,而且会有机会在陛下面前露脸。探花石守信也安排在王侍读那边,因为王侍读手下几个编修都自请外放了,人手不够。
秦卓轩所说的白大人是侍讲学士,齐武三十四年的状元,为人端方,才学无双,可惜这人性子执拗,因为看不上齐武帝,就一直待在翰林院里修书。新帝继位后,朝廷内的官员肯定会陆续发生变动,日后翰林院的学士之位恐怕就是他了,秦卓轩的安排也是为了让徐京墨多与他有几分香火情。
“多谢秦大人。”徐京墨知道他的好意,自然不会不识好歹,不过他还有个疑问,“大人,编年史可会涉及一些旧案?”
秦卓轩知道他问的是徐家的案子,可惜了,“目前不会,齐武帝尚存于世,只是中风后无法打理朝政才传位给陛下。”
子不言父之过,齐武帝尚在人世时就去翻案,恐会招致一些流言影响朝局。
徐京墨垂下眼眸,知道此事无法强求,也就不再多问什么。
白大人见了被秦卓轩领来的徐京墨,倒是一愣,他与秦卓轩关系速来不错,两个人都是务实的人,也都因着一些原因窝在翰林院里,之前要将徐京墨安排到他这里时,秦卓轩与他通过气,没想到临到跟前,他还要亲自把人领过来。
“下官徐京墨见过白大人。”
白大人看着年轻的徐京墨,还真是年轻啊,不过十八岁的少年郎。若非诸多波折,说不定他会是齐朝史上最年轻的状元。“不必客气,翰林院的事务繁杂,日后遇到不明白的,可以随时来问我。”
有秦卓轩和白大人的指导,徐京墨很快便熟悉翰林院,开始参与修典和轮值上朝。
修典是慢工程,有些典籍有缺失,就要想法子补全,尤其是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就要下很多功夫了。翰林院里有个文渊阁,藏书无数,随便是谁终其一生,也不可能全部读完这些书,这里就是他们修典、修史的资料来源。
伏案工作了一天的徐京墨回到家里,觉得浑身酸痛。
南宫云辞纳闷儿道,“翰林院不是修书的地方吗?”
“是啊,但是伏案一整日也很累。”
“一会让人给你按按,以后每天都这样吗?”南宫云辞对翰林院只有个大概印象,毕竟这是她从未接触过的地方。
“天天如此,日后习惯了,许就好了。翰林院的地方不大,人却不少,一个屋子里摆着一盆冰,根本没有一丝凉意。”
南宫云辞今日可是没出门,只是在书房处理商铺的事情。她来京都,可不只是守成的。看着有些狼狈的夫君,她黛眉微簇,“给你们送些冰,合适吗?”
徐京墨摇摇头,“上官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不是几个人一间屋。我也不好太特殊,忍忍便是;不过,明儿还是从家里送饭吧。”
今儿中午他和同僚一道出去用膳,恰巧遇到沈腾,这人惯是阴阳怪气,碍着他父亲,其他同僚也不好说太多,这饭吃的着实憋屈。
“过两天是休沐,可要去拜访一下二舅?”
到京都已经有几日了,也该去拜见一下江家舅舅,南宫云辞对江学铭的印象不深,也只见过几面而已。但是大姑父王安和姑姑南宫梅芳那边的诸多麻烦多亏了有二舅的帮忙,于情于理,都该早日上面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