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50)+番外
不能在最合适的部位施针定然有影响,但这套针法能把影响降到最小。白露把针移到病患没有受伤、不影响医生下刀的头上和腿上。期间,医生一直盯着出血处,见溢出血丝后,心揪起来,还好,只是血丝。否则,哪怕有输血,如果病患持续出血,手术也很容易失败。
至此,这位医生对白露是真的信服。时间不等人,他立刻手术。血管修复缝合在这个时候很少应用,别说全国,就是全世界,在这个时候敢做这个手术的人也不多。白露眼前的周副院长就是其中一个,他早年留学德国,老师是目前业界鼎鼎有名的医学教授。
他在国外就声名远扬,学校及那边的医院多次挽留他,但他坚定的回到国内直奔前线。有一句话不管中医西医都适合,那就是熟能生巧。白露当初为了练针法去救援队,周教授在学校出类拔萃但欠缺经验,在战地医院,他每天接手无数病患,而且都是重伤患。
血管缝合术正是在战场上磨练出来的,比起被弹片直接炸出来的伤口,这位病患情况不算特别严重,尤其是在缝合期间,因为白露的针灸,创口处的出血量一直可控。周教授甚至第一次在这种精密手术上感受到了轻松二字。
术中出血,一直是各位医生的拦路虎,如果这位沈大夫能留在医院跟他搭配上手术台,那以后都能轻松一半。
周医生此刻的心情,忽然就和白露穿越后认识的很多大医院医生同步了。
白露不知道周医生所想,动脉手术结束后,她也并未放松,此刻,整个人满头大汗,最开始进去的女医生也在手术台旁边,见状,连忙把肩膀靠过去,示意白露可以把汉擦在她身上。白露也没矫情,就着对方的衣服把脑袋上的汗水擦干,继续施针。
这位伤患不止动脉出血,开胸之后发现胸腔积血也不少,肋骨断了三根,其中一根扎破了血管。好在没有继续出血,周医生又看了白露一眼,因为幼时的经历对中医的偏见,此刻一点不剩,心里只剩下惺惺相惜。
这场手术持续了四个多小时,终于把病患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跟木家堡的病人不同,这位病患后续有军医院的护理,白露只负责抢救,没有提继续施针的事情。
一场手术下来,大家饿得前胸贴后背,周医生是这次的带队领导,先问了其他病患的消息,得知被困的人已经全部救出,除了三楼有两位人员当场死完外,一位需要截肢,已经由另一位医生随车护送回医院以外,其余都是轻伤,已经由其他医生进行治疗。
“一起去吃饭?”周医生率先跟白露打招呼。
双方自我介绍,白露才晓得这位叫周立诚的医生是医院的副院长。
“虽然我不太懂西医,但看手法的稳准,能看出您特别厉害。”白露不是瞎说,她只是对那些打压中医的西医有意见,并不是对西医有意见,像这样的手术,确实西医治疗是强项,穿越后她也受邀配合西医上过数次手术台,周医生这一手,比她认识的那些主任级别的都厉害。
“哈哈,老师可是我们军医院的“第一刀”啊。”旁边跟着的正是一开始进去救人,后来又在手术台上给白露“擦汗”的女医生,自我介绍叫王淑雅,是周医生的学生,性子很是活泼。
她自小接触的就是西医,并不会针灸,缠着白露问了不少问题。快到食堂的时候,还跟白露说了一件事。
“就刚刚给你打灯那个小伙子,你知道吧,天啊,那也太能忍了,我下了手术才听刘医生说,那小伙子右腿骨折了,竟然一声不吭,还给你打了那么久的灯。”
作者有话说:
小可爱们动手点点收藏,感谢大家支持。
第31章 背景板男主出场
“他竟然骨折了。”白露心中涌起一丝抱歉和后悔。
骨折这种伤可大可小,但不管怎样,受伤了都应该及时治疗,哪怕不及时治疗,也应该好好休息。白露没有注意到对方是伤患,虽然有对方表现得太好,完全不像受伤的样子这个原因,但不管怎么说,她的确让伤患打灯了,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是有可能加重病情的。
“送回医院了吗?叫什么名字,明天我过去看看他。”起码要表达一下歉意。
“叫薛承曦。”周医生在这里,王淑雅就没敢说这人长得实在好看,把她那个护士朋友都看呆了,听见刘医生叫人家名字就记在心里,还跟她分享了。
这种事情多少有些违反规定,周医生晓得了定然要骂一顿,她已经说过朋友,就没必要再节外生枝了。
“你说他叫什么?”白露震惊得碗都拿掉了。
“薛承曦,这名字挺独特的。”
“你认识?”周医生侧头问,可认识的话,不应该没认出来啊?难道这里面有什么隐藏的故事,比如定下了娃娃亲却多年没见面,或是失散了的青梅竹马......他一边吃饭,一边不动声色的竖起耳朵听着。
没人晓得,外表看着严肃又正经的周医生,其实是个狗血八卦爱好者,在国外留学的时候还起了一个笔名,写了几篇从头狗血到尾的小说,可惜外国人不喜欢看,未能发表。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认识的那个人,我去问问。”薛承曦的身份既然是有保密性质的,那就不好说。白露几口扒完饭,跟两人打了个招呼,跑去找张成达。
周医生有些遗憾没听到想听的故事,又一本正经的跟学生聊起了这次手术中学到的知识。
“张副司令,今天受伤的人里面,是不是有薛承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