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装后掰弯了黑莲花陛下(3)
“你要同刘府断绝关系?”
刘湘玉摆手纠正她:“是刘大人觉得我是耻辱。”
“你父亲讨厌你是因为偏见,当年慧仁大师曾言你会祸累家国,你出生时更是百花凋零,草木干枯,他便觉得你是个灾星,”林氏顿了顿,打量她一眼:“而我并不讨厌你,你与我而言是生是死都无关系,因为我关心的只有我儿四郎。”
“我只是不喜欢家里有外人。”
外人刘湘玉走的那天塞了一兜子银两,不用想也是四郎安排的,钱多到刘湘玉怀疑刘瑾瑜是不是想让她在外面成家立业了。
东都是个小县城,虽说是在京都的最东边,但那里偏僻落后,京里的达官贵人们没事也不会往这边跑,此地便愈发没有存在感,连路边的小茶摊上也没几个人。
“玉娘,我又饿了。”挽书到底是个小姑娘,赶了半天的路就开始吆喝饿,刘湘玉叹口气,从包袱里拿出两个肉饼子递给她,无奈道:“挽书,不要叫我玉娘。”
挽书拿了肉饼子就往嘴里塞,含糊道:“啊,在外面也不行吗?”
“不行,不管是从前还是今后你都只得把我当男子,否则……”刘湘玉适时一顿,心里起了逗弄,挽书见她如此严肃,便也认真道,“否则如何?”
挽书从小跟她一起长大,是唯一知道她身份的人。
刘湘玉压低声音:“否则咱们就会被砍了脑袋,之后你就再也吃不着好吃的了!”
挽书瞪圆了一双眼睛,连忙护住肉饼:“我不要!”
傻丫头,话都说到这份了还只想着吃。
“他娘的东都县令就是个狗东西!”一个皮肤黝黑的四方脸庄稼汉狠狠砸了一下桌子,骂道:“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呸!”
他身旁的妇人将头埋得很低,整个人都缩进了角落里,操着一口方言:“你小点声,天高皇帝远的,上面的人哪会管我们小老百姓的事啊。”
那庄稼汉闻言狠狠将碗砸在桌子上,表情凶恶道:“俺就不信这事没人管,俺马上去京都击鼓告状!”
【提醒,调查东都县令一案,帮助此人翻案。】
刘湘玉不禁怀疑自己是多让人觉得不靠谱:“我就拒绝过你一次,大可不必如此,我既答应你了便会做到。”
巧了不是,还是自己的顶头上司。
第2章 东都傀影(二)吾昔遇贫民数人,皆自……
刘湘玉手里的扇子有一下没一下敲着桌面,心里好奇,这县令究竟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竟让这老汉不惜告御状。
可告御状哪有那么简单,只怕还没见到皇上就被当成刺客打死了。
“呵,痴人说梦,只怕你还没见到皇上的面就被打死了。”
说这话的正是坐在茶摊角落里的一个少年,刘湘玉循声望去,这少年不过十六七的年纪,穿着一身褐色短褂,身高八尺,剑眉星目,只是身上风尘仆仆像是赶了许久的路一样。
刘湘玉注意到他旁边正在饮茶的书生,虽身着粗布麻衣,偏着头让人看不
清面容,但也能感受到他周身的气度也非常人能比的。
不知为何,刘湘玉的脑子里蹦出两个词——装穷。
那庄稼汉面色一沉,骂道:“你是那狗县令派来的狗腿子?关你屁事!”
“你……”
“咳,咳咳咳……小风,不可无礼,”
书生咳了两声,听的人惊心动魄,那名唤小风的少年很快就老实了下来,闷闷喝了一大口茶水。
原来是个病秧子。
刘湘玉热闹看够了,便也上前一步,冲那庄稼汉行了一礼,问道:“不知那东阳县令干了何等人神共愤之事竟让老伯如此?”
刘湘玉长得乖顺,逢人就三分笑,礼仪话术上从来就让人挑不出毛病,那庄稼汉面色缓了缓:“你又是谁?”
“即将赴任的东都县令史,刘湘玉。”
病秧子书生闻言挑了挑眉,用扇子挡住了大半张脸,那双好看的柳叶眼顾盼生辉,毫无半分病气,他笑道:“那个传言中的刘湘玉?”
若说京都近来发生的新鲜事无非就只有这一件了。
刘湘玉靠着家里人的关系在京都谋得了官职,等传到了赵无名耳朵里就成了她逼父谋职,还非得要求个肥差,不然就要断绝父子关系。
刘湘玉属实又火了一把,着实有存在感了。
和其他人一样,赵无名第一次听说刘湘玉这个人的名字也是因为一首《长乐赋》。
然而让他印象做深刻的却是她的另一篇文章——《忆往昔有感遥寄友人阿满》。
这篇文章就像是她一个人的牢骚,其言辞之大胆激烈,见解之独到更是剑走偏锋,里面提到的一些律法更是新奇有趣,就差没踩着大祈官员的脸面说‘你们这群人都是垃圾’了。
无异于打赵无名的脸了,他当时没在一怒之下斩了刘湘玉完全是对此人好奇。
赵无名便一直期盼着这人能在科举中大放异彩,看看这人眼里的好官是个什么标准。
可惜他始终没有见到刘湘玉出现过,甚至连那首《长乐赋》都是抄的。
“没想到在这碰上了,”他饶有兴趣道:“小风,你说这算个什么肥差,刘大人怎得就给自己的儿子安排了个这样小的官,一个小小的县令史又能做什么?”
“哼,我若是刘丛伟便是连这县令史都不想给她,”赵淇风对刘湘玉这等欺世盗名之徒着实没有好感,闻言很是不屑:“此人卑劣,是个沽名钓誉的败类,若早知道会碰到她便让五哥来了。”
赵无名懒散道:“好啊,那下次便让你二人一起留在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