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遇风月(27)

作者: 尔元 阅读记录

直到半年前,他才搬进了这抱朴园,随园子里其余人一起学习画技。

抱朴园乃是江南颇负盛名的几处画行之一,常有闻名的画师过来切磋技艺、指点新学者,罗尚便是受了园中众人的邀请才到此。

在园中住了大半年,顾东望的画技可谓一日千里,在此地也算是崭露头角。

十日前,抱朴园画师集会,约定下次园中红梅绽放时以花入画,要评出个前三甲来。

此后,他画过数十次,也将园中能看到的前人画作都看过了,但依旧作不出自己的满意的来。

罗尚看过他的画,也只说匠气太过,神韵不足。

若差在画技上,还能安慰自己勤能补拙,多费些心思便好,但灵气却只能靠悟。

昔年阳明先生格竹悟道,现下寒梅未开,他连这所谓的笨办法都尝试不了。

细细想来,作画这十几年来,称得上灵光乍现的时刻屈指可数,若要论最强烈的一次。

顾东望思绪回到现实,视线再度落到了眼前的草纸上。

那时目睹的一舞,切实让他领会到了何为丝如泉涌,下笔有神。

可惜,给予他灵感的睐儿在他的画作出不久后便不慎从楼梯上跌落,再不能起舞了。

顾东望长叹一声,将草纸小心迭好,然后就听到园中有人唤他。

“东望兄,有书信至。”

*

大雪漫天,青山隐隐,新起的坟茔前有两人素服而立。

“把你的眼泪擦擦。”许文恪推了一把身边的人,“老和尚去极乐世界了,该为他感到高兴。”

“是啊。”顾东望长叹一声,“多谢你及时来信,让我能见他最后一面。”

“跟我还客气什么!都是老和尚捡来带大的,我比你先到寺里,论起来你得叫我声哥呢!”

顾东望没有接话,两人站得一会儿,又各自磕了头,才下了山。

许文恪要回衙门点卯销假,顾东望便收拾纸笔往有梅花盛开的地方走。

山路崎岖,走得片刻,他想起不远处有座凉亭,正可做赏花作画之用。

不久,他见到了凉亭的一角,握着袍角刚要上前,就听见有乐曲声响起。

丝丝缕缕、如泣如诉,每一个音都恰如其分。

顾东望听得一会儿,只觉这乐师技艺娴熟,曲子悠扬动听。

曲罢,他想见一见那琴师 ,就听见有人说话。

“烦死了,就这样的曲子有什么好练的!”

顾东望抬起的脚就这样停在了半空。

“睐公子,是您自己选了这条路,练不练也全在您自个儿,犯不着在我跟前儿抱怨。”

“知道了!”

“您能想明白那再好不过,先生今夜会到教坊来,公子还是先紧着把曲子练好吧。”

“好了好了,你先下去吧,让我自己一个人待会儿。”

脚步声响起,顾东望赶忙躲到一旁。等那名小厮走远后,他自觉撞破了他人私密之事,只想着赶紧离开。

走出没几步,只听见上方的凉亭内骤然响起铿锵之声。

他惊愕转头,激昂的曲调一阵高过一阵,如排山倒海般奔涌而来。

奏曲之人心中怀了难以化解的愤懑,要借了这琵琶将一腔情绪倾泻出来。

顾东望一时听住了,他眼睛盯着凉亭的一角,缓缓移动步子。

渐渐地,他看到了凉亭的柱子,然后是凉亭中的栏杆,最后他看到了一只手。

这只手肤白胜雪,正卯足了劲儿,一下下砸在琴弦之上,带起裂帛般的声响。

俄而,五指翻飞,他只能看见一层层虚影,金戈相击的声音一阵阵紧逼而来,叫顾东望不由得摒住了呼吸。

他抬首,见到一双熟悉的眸子,与那日含情带笑、波光潋滟的神情不同,此时的眸子内蕴精光,一池的怨愤几乎溢将出来。

顾东望顺着眸子的视线看去,漫山热烈绽放的红梅便尽收眼底。

梅枝苍劲嶙峋、旁逸斜出,鲜红的花朵随着曲如游龙般的枝条肆意伸展,所到之处皆是鲜红。

起风了,寒风挟着清幽的梅香从脸庞刮过,顾东望脑中忽然浮现了那句诗。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注1】

回到住处时许文恪已经下值,正拎了一角素酒走过来。

“回来了?今日画得如何?找到你说的什么神韵了吗?”他边说边往顾东望背上的书笈里去看。

“你还记得睐儿吗?”

“睐儿?”许文恪放东西的动作一滞,“哦——你是说之前跳水中舞的那个啊。”

“是。”

“他伤了腿以后就不跳了,你猜他后面改什么了?”

顾东望抿嘴不语。

“改弹琵琶了!”许文恪将吃食一一摆好,招呼顾东望坐过来同吃。

“这其中还有一段公案,你猜他为何要改弹琵琶?”

顾东望摇头。

“嗐!之前只道是他不小心从楼梯上跌落,他伤好后闹了起来,众人才知原来是被人推下来的!那日一场水中舞令睐儿声名鹊起,令那人原本快到手的头牌之位不稳,才使了奸计。”

话到此处,许文恪点点筷子,又道:“这人弹得一手好琵琶,睐儿为了压过他才改学的琵琶。”

“那……”顾东望迟疑一瞬,“他胜了吗?”

“你是说睐儿?这我就不知道了,但我觉着悬。你想想,人家那可是学了十几年的,他才学了多久?不到两年而已。”

顾东望没有开口,但心里却并不同意这个说法。

熟稔的技艺固然重要,但弹奏时的心性和弹奏出的神韵却是需要灵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