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赘婿科举路(151)

作者: 子非陌 阅读记录

修书还要选个黄道吉日开始吗?

“修史书的事情交给王侍读学士了,沈腾和石守信大抵都会参与进来。”

虽然之前秦卓轩就说过这修史一事对徐家的案子并无帮助,但是徐京墨总是抱着一线希望。如今不能参与修史,究竟是何原因。

“舅舅,那些史料理真的找不到吗?”

他没把话说完整,但是徐天赐却是听明白了,长叹一口气,端起手边的茶喝了一口,咽下满嘴的苦涩,“找不到。”

他早就翻了那些史料,一样的残缺,背后这人心思缜密,几乎将所有的痕迹都抹去了。

“上次在养心殿讲学,你说的那些陛下听进去了,所以准备安排你接手这差事。”

徐京墨有点无语,他这从六品的小身板,可经不起满朝文武的捶打,“舅舅,陛下这是听进去了,还是听不进去,我这也不算上是忠言逆耳吧?”

徐天赐笑了起来,“不必担心,你只是其中一人,其他的人选陛下还在斟酌,不过必有你的熟人。”

这差事做完,徐京墨就该换个地方待待了,是外放还是直接去六部到时候再说,左右有他和温阁老,断不会让徐京墨吃亏的。

翰林院在这次封赏后,人少了许多,因为有好些人离开,新人要等到明年科举后才会补进来。不过,白大人很满意现在的情况,少了许多老油条,办差的效率高了不少,虽然比之前忙了一点,但是心情可是好了许多。

“这些日子,沈腾没在找你麻烦吧?”

“没有。”也不知道是不是上次说的够直白,最近沈公子都没跑来他面前找不痛快。

白大人很有深意地一笑,“过些日子,若是他来烦你,你就换去吏部办公。”

徐京墨瞬时明白了这言下之意,沈腾也只敢在翰林院嚣张,出了翰林院,他也是要顾忌一二的。不过听白大人这话,他就明白他也是知道他之后的安排的,这差事应该快定下来了。

今儿徐京墨下职早,因为昨儿唐小六已经到京都了,还送来了一封拜帖,他要早些回家去。

唐小六到南宫府时其实还有点紧张,别看南宫云辞年岁不大,但是那可是他爹都佩服的人。他出来时,他家老爷子可是说了,要是谈不好,回去小心他的腿!

他到了南宫府,看着这明显的江南建筑风格,心里对南宫家的财力更是高看一筹,这些奇石园艺加起来的耗费一般商户是绝对负担不起的。

等他见到南宫云辞,便爽朗一笑,“久闻大名,今日终于得见南宫行首。这位便是徐翰林吧,在下九州唐晓鲁,只管唤我唐小六便是。”

唐小六这自来熟的性格到让两人心生好感,将这宴席定在自家就是为了方便说话。今儿的主菜是烤鸭,这东西就京都的最好吃。

刚出炉的烤鸭,枣红透亮的外皮泛着诱人的光泽,油脂的晶亮引得人胃口大开,隔着老远都能闻见那股肉香。京都的烤鸭是用果木烤制而成,所以这鸭肉里还透着一丝果香。

片好的鸭子被摆在白瓷盘里,每一片都薄厚均匀,皮脆而不焦、肉嫩而不柴。徐京墨先是拿起一张博饼,夹了两片烤鸭蘸了些甜面酱,然后放置在博饼中间,复又放上几根翠绿的葱丝、黄瓜条,而后将博饼卷起递给了南宫云辞。

唐小六学着他的样子卷了一个,放入口中,鸭皮的酥脆在齿间瞬间爆开,羊肉的肥美、甜面酱的香甜、葱丝的辛辣、黄瓜的清爽交织在一起的口感,让他不由自主的拿起了第二张博饼。

除了烤鸭,他们还准备了炙羊肉、爆肚,这顿饭让唐小六吃的十分满足。

饭后,桌上换成了点心、酒水和茶水。

“之前总说京都无美食,如今方知是美食无人知。”烤鸭这菜做起来费功夫,价格奇高,寻常人家自是吃不上的,可不就是无人知吗。

南宫云辞早听苏瑶说过,自己丈夫是个老饕,所以她才费心思备下了这样一桌宴席,“喜欢就好,不过京都的美食确实比不上其他地方。下次回临安,再请你们试试那边的美食。”

先聊一会以后,就进入了主题,唐小六也不拿乔,“收到南宫行首的邀请函,我父亲本想亲自过来,但是您也知道,他与京都这些粮商十之八九都是熟人,怕到时候再被他们堵上门儿,翻到不美,于是就让我来了。”

“唐行首费心了。”

第73章 痴心人

听到南宫云辞问他京都有多少粮食是从九州运来时,唐小六下意识不想回答,但是脑子里一转,他来京都是为了和南宫家达成合作的,不是为了保护现在那些粮商的利益的。

“约莫六成从其他地方运来,单说九州大概有三四成。”

京都四周虽说田地不少,但是京都靠北,这粮一年一季,而京都的繁华让这里的人口不断增多,所以总要依靠外来的粮食才够吃。除了九州,江都、临安,甚至是洛城都会往京都送粮食,只是多少有区别罢了。

唐小六还不知道,他说的这些都是南宫云辞早就掌握了信息,她问他,不过是看看他们唐家的合作意愿是否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真诚。

“我有一点不明白,洛城与京都之间隔着你九州,何必舍近求远?”

“粮产不是稳定的,所以分散些,才更稳妥。至于洛城,和九州一样,主要的产出都是粮食,粮食只有往京都卖,才是价格最高的。”

在商言商,粮食商人之间虽然有竞争,但是遇到事情也需要相互帮助的,所以他们不会为了一点生意,对其他粮商赶尽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