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知青带夫回城(293)
顾志勇笑了笑。
他凑近宋青燕,俩人的额头互相抵在一起,“嗯,好,你说,我听着。”
宋青燕凝视着顾志勇的双眼,轻轻呢喃了四个字——我很喜欢。
这四个字,表面上是在说我很喜欢当年的那俩个烤番薯,但顾志勇知道,这四个字的下面其实蕴含着其他的意思。
顾志勇搂紧了宋青燕。
他没有说话,但他用炙热的行动来向宋青燕表示,他非常非常喜欢这四个字的道谢。
……
宋青燕夫妻计划着下午要给亲友们送从外地带来的土特产。
不然等晚上回去的时候,万玉芳看顾志勇提着大包小包出门,又提着大包小包回来,不好向她解释这其中的缘由。
夫妻俩缠绵了会儿,又小睡了会儿,收拾收拾了下就提着土特产出门了。
来到一楼大厅,这回庆云英在。*
看到宋青燕,庆云英激动地冲她招手,“青燕,我跟你说……”
话还没有说完,看到宋青燕身边跟着顾志勇,夫妻俩人手上都拿着东西,庆云英咽下原先的话,问道:“你们要退房?”
宋青燕往上提了提手中的东西,解释说道:“现在不退,打算出门去给亲友们送从外地带来的土特产。”
庆云英:“哦,原来是这样,那你们忙你们的去吧。”
离开招待所,宋青燕夫妻先去了曹玉琴家里。
曹玉琴在家里,每天忙着打理院子里的花花草草。
之前从白云国营饭店门口移栽过去的蔷薇花全都存活了下来,只是入冬以后,好不容易抽长出来的叶子全都掉落了下来,到最后只剩下光秃秃的几根杆子,曹玉琴担心明年春天的时候,这几根杆子一样的蔷薇花会熬不过寒冷的冬天,她就每天忙碌着给它们御寒保暖。
天气好的时候给搬到阳光下晒晒,到了晚上时候再给搬到屋子里。
宋青燕夫妻到的时候,曹玉琴正在费力搬动着花盆。
今天的天气虽然还好,有太阳出来了,但阳光可不会固定照射一个地方,它是会缓慢移动的,曹玉琴就搬着种植有蔷薇花的花盆,努力去追逐着冬日里的暖阳,虽然每天得付出不少的力气,但这样活动活动下,气色看着却是比从前变红润不少。
宋青燕夫妻放下手中提着的土特产,赶紧过去帮曹玉琴一起搬动花盆。
曹玉琴去给他们夫妻倒水。
宋青燕夫妻忙完以后,坐在曹玉琴身边闲聊,也把顾志勇从外地带来的土特产拿出来给曹玉琴。
曹玉琴很是高兴。
不过,当顾志勇拿出他从外地搜罗来的各个品种蔷薇花种子时候,曹玉琴脸上的笑就变得更加灿烂了,“你真细心,这是我这辈子收到得最称心如意的土特产,我很喜欢,非常喜欢。”
顾志勇没有独揽功劳,“这是我在去外地之前,青燕提醒我的。”
宋青燕:“我也就提了这么一句,说您喜欢蔷薇花,看看外地有没有不同品种的蔷薇花种子。”
曹玉琴笑,“行了,你们夫妻俩就别谦让了,我知道你们夫妻俩都想着我。”
问了问顾志勇,他跟车到外地的时候都去了哪里,一路上顺利不顺利。
顾志勇从早上凌晨回来,宋青燕都没来得及问他这些,她坐在旁边,跟着认真听着。
顾志勇只挑了几件外地有趣的见闻说给曹玉琴、宋青燕听,至于他在外地跟车的时候,遇到的一些麻烦,以及冲突,他并没有说,但不管是曹玉琴,还是宋青燕都知道,出门在外哪里都会顺顺利利的,只是顾志勇报喜不报忧而已。
曹玉琴提醒顾志勇,“出门在外的时候小心点,也千万不要给任何人留下把柄。今年大批知青回城,有不少人都没有找到工作,在大街上到处晃悠。这闲的人多了,很容易就会聚众闹事。小打小闹没事,可一旦闹大了,上面的人就会出手,一个都不会放过。”
宋青燕听着,不得不佩服曹玉琴对风向的敏锐性。
虽然在原小说里,大部分描述得都是陈振河跟林素云之间的情情爱爱,但在番外时候,也有用寥寥几笔描述过关于严打的事情。
顾志勇又说了在京市时候,他看见在偏僻小弄堂里,有人开了私家饭馆,“隐蔽是隐蔽了点,但生意还挺不错。”
第124章 私营冒头的机会,也是她宋青燕的机会
闻言,宋青燕的眼睛顿时一亮。
不过,下一瞬间,宋青燕激动的心情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现在推行的是统购统销的政策,不管什么东西,全都是国营单位在经营,私营的都是投机倒把,一旦被抓住,那得要进去。
至于顾志勇提得那家京市私家饭馆,之所以敢开,估计也是被生活给逼得没有办法,实在活不下去了,这才试着在偏僻地方,偷偷摸摸开起了这家私营饭馆,估计饭馆里的大厨师傅也不是花钱特意请来的,应该是他们的自家人。
她这边的情况呢,饭馆店面买在了街道口。
人来人往的,非常扎眼。
就算重新找家隐蔽的店面也没用,因为不管是她,还是顾志勇,全都没有能够把一家饭馆给撑起来的厨艺。
曹玉琴留意着宋青燕的反应。
看她一会儿激动,一会儿又平静,曹玉琴主动问她道:“青燕,你对京市这家私家饭馆有什么看法?”
宋青燕:“很大胆,也很有胆量,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曹玉琴再问:“那你想在我们安城做这个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吗?”
宋青燕坚定地摇摇头,“我们安城还没有到这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