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为辛弃疾义女后(32)

作者: 雪潺潺 阅读记录

辛弃疾站在中间“嘿嘿”一笑:“你小子,唯恐天下不乱。不过想看他两个打架,我有个更好的方法...”转头和范成大邪恶地低语起来。

辛三郎问莲心:“吓到你了么?”

莲心嘻嘻笑:“三郎君怎么会吓到我?”

这是还惦记着他卧床时坏脾气的笑话呢。

辛三郎只好重问:“晦庵先生,吓到你了么?”

莲心撅了下嘴,手在背后握住,用力叹了口气:“只是没想到会有人未曾谋面*就这样不喜欢我。”

“他不了解你。”

“了解也没用。我这种平民丫头,越了解只会越懒得理我吧?”莲心自嘲。

“不会。”

莲心看了眼讲话愈发干巴巴的辛三郎:“三郎君,你想问我,我知不知道朱先生是故意不见我的,是不是?”

辛三郎确实想了一路应该怎么开口,只是没想到会被莲心看出来,卡了壳:“...是。”

莲心说:“我知道啊。但没办法,不争取,哪有认识的机会嘛。”

不说,不代表她猜不到。

何况,“你不是也见了第一面,心里就觉得我言行粗俗么?他见一面就不喜欢我也很正常,对吧。”

辛三郎怔了。

他和莲心停在浮动的花影下。

第16章 礼教,匕首和“山神勿怪”。

“哎呀没事没事,你不要不好意思。”

莲心发现他停下脚步,才感觉到不对,她反有点不好意思地摆手,“我就是这么一说...”

说着自己也嘿嘿一笑,“我就爱瞎说。你看我这张嘴,都把朱先生惹成什么样了,也多亏三郎君脾气好,才一直能忍耐我...”

她自己絮絮叨叨起来也是很了不得的,一个人说起来没完没了。

辛三郎并未打断她。

他站在海一样翻涌的杜鹃花下,就那样站着,安静听她说。

花影在他眼中摇曳。

莲心说着说着,自己也觉得是在胡言乱语。

她收束了声音,空气里的声响渐渐变为无声,只剩下鸟鸣啁啾。

雨水把花树打得很湿,山间空间香而清新,莲心踢着脚、低着头迈开步子:“...总之,总之,三郎君不必放在心上。”

说着,一边盯起了肩上一块不知何时沾上的湿痕。

...这是什么时候沾上的来着?

莲心尽力想去回想,但思绪并不受她控制。没多久,还是没忍住抬头向侧面的辛三郎看了一眼。

她的本意其实并不是要指责辛三郎,必定是方才辛叔父给她闹的,才令她精神一松懈,就不小心把这几日盘旋在心里的不快说了出来。

当然,这不快并不是因为辛三郎本人有什么不对。

相反,辛三郎一切都很礼貌,他还是救她出来的人。

这几日下来,莲心也打听出来了,当初辛弃疾遣辛三郎去寻她,其实只是让他稍作慰问,因为没预料到莲心会被为难成那样子,甚至都并没说过一定要将她救出来。

但辛三郎见到莲心被困于县丞府上,家里也兄嫂不管、无粮下锅的境况时,便临时做了决定,去救下了莲心。

他本是可以放手不管的。

他做的一切,并没有什么可指摘的地方。

莲心只是,从没有感受过有兄长的感受。

穿来时,唯一的兄长已成婚,他与嫂嫂一起,用看拖油瓶的眼神看着她。

虞将军常年在外征战,莲心相当于寄人篱下,不得不帮他们做饭、洗衣、带小孩,可他们自己就是美满的一家,哪里加得进莲心一个单独的人?

莲心看着辛三郎。渐渐的,她的头低下去。

她方才说出那些话...那些话,只是因为想起第一次来庐山时的经历。不论上船还是下船,辛三郎都与她保持着不远不近的礼貌距离,讲话时也不愿闲谈的样子。

她从中恍惚感受到了熟悉的对于拖油瓶的嫌弃,那种感觉憋在心里。

但不管怎样,辛三郎又没有做错什么。辛叔父是大官,家中孩子自小受到礼仪熏陶教育,嫌弃她粗野也很正常嘛,不是吗?她自己清楚自己是什么人就已足够了。

再说了,想要哥哥,以后天长日久,慢慢相处就是了,干嘛对人家这么着急地质问?反叫人更厌烦。

莲心想通了这点,心下一松,振作起来,释然笑道:“算了,咱们走吧!范娘子应该在家里等好久了,今日还要吃炙肉呢...”

“我只是,不太习惯。”在莲心说出这句后,辛三郎回答道。

他挑开挡在两人面前的花枝,示意莲心先走,“习惯了礼节,所以见到不用拘泥于礼节的人,反而不习惯。”

一个权贵子弟,被当面指责后还肯解释,就已是脾气很好了。

莲心有点不好意思,疯狂点头:“嗯嗯!”

看起来,辛三郎其实不是习惯撒谎的性格。

就在莲心以为他会敷衍客气而过时,他反而没有敷衍她,而是犹豫了一下,又道,“虞小娘子,是我自己的问题。你没什么问题。我与周围的人习惯如此礼节,但习惯只是习惯,并不一定是对的...”说完自己渐渐陷入沉吟似的,许久才道,“并不一定是对的。”

这下莲心是真的有点糊涂了:“为什么?”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①?

古代对礼仪的重视,连她一个现代人都有心理预期。但他怎么会能说出这样的想法...

莲心反驳:“这种礼节,它既然有,那就是有道理的。”

说完自己也一愣。

——她在劝一个封建王朝的古代人继续保持礼仪吗?

就在莲心纠结“劝古代人守礼是不是相当于劝猴别进化”时,辛三郎已摇头:“我总觉得有些问题。比如说,一个人如何评定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