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赘婿科举路(150)

作者: 子非陌 阅读记录

“母亲。”

徐子凌才发现儿子来,她招呼他坐下,“没事,我只是厌恶这个功利小人罢了,你别担心。”

“儿子刚给舅舅写了封信去告状。”

“你呦,交给七郎便是。”

徐天赐之前就想收拾他,只是徐子凌不愿意再起波折,免得影响到儿子。如今拿上送上门来,活该被收拾。

第二天,徐天赐就上奏弹劾宣平侯,“为臣不忠、为夫不义、为父不仁、为子不孝、为兄不悌”。

宣平侯与当年三皇子放租一案有些关联,此乃不忠的原由;在正妻娘家出事的第一时间,无理由休妻,甚至霸占妻子的嫁妆;与嫡子断亲,多次出手干预朝廷科举大事,妄图毁人前程;母亲重病,不请郎中医治,看着母亲病死;为得家产,驱赶自家兄弟。

宣平侯虽是个功勋,但是多年没有功绩,不过是享个功勋的名头,朝堂上也只有金家三爷与他是姻亲关系,但是金三爷也不傻,这会跳出来,他自己也是吃不了兜着走。

齐承帝看着一脸铁青的徐天赐,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昨儿金吾卫就把事情给报上来了,他对这种趋炎附势的小人并无什么好感,再看群臣都无异议,就说,“宣平侯,辜负圣恩,仁、义、礼、智之品德皆有欠缺,不堪享侯爵,念其祖辈功在社稷降之为伯爵,并夺其世袭权。”

降级不是最可怕的,剥夺爵位的世袭才可怕,这等于说宣平侯府的下一代若是不能通过科举出仕,就直接从士变成商或农了。雪上加霜的是皇帝还要求他将徐家娘子的嫁妆换成银票还回来,要知道没有差事的功勋一定是缺银子的。

想想宣平侯干的事情,似乎也是他应得的。当年徐尚书将嫡女下嫁给他,可不是让他慢待的。甚至对自己的嫡子都能这般无情,宣平侯此人不值得被人同情。

又过了几日,南宫云辞将紫阁查到的信息拿给徐京墨看,那宗政傅宽这次还真不是来找事儿的,是“真心实意”的来认亲,因为他现在膝下只有一儿三女,唯一的儿子至今也就是个秀才,所以他想起来徐京墨这个被他扫地出门的状元郎儿子。

“当真可笑。”

“宣平侯偷鸡不成蚀把米,你也该宽心无视他们。”两人一起长大,徐京墨因为宣平侯多受了多少罪她也是清楚的。

徐京墨淡淡地开口说,“我想报复他已经很久了,谢谢他自己送上门来。我母亲当年受的苦、受的辱,都要通通还回去。”

夫妻两个在某些方面是很像的,都是愿意吃闷亏不还手的人。在徐京墨看来,父慈子孝的前提是父慈,没有父慈还妄想子孝,不如白日做梦更容易些。

“过几日,唐小六要来府上,你可得空?”

徐京墨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唐小六是谁。

“苏瑶的夫婿。”

怪不得想不起来,因为他根本就不认识,“我最近都不怎么忙,你安排就是。”

京都的这些商会很排外,不仅不愿意正常合作,还想借着她是女子的缘由打压她一番。不能合作,那她就自己来,京都这地方成气候的商会其实就两个,一个是粮食商会,一个是通商商会。

通商商会这群人做的就是转手买卖,他们对待南宫云辞的态度就是笑脸相迎,但是谈到正题就避而不答。盖因他们担心南宫云辞会影响他们的生意,谁不知道南宫家本就在南边有诸多货源,若是跑来京都抢生意,他们不说亏,但是肯定会少赚许多。

粮食商会的人,态度就更差了,直接拒不见面。京都附近也有不少地方产粮,他们这些粮食商人背后都有个京官,许多人也瞧不起徐京墨这个从六品的翰林,毕竟翰林院没什么实权。至于徐阁老,他们手上的粮食可以关系着民生的,不信这位徐阁老会为了一个小娘子对他们出手。

徐京墨一般不参与南宫家的生意,不过他还是问了句,“可是被人为难了,若是有麻烦找舅舅或者老师都可以的。”

南宫云辞愿意与本地的商会周旋不过是为了女会做准备,单说自家生意,这些人也奈何不得她。而

徐天赐和温阁老也是知道女会的存在的,甚至二人都是鼓励的态度。

徐天赐的妻子陆时微更是打算加入进来,每个时代都有这样优秀的女子,她们会更愿意帮助同为女子的弱势群体。而且,同为女性,才更能感同身受一些不公、一些无奈。

“暂时不用,我能解决。”找阁老出面,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但是这不是她想要的,既然初衷是为了女子自强、自立,那么她更应该作为表率。何况,这点事情也难不倒她。

唐小六的本名是唐晓鲁,因为他排行六,时常被兄长们唤作“小六”,刚好是谐音,所以许多亲近的人都喊他唐小六。他父亲见过南宫云辞后,回去直说这样的麒麟儿不是男儿当真可惜。

让他们兄弟多像南宫云辞学习,起初兄弟几个是谁也不服气,但是接触的越多,就越佩服。他能来这边多亏了他媳妇儿和南宫云辞是好姐妹,不然几个哥哥也是想要来的。

商人,无论何时都会考虑利益,如果只是为了人情,他们也会帮忙,但是不会做这么多准备和让步。南宫行首,与人做生意,从不让人亏钱,她寄来的那封信中描绘的东西,是他们唐家绝对无法决绝的存在。

徐京墨知道宗政傅宽的下场后,高兴不已,提着酒大摇大摆地去了舅舅家。

徐天赐还没见过他这幅样子,暗自决定还要给宗政傅宽找些麻烦才好。“你还能松快些日子,陛下打算下个月再给你们安排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