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科举路(16)
若是顺利,他应当能取得廪生的资格,廪生是可以领粮食和月银的,他们母子俩的生活也能宽裕些。
徐娘子欣慰地看着儿子,徐家出事,科举未必是条好出路,但是与其在那侯府被人作践,不如走出来,也许另有一片天地。
京都之事,她知道的不多,但是七郎还在,那么一切都还有希望。便是儿子科举后无法做官也没关系,考到了举人,就不怕没能力养活自己。
“好好好,都听你的,日后我还要等着抱我的乖孙孙,眼下可一定要保重好自己的身子骨才是。”
被打趣的徐京墨一点都不害羞,反倒是说,“可不止臭小子,还会有乖巧的小囡囡。”
“你呦,人不大,口气倒是大,日后成了婚,可要好好对你媳妇儿。”
“那肯定。”
看着母亲睡下后,徐京墨才回了自己的房间,夜里抄书要用蜡烛,还费眼睛,着实不划算。所以他只是在心里默背,记忆这东西是需要反复加强的,不然早晚会忘的。
科举这条路于他而言是唯一的出路,如今这时代,农耕人家也只能图个温饱,经商需要本钱,想要日子过的稍微舒服点也只有出仕这一条路了。何况,他还要洗去徐家的冤屈。他知道小舅舅还活着,总有一天他们还会再见,徐家之事绝不会就此结束。
宣平侯府欠他母亲的,以后定要他千百倍的还回来。
明日他要先去拜谢恩人,还好他们及时将母亲送到了医馆。
南宫君烨听到管家说徐小郎君来访时,心下一笑,这小子倒是自己送上门了,“快请。”
徐京墨穿的一身青色儒裳,一副学子的打扮。前来致谢,总不好空手来,他送上的是一个尚未雕刻的印章,这算是为数不多的他们母子带走的东西,因为这枚印章是他祖母留给他的,那人脸皮再厚也不能扣下这印章。
南宫君烨没有推拒,不是因为这印章的价值不菲,而是只有人情两清才好说后续的事情。“我岳家乃是江都江家人,江二郎与徐七郎乃是同窗好友,你可唤我一声伯父。”
徐京墨没想到还有这般渊源,从善如流,“多谢伯父。”
南宫君烨虽然不算读书人,但是四书五经也是学过的,与这徐小郎君简单谈谈学问自然不在话下。出乎他意料,这徐小郎君的见识远超他同龄的人,有些问题的见解颇为深刻。这人不是个眼高手低的,务实是他与一般读书人最大区别。
聊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徐京墨担心母亲,就起身告辞了。南宫君烨让随风送他出门,顺手送上一份一份糕点,“小郎君莫要推辞,只是一份糕点。”
徐京墨推辞不掉,也只能受下这份好意。等他回家打开一看,原来是八珍糕。八珍糕是有名的食补糕点,可以补益气血、强健身体、改善脾胃虚弱的症状。一般是选用山药、茯苓、莲子、扁豆、麦芽、藕粉、芡实、苡仁,再加入白糖后调和制成。
这东西过往倒是常见,他们母子如今手中拮据,也是许久未吃了。他将这糕点取出两块,放在盘子内,一会拿给母亲吃,其他的就放在后厨通风处保存。
徐娘子最近服了许多汤药,胃口一直不好,黄郎中也说是有些脾胃虚弱,这八珍糕是刚好合适。徐京墨记下这份好意,希望来日能有机会去回报南宫家。
过了没几日,南宫君烨就收到了谢家的邀请函。
谢家与江家乃是故交,都是当地有名的世家。若非是江家之故,南宫君烨这帖子恐怕都送不进去。
谢院长今日专门在府里候着南宫君烨,他对那团茶极有兴趣。在金陵少有几个读书人会不喜欢品茶茗香的,闲暇时分,左手书卷,右手茶杯,这才是享受,他很是好奇这新茶到底是何滋味儿。
“小女从古籍上查到这团茶的做法,但是古籍的记录不完整,她就命人多种尝试,谁能想到还真让她给做出来了。”无论何时,夸赞自己的女儿,南宫君烨都是很认真的。
“令媛是有巧思之人,懂的雅,也懂吾等爱茶之人。”
一番客套后,南宫君烨才逐渐进入正题,“前些日子,小女偶然救助了一名夫人,后来才知道那是徐家娘子。”
原来如此,谢院长对徐家事比江家知道的更清楚,毕竟兄长就在京都,“徐家可惜了,我等都愿意帮扶徐娘子一二,但是她怕牵连我等,都不曾接受。”
“这徐家事还未结束?”
牵扯夺嫡的事,哪有那么好结束。只是徐娘子心中念着逃走的弟弟,万一他来寻她呢?而且京都徐家牵扯的人家颇多,她孤身一人哪里能确定谁家参和其中了。为了避免以后的麻烦,与谁家都不牵扯才是最好的选择,这些话不好说的太直白,“徐娘子顾念家人罢了。”
南宫君烨又问,“吾来拜访,其实也是想问问那徐小郎君。”
“京墨是个好孩子,可惜有个混账父亲。眼下他在书院读书,虽然家逢巨变,但是此子心意坚定,没有被外物所扰。”谢院长很看好他,此次下场,秀才功名定是手到擒来。
这才学看来是真的不错,“您看他品行如何?”
“自是好的。他若愿意,依旧可以在侯府当他的嫡少爷,吃喝不愁。但是为了母亲,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路。以前他从未在学府读书,来了以后,与同窗的关系也很是融洽,其心胸宽广,与人论学,从不私藏。”
这话说完,谢院长纳闷儿道,“缘何关注京墨?”
南宫君烨无意隐瞒,此事成了,谢院长早晚会知道,若是不成,也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