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49)+番外
第30章 紧急救援,中西结合
听见前方战士的呼喊,军医院负责急救的一队医生提着药箱立马往洞口赶,可洞口实在太小了,这个点虽然坍塌物最少,但它在拐角,。一侧从里面被一台巨重无法挪动的机械阻拦,另一侧是钢筋混凝土柱,柱子用的钢筋足足有成年人拇指那么粗。战士们一边敲石柱剪钢筋试图拓宽这个出口,一边清理其他地方。
出口只容一人进入,稍微强壮丰满些都不行,两名体型匀称的医生艰难的爬进去。
“病人伤到了颈部,动脉出血,已经休克,情况危急,必须立刻手术。”
但这位病患身宽体胖,这身形一看就出不去啊。
“我们还需要15分钟。”清理出口的战士们急得满头大汗,这实验室的墙,建得真的太牢固了,而且这是承重柱,建筑又刚刚经历过爆炸,在在拓宽的同时还要防止建筑受到影响发生二次坍塌。
“15分钟来不及了。”女医生声音颤抖,满含绝望,病人如今已没有意识,是抢救的最后时间了。却见那位被副司令邀请来治疗风湿病的女大夫到了洞口,拎着药箱爬进来。
对于这个赤脚医生,他们是看不上的,在他们的认知里,此人既没有经过学校培养,学的又是中医,不过是运气好得到了一张治疗风湿病的方子,就开始招摇。
但眼下情况紧急,伤患运不出去,出事点到处都是粉尘,主刀的周医生刘医生都是一米八几的大汉,进不来。不能进行手术,他们已经在给病患进行了急救止血,却止不住,多一份希望总是好的。
白露先前还疑惑这人运道不错,动脉出血竟然能撑了这么久,真进来了才发现,确实运道不错,这些研究员里,有个小年轻懂得按压止血,一直在给他做急救。
病患是位男子,大约五十岁左右,此刻已经休克,体温缺失。
白露拿出矿灯,递给那年轻人:“你来帮我照明。”
那年轻人就是给病患做按压止血的,见医生来了,先是松了了一口气。很快就发现他放心得太早,那女医生显然处理不了张教授的伤口。此刻见这刚刚进来的大夫似乎很有把握,连忙挪到一旁打灯,所有人都着急休克的病人,并没有人注意到他腿不正常。
“再过来两个人,如果病患苏醒,要按住他不能动。”
这间屋子里的人比较幸运,爆炸发生在三楼东北角,他们当时都集中在二楼西南角。实验室建造器材确实很优秀,西南角的主题建筑并未坍塌,除了地上这位被器械压住外,其余人多是被飞溅物化到轻伤,看上去很可怕,但没有生命危险。
灯光照在病患身上,他的一侧肩膀被压住,突出的尖锐物刺伤了颈部动脉,现在不能挪动,有几个穴位扎不到,白露给他喂了一粒独参丸。脑中迅速回想止血针里所有针法,定下要施的针。
旁边的女医生虽然对白露有意见,但人命关天,医生和军人的素养让她无法袖手旁观。见白露拿出金针,便十分迅速的用剪刀剪开病患衣裳,进行全身清创消毒。
白露眼里划过一丝赞赏,全神贯注的下针,病患情况危急,白露速度很快,似乎是眨眼之间,她就连在十几针。
没有学过的人以为中医扎针很简单,似乎不需要什么力气。但其实不然,针是捻进穴位的,力道全部集中在两根手指上,要做到又快又准可不容易。
外科手术缝针用的是猪皮来练习,针灸用的可是小木条。后世也有用铅笔的,单是捻针这一关的练习,不知道就劝退了多少了。
清创的女医生不清楚这点,但是另一位男医生曾经了解过,见白露这一手,对比上那张过分年轻漂亮的脸庞。不知道怎么的,就想起当年家人送他去学中医,那大夫说他没天分,朽木不可雕的话来。
这么多年他一直不服气,尤其是后来他学了西医,有些成就,便更是觉得中医骗人,连他这样的优秀人才都说是朽木,真真是误人子弟。
可如今看着眼前的小姑娘下真神速,在不同的穴位是货捻或颤,有的穴位只扎一针,有的穴位不断刺针,这么一会儿时间,竟然已经扎了上百次,至于效果,看病患逐渐止住的流血就知道不错。
男医生第一次怀疑,也许,中医并不是骗人的,而是他真的没有学习中医的天分。
就在这时,战士们终于把出口拓宽到能容两个人出入,等在外面的医生连忙把担架递进来。
“把人抬上去,动作轻点,他肋骨折了,我跟你们进手术室。”
白露留下一半针在病患身上,两位医生此刻已经被这手止血针镇住了,没有反对。
战士们在忙的时候,医生们也没有闲着,在实验基地布置出一间手术室,已经完成了器械安装,消毒等等前期工作。国内现在还没有无菌手术室,白露看见的军医车是野战队的随队车,上面有整套的手术设备,能为抢救提供最佳救援时间。
几个年长的护士们给病患做全身消毒,白露和其他医生也在消毒换衣服,主刀的周医生看了病患满身金针,皱了皱眉头,但碍于病患确实止住了血,且创口较大,他也不敢去赌拔了这些针会不会继续出血。只皱着眉头问助手:“患者血型和确定了吗?”
“患者是基地的研究员,血型有记录,是B型血,血袋已经准备好了。”
一切准备好,病患输上了血,白露开始移针,是的,不是拔针,而是移针。这就是这套止血针最神奇的地方,创造这套止血针的师门用无数次的经验总结出来多套针法,后面有二十几篇都是为了受伤面积宽广导致某些穴位无法施针的病患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