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片孤城万仞山,春风再度玉门关(450)+番外

作者: 箫亦如 阅读记录

高月盈有些发懵,问着:“您护着她?那沐菊......沐菊不还是,死了。她那般伤心的。”

“沐菊是自己擅作主张吃了毒药。要不我会想其他办法,遮掩过去。与苒儿半点关系都挨不上。你觉得我能忍心动她分毫吗!本王本就欠她常苒的,又怎么会一再伤害她呢。”

“您欠她什么了?”高月盈问。

萧承言本来想说,娘亲。可是......不能说。自己心里清楚,说出来可就加深了同常苒之间的隔阂。而且,更不能对眼前的人说,思虑了好久,才说道:“......孩子。”

高月盈这么一听,立刻擦着泪回道:“这半分赖不得您呀,是她,她从宫中骑马回府,她当时也有身子了。还不是致孩子于不顾?宫里那药先是日日闻着。又受惊,担心,筹谋。这孩子原本就不定保得住呀。同您没得半点关系呀。”

萧承言摇头。“不是,是你们原本就是不同的。她至少从未设局,做过这般伤害你的事。”

“那是因为您都替她做了。她还需要做什么?连避子药您都想周全了。”

萧承言笑道:“她是妻,你是妾。她做什么都是可以的,可是她没有。那是她大度,她作为正室的容忍与照顾。可我不能。我不能放任你的庶子生在前面。那会让日后的嫡子不安的。”

“我是妾,我是妾。哈哈哈哈。我本应是正妻的。我自小也是被教养做正室的,是她抢了我的位置。到头来我是妾......我放着外面那么多人提亲,我都不愿。愣是托着所有门路做了您的妾,纵使做您的妾,我也是愿意的。”眼神突然变得冷冽,咬着牙说,“可若是我是正妻,我也能容得下她常苒。可您没有给过我机会。您还觉得,她常苒照顾我?容忍我?可那又怎么样?我现在有子嗣了,就在妾身肚子里。眼看就要下生了,就是生在嫡子前头。就是这瑞王府中第一个世子。”

“哈哈哈哈。”萧承言似乎听到了极其好笑的笑话一般。点头称是。“是。现在是有孩子。可是这个孩子如何来的你我都清楚。那晚书房你做了什么?我虽是喝醉了。可是后来想来都觉得恶心。苒儿她生来高贵,她做不来这些。她真要与你为敌,恐怕你连反手的机会都没有。若是一早便让我日日给你喂着凉药,你觉得你还能怀上这孩子吗。还敢给她下药。她要是反击,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萧承言越说越气,脸色越发难看。转过半个身子也不看着高月盈,反而是看向一侧空座。胸口一个劲的起伏,气息难平。“姑母当年的相护,是有自己的私心。或许也是有着先世的青郡夫人的缘故。可后来呢?你觉得......苏家、秦家的义女。就连宫中的母后现在都让她哄得,都像得了半个姑娘一般的护着。难道真是因为她瑞王妃的身份吗?这些还不是她自己争得?”

萧承言说完微微转过头,看了一眼后院的位置。

高月盈似乎还是不甘心。“那也是您疼的。您说反了吧,还不是因为这身份,她才能够如鱼得水。若我有这身份,我也可以。爷,凭什么?我是侯府嫡女出身。她方才也认了,她常苒不过是为着你的身份,才给他们常家提了上来。才有如今的出路。原先不过一门子武将!“

“侯府女,呵。”萧承言摇头,俯下身去扶起跪着的高月盈。让其站其身来,擦擦她面上的泪痕。才道:“一家子武将,亏你说得出口。你们都觉得苒儿高嫁,其实不然。是我高攀了。掂量掂量你们高家,现下除了一个高修堰算是上进。其他人都靠着祖上荫封,撑着门面。有一个才学出众的吗?她祖父,她父亲,原先也都是清流文官。辞官从军搏将军,这般的传奇,那当时京中都传开了。你别告诉我你一点不知。他兄长深陷囹圄却凭借一封手书,便窥探全局反凭着那点子人马直接一路向北,连连夺回北境十三洲城,北国多少人马。你回去问问,多少军旅之人现在还巴巴的研究伯谦的攻略之术呢。他与我一般的岁数,现在已承袭了永安侯爵位。还是岳丈在世时,皇兄便下旨让他先行承继。若再不承继,只怕下次便无法奉国公位了。伯谦文采输吗?那是同我一起在书房读书的。”

深深一叹继续道,“苒儿呢,同窗的除了贵眷小姐,其他公子、少爷全都一次高中一榜。那年,你们只知道因为姑母苦求,常江氏得封诰命,其实不然,那时父皇就有意封侯爵之位,却因青郡夫人得封诰命,只得等待下次军功再得晋封。否则将军之子,为何进到宫中伴读?将军之女,为何会接到宫中养育?常苒那时,哪位王孙贵诌都可配的。是我去父皇那苦苦求的。”

高月盈听到这话愣住,连常苒在后面都愣住。他怎这般说,不是新帝下旨吗?同先帝何故?

萧承言往后退了两步,眼中开始有着泪。却是只在眼中绪着。他知常苒在后听着。这话是他想对常苒说的。看着后面眼神逐渐飘忽,缓缓说道:“都说这王府中有一处禁地,就在我书房边上。听雨阁。擅闯着便是一死。连沐菊死时,因着没有事发,都是担着闯了听雨阁而被处死。其实并不是。听雨阁中最大的秘密,是奉着一道未曾下发的圣旨。”

萧承言说着,手抱拳举过头顶。才又说道,“父皇圣旨都拟好了,只是因为青郡夫人丧期未满三年,我不想让她招人议论,才想等她学成回京,没当即下发旨意召回。你若不信,我便找来给你看看。那年的圣旨,上面玉玺清清楚楚。写的也是明明白白,上写:永安侯爵嫡女常苒,年华二八,待字闺中。名门闺秀,勤勉柔顺。嘉惠成于自然,仁孝本于天赋,宫中感召。曾念其孝,承蒙太后之恩,养于南阳膝下。自年来呈孝绰有余暇,于礼合规,受教大儒,博览无不通也。仪态万方,着封郡主衔,续承宫闱。另赐封地于江南之界,蓉城之主。赐号为嘉。今皇恩浩荡,特配为皇七子,承言正妻。以册嘉宝。于同年册封亲王礼后,择吉日缔结良缘,特此公告天下。建元四十一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