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片孤城万仞山,春风再度玉门关(74)+番外

作者: 箫亦如 阅读记录

“他们在军,听将军的命令。且他们本人,也都愿护着小姐远行的!”常安接口。

“可我不愿。我身上有常氏、江氏的骨血,割舍不掉,自在所难逃。可他们何故?他们也有妻女。纵使还未娶妻生子,那也有父母兄弟。在这人世间,都有牵挂连坐之人。若此刻护送我走了,一旦事发叫人查出,那便是逆犯。若是他们一直在京,南境那边新军不知缘故,消息再不通,很可能便也论处逃兵。那他们家中、族中,牵连之人便多了。那我的罪孽,便更多了。一人,一姓之孽,怎好伤及那么多人。”

常安忽有些沉默。

“安叔。命,可能逃不掉的。要么生,要么死。也就这两日了。”

常安出了祠堂,瞧着聚在拱门外相候之人摇头。或许不是未说动小姐,而是自先便未把自己说动。打从宫中旨意初来,一直暗潮汹涌。在京听的、瞧的太多了。常苒如今这一步,或许整个常氏会都好过一些。可若是退,毕将整体万劫不复,自己虽姓常,可人之本性,也想活!小姐此后若为常氏谋,常安自愿相扶持这般的小姐!

旭日渐暖世间,但这半分未照进宫中。自晨起,紫璇宫便设私堂,斥责昨日办差宫人。“让尔等去传召一女子进宫,怎的宫门都下钥了还未得见?那宫中传旨册封之人反而先行到常府。是尔等玩忽职守,还是你们之中有人非我等一心之人?”

第33章 雁过留痕,有迹寻

◎紫璇宫杀伐手段,驭人之势果决异常。知秘者便赏赐甜汤以待培植清白之人抵上其位,好操控。◎

“让尔等去传召一女子进宫,怎的宫门都下钥了还未得见?那宫中传旨册封之人反而先行到常府。是尔等玩忽职守,还是你们之中有人非我等一心之人?”

张柔在其中,自己便先心虚起来,更引起了正坐之上长公主的注意,狐疑瞧张嬷嬷一眼。

张嬷嬷会意,一指张柔问道:“她为何在此?”

跪在前端宫女回道:“昨日奴婢恰得吩咐时,她正在院。奴婢想着,指不定是她......特召她来一问。但还未等禀报......”

“胡闹。”张嬷嬷斥责一句。

“不。奴婢什么都不知。”张柔急一叩首,急伏下身子才勉力不打哆嗦。

“不知?知之才论不知。既不知,怎会如此急着撇清......”前端宫女不紧不慢的反驳。

南阳长公主一甩手中帕子。张嬷嬷再道:“行了。知道你读过书,伺候过贵人研墨作画,可咱们这院里不用你说书。”一指最边上太监,“你在外办差,你先说。”

太监回禀:“奴才奉旨守在常府,照例跟着。后得夏至姐姐的话,便去城外追,可见到顺三时,发现他正在原地打转。”

顺三在旁暗骂,急道:“奴才等办事不力,自是该受罚。但小财子不知过程,奴才斗胆自请先行回禀。原本在城中,还跟得住。他们出了城门,我二人一想,便兵分两路。奴才随后,可怎知他们城外转过个弯,竟牵出马来,奴才只得跑回城中先雇了毛驴。”

长公主用护甲刮着指甲,闻言转笑发问:“你用毛驴去追?”

殿中宫女也跟轻笑。

顺三支吾半天才说:“那离着城门最近的行脚铺中,只剩驴子了。而且......奴才尚不会骑马。一路追赶不敢休息,还是赶上了的。恰逢小财子寻来时,中隔着个冰道,喊话也听不清。待我们转过弯时,只见他们马辙印归,待至城门口一问,才知他们已于早些时辰回城了。奴才不敢误,便立刻......”

“等等。你是说你骑着驴子赶上了?那河道,在哪?”长公主略显思量。

小财子接答:“再行不远便是永安亭。那已能瞧见赤红亭尖。”

桂嬷嬷瞧着长公主凝思,便一挥衣袖道:“你打量着我们没出过宫门便不知外头之事?可莫要在这胡诌,那永安亭多远?若能看到亭尖,也定不知行到哪里去了......真当自己是那将帅之能?能日行千里?这外头数九寒天早就冻了冰,你也说冰道,那为何不直接走冰道非要绕行?”

“对,你说到问题关键了。”长公主微指着桂嬷嬷。“就算没百里,那也定是行了一半路程了。南境到这路程也远。但他们兄妹带着人却能疾驰而至。就算她一直在马车中,也要片刻不歇才能到。这途中哪怕稍有不适,我想那常家哥也该歇上一歇,毕竟皇兄旨意上没定期限。这等骑行尚要半日,岂是驴子能追得上。若说归祖宅,怎的旨意未到便先回来了?那这突然出城为何?实在太奇怪了。”

桂嬷嬷即刻发问:“这等前后矛盾,枉顾实事,还不速速招来。”

小财子回:“小的们不敢扯谎。所言都是实情。”

顺三也道:“小的们绝不敢扯谎。是未说全,他们行的小路。走大路定是大半日光景。白桦林空隙极大,小的正好能见远处一人骑马而过。再寻白烟升起,到那湖边时,开始还未得旨意,直去便漏了痕迹。远远得见众人正吃着新鲜烤鱼。待小财子传旨来时,冰面已有裂痕。只怕没等到对岸,便掉进了冰窟,只得绕行,待奴才二人拐过去,只看火堆还未全熄,窥那河中发抖的鱼。”

长公主听后略微点头,似有了想法一般说:“难不成那常家娃娃就是想借此进宫?出城只是想试一试本宫意思?得了,余下你处置吧。本宫也乏累了。”

“是。”桂嬷嬷恭敬点头。

张嬷嬷扶着长公主朝后殿走去。拐过屏风,提起裙摆迈过门槛,裙子上绣的雍容牡丹随之舒展,那金紫丝线随之晃动。轻下台阶并未发出丝毫声响,直下到最后一阶,才道:“老奴觉得,这是常姑娘在投桃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