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为辛弃疾义女后(109)
莲心捂着脑袋,虚心求教:“应该怎么出息呢?”
范如玉教:“到时候敲诈你舅,叫他请你吃席面嘛。”
几个年纪小的孩子都忍不住笑了。
二郎也跟着“扑哧”笑了。
但笑了一回,他才意识到方才范如玉的话,又有些笑不出来了。
他迟疑着看向大哥的背影,又看看聚在范如玉身边的一群孩子。
可是,他其实没说不想去。
他也想去见范如山啊。
大郎并未受这一屋子的快乐感染,见二郎没有跟上,转身,催促他:“跟哥走啊。”
二郎左瞧瞧、右瞧瞧。最后,还是无可奈何地小跑着,跟了上去。
大郎、二郎走了没多久,其余孩子也没有再多留。
出了正院的门,女孩子走一道,男孩子走一路,各自回了房。
外出不短的时间,三郎也颇为疲惫,他身边的侍从都紧张地围着他打转。
一个给他擦手的侍从是随他一路行经信州的,看到过莲心对韩淲超乎寻常的热情,自然也能感觉到方才莲心在辰砂之事上的不对劲。
就在三郎站着叫人擦手、擦脸,因为头有些疼而神游天外时。
侍从问他:“三郎君,莲小娘子好像...”
有些明显呀。
“噤声!”
三郎虽头疼,但反应还是很敏捷,立刻喝止侍从未尽的话。
他环视一圈,眉尖微蹙。
他的眉毛淡淡的,即便蹙起来也显得闲愁隐约,不像辛弃疾一样不怒自威。
但看周围侍从立刻闭嘴低头听训的样子,显然这样的外貌并不影响他所有的威势。
“不论是我的屋子里,还是府中,都不可议论此事。小娘子的事情关乎名声,不可随意揣测。”
三郎将擦手的热巾子轻轻放回铜盆,那水面漾出一道波纹,轻盈得就像他的声音一样。
“——若我在别处听见了这样的话,我就晓得一定是你们传出去的。”
三郎看着指尖,“明白了么?”
众侍从赶紧应是。
但众人想不到的是,这句话在第二日,三郎被四郎拉来莲心屋子时就被推翻得彻彻底底。
“——莲心姐姐应该在韩哥哥读书时‘不小心’撞过去,撞翻他的砚台,之后帮他洗掉衣裳上的墨渍,随后有一来一回的接触!”
四郎唾沫横飞,“我是话本高手,听我的!”
二娘激烈反对:“错了错了,应该叫韩哥哥带莲心出行时,莲心不小心摔断了脚,随后韩哥哥就会出于愧疚心,多番照顾莲心,然后自然就...嘿嘿!”她朝莲心抛个“你懂我懂”的眼神。
莲心左看看,右看看,好像觉得左边右边说得都很有道理的样子,但又不知道该听谁的,一脸纠结。
这时,大娘文静地笑,献出了重磅的一计:“何不先为韩哥哥来个出其不意的表白心意,随后再快速撤开,叫他寤寐思服,自己就说服了自己呢?”
大家发出“啊——”的一声惊呼。
大家都朝大娘投去敬佩的眼神:你说得最对!
众人开始列起计划表来。
三郎站在门口半晌。
三郎陷入了沉思。
第54章 桂花,西施和定制词。(100票双更)
江南西道种桂花的人家很多,一到秋日的末尾,桂花的香能涤荡整座城,连青砖路缝儿中都透出浓浓的香来。
今晨,帘外雨潺潺。
寒意愈发透骨了。
几个孩子不穿鞋子,纷纷坐在靠窗小榻上,一边将脚放在薰笼上头暖着,一边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计划表,不时激起一场辩论。
二娘说古早话本《卧薪尝胆》里越王勾践就是靠苦肉计打败了夫差,西施才得以回到故国,所以莲心姐姐也该使用苦肉计!
四郎反驳说这苦肉计和西施有一文钱的关系吗!西施只是《卧薪尝胆》里的添头,而莲心姐姐的事里,她才是主角呢!
二娘“不然不然”地反驳,四郎再“非也非也”反驳,到了最后两人都说急了,屋里乱糟糟吵闹得像一锅粥。
这段辩论持续了太久,辛大娘有些烦了,一口气吃完了碟子里的点心,便拍拍手,微笑道:“莲心姐姐现在连韩哥哥的面都见不着,遑论‘苦肉计’与否?我看,我们应当先找机会叫莲心姐姐与韩哥哥见上面。”
——此言有理。
二娘和四郎闻言,这才终于停下从嘴仗逐渐蔓延到手仗脚仗的趋势,又出谋划策起来。
女使叶叶端着热腾腾的藕粉,打外面沿着廊下走进来。
芭蕉被雨拍打声、女使掀帘子声、小娘子写字时腕间的镯子叮当声混在一起,连叶叶的脚步声都快盖过了。
怕吓到屋里的众人,叶叶特地一路过来笑着道:“郎君娘子,藕粉来啦——”一边将手中的托盘放于案上,并一碟鹅黄可爱的桂花,专备着在诸位小郎君小娘子喝之前往藕粉里面加桂花。
可惜,这碟桂花似乎并不太受众人欢迎。
“姐姐,我不要桂花。要加蜜。”
“姐姐,我什么都不加,多谢。”
四郎更是道:“姐姐,你不用放轻脚步。方才你来,不用进门我们就闻着桂花那股浓得呛鼻子的味道了...”
闻言,正在藕粉里搅着刚加进去的满满一羹匙的桂花的莲心可不乐意了:“什么呀,怎么能这么说桂花!人家就爱这么浓,碍着你什么事了。”
四郎说“是是”,“过两日去信州韩伯父家时,你就从头到尾都披挂上桂花,保准能叫你念叨了一下午的韩哥哥也念叨你一下午。”
莲心喜滋滋:“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