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为辛弃疾义女后(171)
声音倒还是平静含笑的:“好。郎主真是文采过人。”也再不说别的了。
莲心静静站在原地。
只是一瞬间,她仿佛想了又有很多似的。
从之前对姜夔的责备,再到对韩淲的失望,再到方才与三哥的一番谈话。
手上传来不轻不重的辛弃疾的温度。
她闭了闭双眼,终于转过身,朝隔了几个人的陆游笑道:“明明是缅怀之作,只是不协音律,陆伯父也要扔掉吗?”
陆游头晕着,“嗯”了下:“还是要再改的...”
“伯父的诗作——即便是悼亡诗——难道平日里也是要反复推敲用字,之后才要传阅给别人看的吗?”
陆游醉得头都有些晕了,他不晓得莲心说的有什么问题。
说来他平时写了悼亡诗,也是难过占一半,检查声韵、推敲用字占另一半的时间。
他按着额头,随口道:“我写得声韵最佳的一首倒不是这个,是另一首,推敲了许多次用词,才成了诗,你听我吟啊。”
他回想了片刻,慢慢地,带着郁气:“...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③”
他说:“这首才是我写得...最好的。”
大家都没立刻讲话。
陆游追问:“用词如何?”
众人只好道:“极工。”
陆游“噢”了声,也点点头。
他便又有些悲伤地沉默了。
大家也不知该说什么,只好沉默着,纷纷看向天上的烟火。
句自然是好句。陆游一个根本不专于词却都能写出“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之句的人,才华毋庸置疑。
但...这是悼亡词啊。
莲心盯着陆游的脸,有些不敢置信,但又感到一切都仿佛顺理成章、并不该意外似的。
她甚至怀疑起唐琬当初是否真的能毫无委屈地、像后世传颂的那样开始第一段婚姻。
——当一个人过于顾影自怜,那么,他真的还有全心全意以奉献精神爱着别人的能力吗?而别人又真的能感受到他的爱意,从而也像他诗中所歌颂的那样爱着他吗?
莲心甚至感到胸口中有团火焰似的,她有种冲动,想跑去临安府,问问唐琬的亲眷——她真的像流传到后世的诗作那样,仿佛飞蛾扑火一样地爱着陆游吗?
顾影自怜的水仙,往往说出口的爱比做出的还要更多。当一株水仙拥有绝世的才华,这将是一场更大的灾难。
莲心不禁怀疑,和一株水仙度过了短短两年的婚姻生活,就足以叫唐琬在日后的生活中为了这一点失去的甜蜜而放弃全部生活吗?
还是说,因为人们对于完美爱情的追求,所以叫她成为了一个戴上面具的固定角色呢?
莲心想问这些话,但三郎轻轻探过身来,握了下她的手。
莲心顺着他的目光,望向了王娘子。
...是啊,还有王娘子在,她不能这样不顾她的颜面。
莲心只能紧紧回握三郎的手,站住脚,咬住嘴唇,不说话了。
三郎仿佛没有感觉到她紧握他胳膊的力度似的,轻拍了拍莲心的肩膀。
一下下,他将莲心漂浮的心拍回了地面。
莲心舒了口气,慢慢的,将头靠在了三郎的手臂边。
没有多久,陆游借酒消愁,愁上加愁,烟花也看不下去了,慢慢走回了屋子里。
倒是王娘子仍留在外头。
三郎见王娘子一直不停地搓着手臂却仍不离去的样子,探过身问:“伯母不打算进屋么。”
王娘子笑了:“这你就不懂了吧?在外头待久了,再冷也都习惯了。再说了,外头的世界这么漂亮,我还要看烟花呢,可不愿意回去。”
范如玉说:“王姐姐是说得对。”
她走过来,一手一个,搂住了三郎和王娘子。
很快,莲心也挤进了三人之中。大家并不互相对视,不约而同,抬头望着绚烂的烟花。
只片刻,大家便都会心微笑起来了。
第82章 病和“你就是个呆子”。
冬至一晚上闹到天将破晓,大家才带拖着欢喜笑闹过后充满疲倦的步伐,向各自屋中走回。
叶叶提前回了屋子,帮莲心放好了洗澡水。
莲心身子再好,被冻得也有些牙齿“格格”打颤,直嚷着冷,一路抱着胳膊撞进了屋子:“叶叶姐姐,屋子里有热酒没有?好冷,好冷啊!”
“方才喝了那么多还嫌不足?没有热酒了,小娘子,你就抱着这热茶暖暖手吧!”
叶叶将一杯准备好的热茶塞到莲心手里,又催其余人,“薰笼怎么还没热起来?方才就点起来了呀!”
“天冷得很呢,门窗还漏风。你想啊,你往一个破盆里面加水,那可不是一边加一边漏吗?这不管用。”
另一个在屋子里侍候的女使瞧了眼薰笼,摇摇头,又往里头加炭,又道,“韩大官人家里还是旧了些,也疏于修整。等咱们搬到了郎主建好的带湖园子里就好了,那里头都是簇新的,听说郎主还给娘子修了一排的暖炉,就是在三九严冬,踏进正屋也能温暖如春,小娘子晓得不晓得?”
叶叶拿大毛衣裳裹着不住打颤的莲心,哪有心思说什么带湖:“哎呀,小娘子这脸都冻青了,还有心思和你这小蹄子说什么?快别废话了,催催他们拿手炉来呀!”
闻言,薰笼前的女使看了眼莲心的面色,这才“哎呀”一声,说“对”,忙不迭跑去里屋了。
在外面还不觉得怎样,结果进了屋子中,反倒觉得屋中的阴寒更甚,叫人哆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