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片孤城万仞山,春风再度玉门关(256)+番外

作者: 箫亦如 阅读记录

“总之你不能娶。”萧承言声音微颤,已渐难控制。

常衡骑马过来,拉住欲拔剑的萧承言。低声问道:“你怎么了?”看萧承言依旧冷着脸未答话,只狠狠的盯着高修堰。便笑同高修堰说,“瑞王也是娘家人,来送一送小妹。”

高修堰听后才又笑道:“瑞王放心,我日后定对小妹好。”

萧承言胸口起伏的厉害,急忙说道:“那也不行,你纵使保证到天上,也断不能娶。”自己这般辛苦陪着她长大,你怎么能娶呢。怎么能呢?

常苒的轿子被迫停下。被轿夫悬于半空。此刻忍不住掀起轿帘,连着盖头一起掀起,探出头来,看着前面的喧嚣。

喜娘急道:“哎呦,三姑奶奶,您可不能掀盖头。”

常苒闻言,重端正坐回轿中。

萧承言一见惊动了常苒,不想多费口舌。便急忙骑马过去。

高修堰才动,便被常衡阻止。

萧家严已不顾身边一众阻拦,硬是硬闯到轿边。隔着大红的轿帘就问道:“真要嫁吗?你是真心的吗?他们高家旁系复杂,妯娌也不好相处。而且......”说完一想自己府中也有人,那妯娌们都在那宫里,更多,更不好相处。

常苒端坐轿中,口齿清楚的答道:“自是。”

萧承言心中一疼,双眼朦胧,接着问:“那我呢?你不要我了吗?”

常苒听后,以手掀起了盖头,却依旧隔着眼前大红轿帘,声音微颤却是异常冰冷的问道:“公子。你是谁呀?”

“你已听不出我的声音了吗?芜儿......”萧承言呢喃着,心中剧痛,伸手一把扯下大红轿帘。如此,眼眸正好对上轿子中坐着的常苒。大喊着:“我是承言呀,萧承言。不,我是尚战。你不认识了吗?我们,我们见过很多次的。很多次。我们......”

“公子错认了吧。小女不曾认识你呀。”常苒冷语打断。

萧承言仍骑在马上,便伸手去够轿子中常苒的手。“你认识的,你想想,你是认识的。你骗我的是不是?你怎会不识我?你告诉我,你是认识我的。”

常衡骑着马过来,一把拉住萧承言。问道:“做什么?”

萧承言对上常衡眼眸,回手一把甩开常衡拉着自己的手。大声吼道:“就是你,当年就是你拦着我不让我看伤的。要不我也不能请旨。我不知她是女子。当年都是你拦着。让我错失了她。这么多年,你一直在骗我!把我芜儿还给我。”

常衡问道:“你说什么呢?这是我嫡妹常苒。”

“我不管,我不管她是谁。她不能嫁,我要她。我要她。”萧承言指着轿子中的常苒朝着常衡喊道。说完便要伸手就要去够她。

“公子......”常苒在轿中徒劳的躲避。

“承言,我瞧你是疯魔了。”常衡终也道。

“是,我本就疯魔了,我现下都没有了。我只要她。”萧承言险些哭出来。不管不顾,一个劲的只想抓住她的手。可她躲着不让她抓。边上的常衡也阻拦着。前头高修堰终也骑着马过来,拦着。可看着离着常苒,越来越远,离轿子也越来越远。萧承言终是拔剑,直朝着高修堰。“只要你死,今早之前一笔勾销。我自可再娶,你们未曾拜堂,她也不用为你守丧。”

此刻,轿子中突然传来常苒的声音,轻叫一声:“尚战。”

萧承言看过去,见花轿落下,常苒自行走出。走到自己身旁,对视良久,忽道:“还记得常家剑吗?”两招便下了萧承言手中的剑。“我二哥哥死了。死在边境了。白骨都枯了。你怎的还活着......”

第127章 以功奖罚,得受赏

◎班师回朝,下圣旨。瑞亲王已至亲王,除上尊号外无有可赏,金银不屑,府宅自有,我要常苒!◎

心口被剑贯穿,剧痛之下一下惊醒。四处漆黑一片。背部整个衣衫都被浸湿。萧承言瞬而以手捂脸,呼出几口浊气。略有平复,朝外大喊一声,“雁南,传令,大军在外扎寨,我率近卫四更天先行进城。”

常衡起早已身穿盔甲,到常苒房中问道:“今日......我要去外城楼。你去瞧瞧吗?有部队进城,阵仗浩大。你不是愿意瞧吗?也很久没见了。不如,一道去看个热闹?我上的了城楼,我带你去,也算图个便利?倒比在街上吵嚷着瞧的真切。”

常苒瞧着常衡,却是摇头。“不了,兄长。便不过去了。外头瞧热闹的人多。待你回来,便去同父亲讲,我应了。他平安,就好。早就不相干了。”

常衡叹了口气,走到常苒边上,手放在常苒肩头用力捏之。“真不去吗?你若真应了,怕是......最后一次瞧了。可能再没有这样的大阵仗了。”常衡其实想说的是,这次若是不见他一次,恐怕就见不到了。这辈子,恐怕也没有机会了。瞧着常苒。表情复杂。

常苒良久后才道:“不去了兄长。罢了吧。您早去早回。”

常衡独带着常若上得外城墙上,以待大军。

萧承言昂首进城,城墙上常衡与一女子相候。想来那是常家四姑娘吧。是谁都不重要,总不是她。

整个队伍肃杀之色极重。萧承言见常衡之时,难以抑制挑眉示意,深弯唇角。致使在城门楼子之侧的女眷心神皆动。却未扰萧承言片刻,收起笑容。策马缓行。

前人开道,一路无阻。

其后高竖黄色黑底萧字旗,后压蓝底黄字常字旗。常衡先回,并未竖旗而归,此番瑞王便是刻意而为。

后军虽只小股,而非大军,却是步伐整齐划一,宛如一人步伐之声。震得京城震荡。硬是盖过了那街上、楼上看热闹的人群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