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孤城万仞山,春风再度玉门关(160)+番外
“芷兰?”常苒疾走两步,过去拉起芷兰的手。“你怎的来了?”
芷兰支吾着没说出话来,目光却是落在沐菊身上。
常苒拉着芷兰朝着里头进,“进府再说吧。”
苏雪荣带着人回了划给她的房间。
还未进房,常铎便在边上道:“芷兰上次就非让我带着她来找您。此次正好来送少爷的信,一道便来了。没提前知会您......”
“无妨,这有什么好提前知会的。”常苒笑回。“本就是在我身边的,若不是那时候不方便行路,我还不舍留她在京呢。”
芷兰听到这话,暗暗松了口气。可仍是说道:“小姐,我不知小姐身边已......已有了姐姐们。”
常铎才要说话,常苒却是先接口回问:“在京时可去瞧了你的叔叔婶婶?”
芷兰淡淡回道:“去了的。都......挺好。”
进到房内,沐秋放下书册迎了过来。“小姐回来了。小铎和这位妹妹到了,本让她们在房等您,他们倒去门口等了。”
“都见过了?”常苒故作惊讶。仍是道,“芷兰是从前跟我的,后来为了我伤了身子,我便让她留在京中养伤了。这两位是凌洲附近村里的民家女子,同我和二哥哥一般,恰是双生。这是姐姐沐秋、这是沐菊。”常苒回手一拉在身后的沐菊一把。“现下越来越像了。我也不大分得清呢。反正现在不大说话的是妹妹。”常苒甜腆一笑,“家里无所依凭,先在我这学些理账识字。这房里就你们三人,可要好好相处。我这也没那些规矩,也没那些分头支派,擅长于什么便做什么罢了。往后再商量。”
沐秋过来拉过芷兰的手问道:“方才匆匆一见,还未请妹妹姓甚?”
“常。”芷兰回道。
沐秋眼过金芒,再道:“方才小姐是好意遮掩。我同沐菊妹妹是让人贩卖了,*恰被小姐救了而。并非正常良家子。”
沐秋伶牙俐齿,芷兰虽擅装傻充楞,却同沐菊算是一卦。
......
常苒后找机会拉着芷兰到了僻处,又道:“你别多心,各有谋职,所用不同。无人可替代于你。”
“小姐,芷兰不敢存非分之想,能跟在您身边就成。总还是有用之人。”芷兰似还要说什么,终还是忍住。
常苒也并未点破,这时节来,舟车难行,请来之前,安叔定提过我身边亦有奴仆而。甚至常铎已打个往返,路上只她二人,就算安叔未说,常铎路上也定是告知。
“常家的。”苏雪荣带着白芷忽在后喊道。
常苒过去问道:“苏小姐何事?”
“你可是要往京中送信?替我稍一封信吧。日前随押回京的那些人还未回来。”苏雪荣说完,白芷奉上一封书信来。
常苒自行接过点头应承。“但我还未写好,明日才能送出。他脚程还算快,大约十几日后便到京中了。要送去哪里?永昌侯府苏府?”
“是。”苏雪荣应着。并未过多言语。
常苒回房,召来常铎先行嘱咐一遍。但并未立即把书信递交,反压在桌上。待第二日子卓进房,悄声说道:“小姐,苏小姐却是悄行命人再传书信进京呢。方才已出发了。”
沐秋问道:“小姐。那您要不要瞧瞧这书信?恐怕苏小姐并不为让您梢信呢。既把书信寄托于您,定能想到。”
“那也不成。虽未说不让瞧,却也失信于人。窥得也未必明晰,若是日后提及,难免纰漏端倪。小铎,你便好生送去,也莫多瞧。”常苒说着,连着自己的信一道送给常铎。
沐秋后又加一句。“小姐,不论如何,却是结果值得。”
......
常苒并未看。
苏雪荣特备的家书并未用上。其上刻意描写了常苒救“己”之事。甚写着己要结交于常......等诸字。甚至写了自己往后动向。若常苒瞧了,本着相交之意,必上圈套。
【作者有话说】
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桃夭》
第74章 再踏青来,已融入
◎我并非奸细,我也是需寻求依靠的闺秀。◎
自此,常衡、常苒家书日渐勤快。
每半个月便会固定交互一封。常铎一人已无法来回周旋,便拉着云浮阁另一人交替来往。
凌洲地界,清明踏青。
一处小溪流边,简亦柔在身上摸出干粮掰下一点点扔进水中。才解冰封的溪边,竟真有鱼儿果来争相抢食。
另三位姑娘也学着。只苏雪荣觉得无趣,站于一旁瞧着。
常苒忽道:“我记得儿时听过一个传说故事。便是这鲤鱼的故事。”
简亦柔也极爱听故事,急忙追问:“讲讲。”
“从前两户人家,比邻而居十分要好。便指腹为婚,若是生下一男一女,便结秦晋之好。后来果真下生了一男一女。孩儿虽小却也过了文书约定此事。几年未过,女方的当家人,恰中进士举家迁往京城。十几年转瞬而过,那小姐出落的很好,被丞相相中定为儿媳。本是过了年便要成婚,但有个人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切......”
简亦柔追问:“那定亲的男孩来了?”
“是。那男孩也长成了青年,进京科考。”常苒说到此,却是略有停顿。“本欲打算有了名次再去过亲,奈何客栈皆满无处可去,无奈之下只得先去投奔。门房只当他是攀附泼皮,甚不愿通传。身上只有散碎银两,那门卫嫌弃,受了却是仍不愿通传。终只得将那文书递了进去。当家子正愁在此,正好引了进来好吃好喝却是扣了文书。再询问之下,才知那男子家父母已亡,如此一家更不愿履行旧约得罪丞相,便羞辱一番,把人赶了出去。那小姐在后院喂鱼,下人嘴快说了出来,小姐头次听闻也是惊讶,起身去瞧时青年已经被赶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