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孤城万仞山,春风再度玉门关(27)+番外
“陛下何曾不是呢。”雁南回。
归家后,同沐秋提起此次当差时,才发觉贵妃不知何时病逝了。此次竟也草草下葬。不禁大胆揣测是因太子已立,怕其生母多有掣肘。说完再看沐秋却不知她竟默默落泪。雁南才想起近几年来她与贵妃已关系逐近,日前从宫回来时也多有眼中红红一片。问也不说个缘故。雁南不禁打趣道:“不知我死时,夫人你还否有如此多泪。”
沐秋乍然止住泪,抬手便打。
雁南拉住沐秋的手,忽而炸道:“我这次当差真真瞧见东位了。”
沐秋问:“什么东位?”
雁南说:“没听清叫什么。但有个东字。夫人。我有一大胆猜想。东位前些年在哪当差?”
沐秋只顾着悲戚。含糊的回:“夫君听错了吧?东位在东宫,自是陪着太子呢。同小姐在一处的是小北......”
雁南听后似被点醒。从晋为纯妃时,便时常久病不出,且身边新调了一位尚姑姑。年岁极小,又通纯妃脾性,似陪侍多年一般。查尚姑姑往昔,只能查到是偏院熬出来的宫女,具体和谁曾共事过,却都说不出个根系。但早年说法,以上为北!瞧沐秋换衣裳准备安寝,忽问:“是纯妃时还是纯贵妃时?或是为夫的该问,是怀子前还是万寿菊出行后?”
沐秋一愣,系在腰间带子上的玉佩未拿住,连着腰带一同坠地,“平安喜乐”终碎......
......
同年十二月十一。帝薨。
生前拟诏,陵寝布局:朕与孝懿纯皇后并列安置于地宫。其后宫诸人均不得追封皇后。福贵妃列于下左一。另三妃为其后。谨妃高氏不准入妃陵。
第12章 番外:萧承言的梦
◎其一,相遇走不出假山。其二,山坡追不上常苒。其三,掉水时拉不住她的手。一辈子再也未说出口爱常苒。可是又在心中说了一辈子。依旧◎
“京郊狩猎”,是我寻得由头,欲脱身陪妻。
知我长子坚持同来,急命西知传信,命东、北送妻,挪回别院。
再次到了京城边郊院子,总会想起一些旧事。
夜间独走园中,空中萤火虫四散飞舞。
萧悯哲突然在后出声:“父亲,嫡母是好人吧。所以您爱她多年。儿子记得幼时偷偷跑出,嫡母抱着我抓萤火虫。那一夜我很开心,所以至今未忘。可母亲常说嫡母是坏人。不能同她在一处,甚至姨娘们都同哲儿说,是嫡母推我入水。可哲儿不信。那夜只我二人,嫡母未伤害我分毫。直到拂晓时我归,那些嬷嬷都未发现......是她们玩忽职守,不曾对我用心。”
萧承言在前只惨淡一笑。目视前头一棵白玉兰花树,头都不敢回。不敢答复,不敢承认。只见一只飞舞萤火虫围着他飞,盘旋数圈终飞走。听到萧悯哲离开的脚步,才松懈下来。
摊开左手,因方才用力,掌心中翡翠白玉兰珠花的棱角已深硌手心。
这是常苒闺中密友送的新婚贺礼,精雕细琢极费工艺的簪花,打好送到瑞王府时,那女子已经不在府了。其上还附一张条子,上写:望友获诚挚之爱。
何其讽刺。
讣告天下知,也不知那位小姐忘寻人追回了还是故意送到瑞王府的。也不好问罪,虽是一位知府家的小姐,却是简丞相的孙女。再则,一片赤城,何罪之有?
白玉兰树下,把凹凸的花型花簪举在空中,似花般娇嫩鲜艳。原有几对,现下只余这一只了。常苒那日戴上的模样,极美。
那年,重在此院摆设喜堂,再行大婚,天地为媒,重拜天地,结发交杯。虽无亲朋,仍欣喜不已。掀开红盖头那一刻,我再次心动,比之从前还生惶恐。
才想同苒儿明说此花来历,反倒是苒儿全无喜色,冷着脸问我:“觉得有意思吗?就算大婚两次、三次、十次又如何?便能抵消您从前于新婚夜对我的侮辱吗?还是您觉得均一均,便没那般残忍了吗?”说着一把扯下头上红纱,连带这珠花碎了一地。
我并未生气,反而越发愧疚。我知如何都不能换回那夜我的无理和羞辱。换不回那夜完整的婚服,换不回方掀起盖头,我那明艳的妻子娇羞的轻唤:“夫君......”
新婚第二日,你请安后回王府,亲眼瞧见我给高妃簪花,那般神情,分明含些慕羡。
春日我再寻例给你簪花,还夸你极美。你却同高氏大不相同,并未娇羞而应,仍那般冷淡,只道:“你觉得美就好。”
我瞧你一把扔掉了手中的花。我愣在那,不禁想让时间回去。我叫住你一同赏花,即时也给你簪上一朵,或是我再关心的问上一句,进宫如何?可被刁难?怎的才回?不,原该我同你一道去的,不该同你说,我与盈儿初婚,去过了。你那时眼中那份愕然到失落,掩盖了你同我提起一起进宫请安时的期盼。
我追上你,似献宝似得同你讲,我已知当年之事,还重重处置了高氏,替你出气了。
你只微愣,随即笑颜如花。我以为你是高兴,却是你即刻反问于我:“那又如何?是孩子能重回到妾身肚中,还是能还妾身清白,同府中诸人说明妾身从未谋害世子?还是能昭告天下,我常苒还在人世?您不过是安慰自己罢了。王爷,您知道吗?妾身自那次便没调养好,又落入河中彻底毁了身子。无法生育了。就算能生养,妾身也不想。那孩子如何自处?我要告诉他,她的母亲在几年前就死了,无名无籍。而他的父亲极富贵,是皇子,是瑞亲王,是这条东边胡同里最尊贵的那栋宅子里的王,你却只能在这破院子中囚一生,你出去便是你父亲的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