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孤城万仞山,春风再度玉门关(105)+番外
南境重得平息。
常文华父子大功,晋升一品永安国公。
其妻子江琼,被封一品青郡夫人。诰命之身加身。
其子常衡从副将为将,承继爵位。
其女常芜为郡主。
常衡、常芜进宫代替双亲接受赐封。
皇后午睡时,常芜被孙姑姑引着,在御花园欣赏春景。为着那株白玉兰树甚美,停足观看,向上微抬眼帘。遇到了在登高亭看书的七皇子萧承言......
两人御花园初见。皆是,一见钟情!
常芜较好面容,展颜一笑。身上是刚在承元殿得的衣裳,木芙蓉甚是娇美。
萧承言一看到,便想起了一首诗句:芙蓉一带绕池塘,万绿丛中簇艳妆。错认园林春富贵,不知叶底有风霜。
这木芙蓉该在秋日,可却让他春日得见。不由得心旷神怡,心向往之。纵使知道可能不合时宜,可仍想摘得这朵娇艳之花。
萧承言在登高亭上,卷着书卷研读。眉轻皱微挑起,眼眸清亮、薄唇但唇角微微向下。器宇轩昂的模样居然还夹杂书卷气极重。那向下一看的眼眸。常苒也被吸引。不禁红了脸庞,低下头去......
虽是常苒未上去,萧承言未下来。
并未交谈一言,可那一在假山上,一在树荫下。借着白玉兰为媒介。兀自吟诗数句,瞧着似不搭句。其后萧承言拿着假山边上的细碎小石打在树杈上,震掉那白玉兰树其上的花瓣,让常芜笑靥如花。
孙姑姑只退在一旁,嘴角含笑。身子贴靠在假山边上,并未叫其上的七皇子瞧见。
静倪时光流逝的很快。
常衡很快被小内监引着找了过来,轻唤常芜便要出宫回府。
常芜转身朝着孙姑姑扶了扶礼,便跟着常衡身后离去。
萧承言只站在上头瞧着那姑娘远走。只以为方才之礼是向自己,眼下走远顿感失落。
可那姑娘跟随其兄走出十步之远,却是回头再次朝着假山那亭子上一笑。明眸皓齿,甜美异常。
萧承言也急忙一笑,挑眉过半,却又面上急恢复原样。因他不想自己看起来过于轻浮。
瞧着常氏兄妹走远,孙姑姑回承元殿复命。方才笑着同皇后点头。外头内监便报:“七皇子求见。”
七皇子萧承言请安之后,躲躲闪闪的问着选秀可有眉目了?那给几位皇兄可选定正妻人选了?聊了半天,皇后见萧承言也未提及什么,便转了话题。
“近日册封了一位郡主。南境永安国公之女。今日刚好来她这朝拜请安。方才离去......言儿你也到年岁成婚了,可惜你没瞧见。否则还能相看相看。”
萧承言脱口而出“可是貌似嫦娥?”
“样貌......还成。读过些书可也不多。承的是闺学。好像学过一些骑射的。又在边境长大,难免野了一些。不过若只是贪玩倒也无妨。来宫里这规矩倒是没错过。也算正经闺秀模样。”皇后说着,把剥了皮的葡萄粒递给萧承言。
萧承言听后略有些失神,以为不是她。因为他方才看到的她,实在极美。又有才学的感觉。同他对诗毫不逊色。
谁料皇后顿了顿又道:“其兄今日也进宫受了封赏。听说是武将,特意恩准明日跟着春猎呢。到时候你正好同他比试比试。”
“是。”萧承言随口一应。
行宫春猎,萧承言看到方得册封的武将军常衡时,一下起了劲头。那女子果真是新封的郡主。因为那日,便是这常衡来寻那女子的。不觉笑容更深。
皇后凤仪帐内,新封的嘉蓉郡主侍候再侧。嘉蓉郡主封地就在江南之界,沿河之畔。
......
可一切,都跟着执念错缘,灰飞烟灭。
萧承言跑下登高亭,穿过假山丛丛石堆,到了那株白玉兰树时,树下只余下一堆落花。人早已不见踪迹。
萧承言四处张望,慌乱寻找,依旧无果......
不由得朝着空旷之地大喊了一句“常芜!”
在房读书的常衡忽的站起身来,借着推开的门窗朝外看去。小黎急问:“怎的了?常少爷?”
“无事。想是听错了。”常衡回。
萧承言极其大的一声喊,只觉眼眶发热,嗓子冒火。可只有雁南,跌跌撞撞的跑来。叫了一句:“皇子。”
萧承言痛苦的闭了下眼睛,在睁开时目光如炬。瞧着雁南吩咐:“找,去查。莒南现下何处?去查,今日同莒南在一处那个女子,是谁?”
雁南走后,独留萧承言在此。目光良久不错,一直落在满地的花瓣之上。
抬头望向登高亭,原来下方枝繁叶茂,只能瞧见亭顶。那自己在上为何能瞧见下方枝杈之下的她?
会否自己错眼?
“承言兄长......”身后一声娇羞之声,怯怯的女声。
萧承言觉得脑袋“嗡”了一声。只道旁人叫错了。难不成是莒南?可莒南想来不曾这般怯懦。转过身子,微低下头才看到眼前却是一个女孩。
也是粉衣素裹,裙摆纱白色繁点,发髻上只簪着两只垂花素簪,垂着的发丝随风飞舞,女孩急忙用手按住发丝。娇羞的抬头看了一眼萧承言便又急忙低下头,抚着发丝的手顺势摸了下脸颊。“未曾想在此碰到兄长......”
不是莒南,也非常芜。这是萧承言第一个念头!
向女孩身后看去,远处十几步外跟着两位侍女和一位宫女。“希瑶呀。进宫了......”
“是呢。您怎的在此呢?”赵希瑶说话时一直低着头。
“看书呢。”萧承言说完看了看双手,才发现之前早已把书扔在了亭中。此刻两手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