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遇风月(29)

作者: 尔元 阅读记录

中天月圆如盘,银辉泻下,照影入缸,清水映出一道颀长的身影。

顾东望手中捏着丹桂牌细细摩挲,指尖从雕刻的丹桂图案上抚过的时候竟有些轻微地颤动。

丹桂,睐儿信息素的味道。

如今被自己捏在手中,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

那股冲动越来越明显,甚至能清晰地察觉到喉头的干涩。

“大半夜不睡觉站在院子里干什么!”

许文恪高喊一声,开了房门睡眼惺忪地走了过来。

顾东望心中急切,将牌子往怀中一塞,三两下捧了水往身上浇。

待许文恪走近,看到的就是一个面红耳赤、浑身滴水的人。

“你怎么了?跑这儿洗澡来了?”

顾东望眼神闪躲,嗫嚅着说:“没什么?天气太热了,缸里的水凉快。”

许文恪狐疑地打量着他,揉揉鼻子,分辨出了空气中不同寻常的味道。

“哎呀!”他双手抱胸,环顾一圈,拉长了声音开口,“这院子真怪哈,明明没有种竹子,怎么还有股竹子的清香呢?”

“你!”顾东望羞臊不堪,指着许文恪的鼻子又骂不出什么话,只能憋着气甩手而去。

许文恪顿时爆笑出声:“哈哈哈,你这呆竹子也有开花的一天,快跟哥说说,看上谁了?哥亲自替你说合。”

回应他的是响亮的摔门声。

翌日,罗尚谴人过来,令他十日后共赴江南。

罗尚之意顾东望自然不敢不从,只是他心中仍有一事放不下,递话的小厮走后,他便起身往山上去。

凉亭依旧,大石依旧,只是盛夏梅花难寻,他等的人也不见前来。

手中捏着丹桂牌,他也不是没想过直接到教坊去找睐儿,只是手中积蓄已空,不够赎身的银子。

若只是将话说了,让对方等着,未免被当成是一般寻花问柳的浪荡子。

他也曾将心意融于画中托人递进教坊,但都如泥牛入海,没有下文。

如今,满京城里盛夸睐儿玉手琵琶,撩人心肠,期间又不免夹杂王孙公子为他一掷千金的笑谈。

顾东望心中惶恐,他怕他已经习惯了那黄金笼子里的鼎沸笙歌,自敛羽翼,再不愿飞出。

所以,他盼着能在凉亭里看到那人,听他或怨愤或哀婉地弹奏些不会在教坊里出现的曲子。

但日落月升,那个没有看到那个心心念念的身影,他也只能揉揉酸痛的双腿自往山下去了。

此后的日子,他得了空就往凉亭处去,但睐儿始终没有出现。

十日后的清晨,罗尚家的小厮来请,让他先往罗府再一同出发。

坐上马车,他掀了帘子往外看,街道旁的小摊热气腾腾,络绎不绝的人群穿梭在一栋栋建筑之间。

马车路过教坊,顾东望凝神望着,心中的念头越来越重。

终于,他掀了车帘。

“劳驾停一停,我有点事,烦你先带着我的东西去,再替我告个罪。”

他跳下马车,往那座凉亭的方向发足狂奔。

一路穿过街道、走过羊肠小道、爬过满是泥泞的山路,他气喘吁吁地靠在大石上。

而后,有琴声传来,悠扬空洞,他猛地弹起,攀着大石去看。

凉亭中那道熟悉的身影正极目远眺,怀中的琵琶下露出的半边脸上只有疲惫。

顾东望心脏狂跳,撩起袍角就想冲过去,刚探出身子就看到凉亭的另一侧坐着那名小厮。

抬起的脚还是放下了,他擦了擦脸上的汗珠,深深望了睐儿一眼,而后原路下山。

*

丹桂如火,一簇簇地坠满枝头。

闻到这馥郁的芬芳,顾东望才从长久的惊叹中回过神来。

方才他被罗尚叫到房内指点画技,无意中看到了一幅青绿山水画。

金山碧水、浓墨重彩,用色大胆却精细,他正感叹于自身的不足,罗尚接下来的话更令他惊讶。

原来这图是依照一幅海路图描绘而成的,见他愕然不已,罗尚便将其中曲折的海路一一指了出来。

顾东望越听到后面越心惊,山路、树干、水岸……这些竟然都是海路,偏偏这幅图整体看去却没有一丝违和。

“哈哈哈,瞧你这样。”罗尚将画卷起,“若不是太子已说明了要此画,我倒可以容你留着临摹几日。”

“学生不敢。”

罗尚忽然又长叹一声:“只是我观太子之意,在意的倒不是这幅画……”

话说到此又停住,罗尚携了这幅山水画便离开了。

抬头看着簇拥在一处的丹桂花,顾东望想起罗尚那时略显怅然的神情。

想来太子看重的是山水画之下的海路图吧,纵然同样在诗词字画上颇有造诣,太子终究也是储君。

无声地长叹一声后,顾东望就摇头将这些琐事抛出脑中,专心观察起眼前的丹桂来。

花朵小巧、圆润可爱;花瓣厚实、内有嫩黄的花蕊;橙红的丹桂一朵又一朵地挤在绿色细长的树叶间,细看起来,竟有种吵闹的感觉。

就好似胡乱弹奏的琵琶声,嘈嘈切切、密密匝匝。

顾东望脑中浮现出一只纤长的手,指尖快速在琴弦上拨动。

往上,按弦的六相旁粉腮含春,檀唇点朱。

再往上,一双剪水明眸秋波暗送……

恰此时,铮地一声,琴弦断了,顾东望猛然回神。

江南湿热,如今已入秋,但空气依然黏黏糊糊、溽热难耐。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只想着回到住处沐浴一番。

日子平淡地往前,深秋,顾东望对着作了半幅的画发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