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孤城万仞山,春风再度玉门关(211)+番外
......
终,平安郡主、郡安郡主两位难招架云家连番递的帖子。相约而来走个过场。
却是两位皇子合力布局,真让平安郡主相中一女。盘算之后写信告知秦霜。
秦霜推说学业未完,科考未中,无心成家。
平安郡主一封书信连带着苏雪荣在内把书院中所有女子都数落个遍。
唯苏雪荣还留些情面,只言实没必要亲上加亲。
尤常苒,点名,就算宫里哪位赐婚也是不会同意的,若真是她,为娘的便去寻死了事。也断不会让她进门。
秦霜立刻回信:不关他人。且说那常家小姐并非那般不堪。只一良家闺秀,才学甚好。不过上一辈人之事,没必要牵扯进来肆意辱骂。若真是如此不堪,姨母断不会容忍表妹与之交好,按表妹那性情平日必定是要兵刃相向的。子并无心仪之人,只一心扑在学业上罢了。定是要先立事后成家。
平安郡主回信,仍是推荐她相中的那家姑娘。家世清白、累世官宦,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温良贤淑之人。定能督促上进。且你为长子,定是要承担家族兴衰大任的,选的娘子也定是要与家族有力云云。
秦霜躲懒不再回信。
平安郡主送信却直递到常苒处。信中明着听姊妹和雪荣夸了你诸般的好,我听闻亦是高兴。望你也能督促我儿,莫要糊涂,无有先立业再成家之说。家宅安顺,仕途自能更近一步。秦家门第低微,配不上被宫里教养过的女子。
常苒看信苦笑不得,只能避开众人将秦霜约在书院。一个站在学堂的厅堂中,一个隔着较远站在院子的地上。中间隔着半人高的栏杆,还有素日的屏风相隔。只叫芷兰把信交还。
此刻微微下着薄雪,雪花落下一片片的精灵剔透的。落在身上便消失不见了。
常苒站在院子里,刚好能被雪花片片沾身。“秦兄长......”
秦霜拿到信,快速扫过,愧疚之色一下显于面色。急忙拱手鞠躬,对着常苒说道:“家中之事,叨扰苒妹妹了。家母愚昧,倒叫苒妹妹笑话了。”
常苒急忙扶了扶礼。“秦兄长身为秦家嫡长子,自是被给予厚望的。也不好同郡主娘娘这般僵持。小妹才学浅薄,自是知道入不得秦兄长之眼的。”秦霜刚要说话,常苒急忙接着说道,“虽是在学堂不大相谈,可到底同窗一场。小妹有几句话僭越的很,不知能否耽误几口茶的时间?”
“苒妹妹请讲。”
常苒再次俯身行了一礼,才道:“秦兄才华斐然,抱负不凡。此番一时意气。不想受控于人。且论若有心于其他贵女,自是要去争上一争。若是真与家族有益,想必郡主娘娘也不会反对。可若是如此驳逆,恐不任兄意。且兄长此*番行事,不是陷您日后那位嫂嫂于不义?尚未入门,便被扣上了忤逆尊长,不孝婆母之罪。得算日后得偿所愿,可总归那嫂嫂还是要在内宅讨生活的,您插手不是。再论,秦兄长若本就无事,却是一拖再拖,到头来若是为着争辩,错失佳偶,日后随意将就一人,那往后岁月中,相互羁绊,婆媳不睦,何苦来哉?自古以来,婚嫁大事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如取一这折中应承之法,先相看一番。若是当真不喜,在谋后话。可若是为着家世所累,断然拒绝良缘,只怕日后抱憾。”
【作者有话说】
注:我本匠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改自《琵琶记》中的诗句原文: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第102章 冬日席面,皆躲避
◎年下归京,萧承言日盼相见。常苒闻来却避之不及。◎
“多谢苒妹妹开解。定思量一番。稍后便会回信同家母详说,定不会再累苒妹妹清誉。苒妹妹为人通透。盼妹妹日后坚持本心,也莫为家世所累。流言伤人,可妹妹赤诚之心,终会日月可表。妹妹人品贵重,才学甚佳,亦莫要妄自菲薄。”
“多谢秦兄夸赞。”常苒回道。
秦霜却是又道:“苒妹妹,过于蛰伏反倒打眼。可能便是简二叔所说,不争便是争。”
常苒回头正视秦霜。
秦霜笑道:“只是瞧出你先前相问二爷的问罢了。并无旁的意思。”
两人各自离开。秦霜徒留良久,苏雪荣便至。“你知道了?”
“是。沐秋来告知我了。”苏雪荣道。“表哥意欲何为?”
“回信,年节时先瞧,再定。”
“恐怕只此不妥。”苏雪荣拐过屏风,拍掉身上薄雪道,“才让苒儿规劝,你便是如此听话。姨母更觉是她。我也写信回去,便说我们一道劝了你好久......且我怎的听闻,其他几位公子,也得了家里的相亲帖呢。你回去你们院,问问。”
秦霜看着苏雪荣道:“我怎觉得这倒像你的府邸一般,何事消息都如此灵通。”
苏雪荣一同寄书信一封回京,只说于院子中偶然听闻交谈,只当往常之事复述而已。后书院众人一道相劝,秦表哥才有些许动心。
一晃冬急到。
趁着郕王仍在禁足未解封禁,萧承言摆完诸般场子,便紧着又赶去凌洲。可奈二楼中间包间已长包出去,只得隐着身份,包了正对二楼门口的三楼房间。若是二门皆开,便可一睹风景。虽知这般瞧来不大好,可就是忍不住想多看一眼。既然不能上前同坐一桌,那这般看一眼也是好的。反正日后,定是要娶要纳的。
建元四十年末,常苒随同苏雪荣和众人一道回京。几年未回,反比苏雪荣所带的物件还多。预备趁着此番,把一时用不上的物件一道送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