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片孤城万仞山,春风再度玉门关(252)+番外

作者: 箫亦如 阅读记录

“哎呦,娘。那你多给三哥哥找些个美妾安排在房里,不就好了。那常氏温顺乖觉,无有不依的。放个十几二十个的她也不敢说什么。到时候三哥哥不就有人照顾了。违逆婆母那可是大罪。”高月盈哄着高夫人,可心中却道,你可不知那常苒在男子们心中多美。哪里还用美妾。

继元二年冬,眼看过了年节,就是继元三年了。常衡到底连这个冬日也未归家。只日前下了圣旨,封了智征将军。

高府先得消息,智勇常将军久不休息,将趁着此次年前换防归京守岁。到时再上门,定是门庭落市,只怕说亲的也不会少。高夫人便先挑了一个雪刚停的普通日子,坐着软轿去了智勇将军常府。

刚出高门的巷口,便先着人去常府通传。

秦燕怡正准备用早膳。便听到通报。虽是不高兴,却特意换了一身衣裳。自觉最为隆重的蓝色纹银丝回字纹衣裳。心中却想,这从前并无往来,如今拜帖也没有。可纵使不愿,却开罪不起,朝着正门亲去迎接。

昌平侯夫人,侯爵之家,高夫人一早通传,明摆着就是让自己去迎接的。

秦燕怡笑迎过去。“高夫人,稀客呀。您能来真是蓬荜生辉呀。”

高夫人扶一扶头上蓝宝石釵环,姗姗回道:“客气。这外头多冷呀。先进去吧。”

常府前厅。炭火起得暖和,两人都坐主座。高夫人拿起茶盏,用茶盖一个劲刮着茶叶,才喝一口便道:“听说常夫人子女教养的都好。不知在不在家,能不能见见呀。”

“我们家老大跟着瑞王出去了。现下......去后院,叫四小姐过来见客。”秦燕怡吩咐着下人。

高夫人即刻说道:“哎呀。这三小姐不在呀?”缓缓放下茶*盏。

“自是在的。她......”秦燕怡刚要说话。

高夫人打断道:“这常府呀,我是头回来。常夫人好福气呀,我这可不成。只一个女儿,早几年就嫁入了瑞王府为妃。这些年瑞王虽是在外征战,不大回京。可她是独宠,又在瑞王府掌着家事,那府中也没有旁的人,尽是她说了算的。”

秦燕怡一愣,方才自己提起瑞王他还不大接茬,这下倒自提起了。京中哪个不知高月盈是瑞王侧妃。

高夫人话头一转,突兀说道:“我家三郎呀。这孩子心眼实,就爱读书。这不,早几年耽误了婚事。想着常夫人交际广,这若是有合适的。给我们三郎,张搂张搂。常夫人这时辰吃早膳了吗?”

“高夫人食早膳了吗?”

“我早就用过啦。你们吃吧。这暖暖和和的,我还是看看这闺女。”

秦燕怡拿着茶盏品一口。略略掩饰才放下吩咐道:“齐九娘,你去张搂,叫着茶饭摆在这前厅。亲请两位小姐来前厅用早膳。”

常若早已得了消息,此番齐妈妈再传,深知郑重,让身侧芷香、芷凝又重上妆来,寻了贵簪。时新粉袄冬装就匆匆的前厅见了礼。

高夫人忽而一问:“外头不是雪停了吗?”

常若回:“是呢。”

“呦,这钗倒是稀罕。”高夫人不住的看着。

其后秦燕怡与常若闲话两句。高夫人只喝两口茶,并不搭茬。

秦燕怡也觉得无趣,这份敷衍自也是能看的出来的。

高夫人瞧着这早膳都陆续摆上,却不见常苒。忽而开口道:“我这来的匆忙,这也没带什么礼。不如,我就远远的瞧上一眼吧。也不用知会三姑娘了。”高夫人自顾自的安排起来了,站起身一指那屏风。“挪前点。把那椅子搬过来。”

秦燕怡急站起身道:“这怎么使得,这礼不礼的有什么。还是要见了礼的好。”

高夫人却仍是坚持道:“你可别说岔了。我们三郎呀,还等我回去食午膳呢。哦,我们家侯爷,也等着这天大的消息呢。”

秦燕怡看着高夫人自说自话,似就要定下来似的。又不敢寻问,生怕按如今高夫人劲头,更得顺着话茬定下。把正中火炉朝屏风搬挪。既然不能明示,希望常苒聪慧,能瞧出来异常吧。

高夫人并未待多时,常苒正到,从屏风后缝隙瞧去,常苒由着贴身婢女宽了玫粉色绣白梅花披肩,内里虽是素色了些。只浅黄色一身冬装。绣的却也是满绣,看着极暖和的。这黄色一瞧便是宫中赏赐的货色。那毛看着都是及其顺的,料子也好。且这外头铺子,为犯忌讳,大多不用黄。

身侧两名侍女身着浅橘色小袄,同旁的丫鬟穿着并不相同。净手时离着屏风更近,高夫人才细瞧常苒,明媚眸子,鼻梁,嘴角满是笑意,头上只简单挽着,簪两颗珠子罢了。眉眼间比印象中模样多了书卷气和一丝妩媚。

“姨娘久等了,我起身迟了,请快用膳吧。”

姨娘。听常苒这般称呼,高夫人就觉得,这遭怕是白来了。二娘、二夫人也无。

秦燕怡侧着身坐,特意让高夫人能瞧个清楚。

常若眼神示意,后道:“长姐起得真迟,让母亲大人......好等。”

“若儿......”秦燕怡急忙打断常若的话。“苒儿,快坐下用膳吧。”

食了少许,秦燕怡便急道:“刚下了初雪,天气又冷,这趟让你过来是有件喜事同你分享。你父亲传回家信,信中说起今上特旨,准许不日换防回京。可以在京守岁了。前两日高侯爵家夫人过来走动,还带着他家三郎。我一见那三郎真是不错。拳勇无敌又极温文尔雅。那高夫人之前你见过的,还有印象吧......那高夫人真是十分满意你。唉,原是这话不该我说,但是你父亲常年不在京中,等他回京在讲我又怕你没有准备......你父亲也曾说话高三郎才学不凡,他日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