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188)

幸好这年头交通不便,没等嫌疑人跑远就被抓住,张怀民每月还能休息几天。张怀民利用盯梢的时间看书,他的同事们也只认为他爱学习。

八月初张怀民拿着录取通知书去找分局局长,局长十分欣慰,答应帮他找政法学院的老战友协调,他可以半工半学。

苏笑笑的通知书比张怀民的晚一周。苏笑笑在邮政局看到她的信就拿着去找局长。局想着苏笑笑毕业后一定能去总局工作,甚至可能接他的班,自然不会故意为难她,就让她安心工作,给她留两天时间准备开学事宜。

苏笑笑从局长办公室出来就被同事王英追着问:“局长找你啥事?”

“不是他找我,是我找他。”

“你找他什么事?”

苏笑笑把录取通知书递过去。王英打开一看,惊得瞪大眼睛,看着通知书又看看苏笑笑。其他同事见状好奇,过来一看,抽了一口凉气。

先前同情苏笑笑离开六年回来还是基层员工的年轻同志难以置信:“大学录取通知书?你多大了还能考?”

苏笑笑:“我报名的时候可以。前几天刚出了规定,从明年起年龄限制到二十五岁。”

新同志比苏笑笑小好几岁,不到三十,但也过了二十五岁的年龄。派出所有她的档案,单位也有她的资料,她想改小都不好改,除非用人家的名字和户籍。可这样也有个问题,万一那人反悔,那她考上也是替人家考的。

所以她这辈子算是没机会了。除非到千禧年她还有心思考大学。

王英知道苏笑笑家的情况,爹娘不是东西,丈夫人不错,可是以前一直在部队,家里大事小事都得她操心,她心苦身体也累。

在王英看来上学再累也没有洗衣做饭照顾孩子伺候老人累。王英替苏笑笑感到高兴,忍不住笑着拍拍她的肩。

苏笑笑了然地笑笑,收回通知书就塞包里。以免被心怀的人偷走,苏笑笑的包不离身。中午下班就回家。

其他离家远或者公交车不方便的同志在局里用饭,也是自己蒸米饭自己做菜。

大家聚到一起吃饭又忍不住聊苏笑笑的事。其中一个老大姐忍不住说:“也没看到她看书啊。大学这么好考吗?”

王英:“你没注意。你没发现笑笑天天看报纸?”

“报纸上有啥?”

王英:“国家大事。人家报纸上的稿子多好,看多了,考政治还不是手拿把掐。”

新人同志不禁问:“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

王英一直认为苏笑笑爱看报纸。说起国家大事突然想起去年她侄女备考时抄过报纸内容,“你又没问。再说了,我当时又不知道她准备考大学。”

老大姐又忍不住说:“她嘴真严。”

王英不想接这茬,说得好像苏笑笑告诉她们,她们就不会当面奚落,背后说三道四一样。

第78章 同学来信人是猴变的。老师没教你啊?……

苏笑笑到家就把录取通知书收起来。

晚上张怀民带着一身疲惫回来,苏笑笑给他煮一碗青菜鸡蛋面,又拌个凉菜,张怀民吃饱,苏笑笑和他拿着通知书去公婆家。

团团嘴严,苏笑笑和张怀民参加高考那几日中午没空做饭,让团团去爷爷奶奶家吃,他只说爸爸妈妈工作忙。以致于老两口乍一看到两份通知书,跟受到了莫大惊吓一样瞪眼咋舌。

张新民惊愣片刻,伸手拿走张怀民的录取通知书,越看越奇怪:“这个学校——我怎么没听说过?”

张怀民:“以前是政法干部学校,前年加了政法专科学院,去年才升为本科高校。”

“所以要是去年上这个学校,只能由内部推荐?”张新民问。

去年这个时候张怀民在部队,哪知道警队的情况:“可能吧。”

“这个学校在哪儿?”张新民心下好奇,又忍不住问。

张怀民:“你知道也没用,非本校师生进不去。”

“怎么比财经大学,还有首都最高学府还严?”张新民听了他哥的话,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就问苏笑笑报的哪个专业。

苏笑笑的通知书在老张手里,老张老花眼,看了许久才看清通知书上的几个字——电信工程,“你以后搞电啊?”

罗翠红回过神正好听到这句:“笑笑的电肯定跟你上班弄的电不一样!人家是大学生,你是电工。”

苏笑笑想笑。

王芳笑出声:“妈,不一样不是因为学历。大嫂学的是打电话发电报,跟咱们照明用的发电部门不是一个单位。”

大字不识一个的罗翠红确实不懂:“哪个厉害啊?”

老张不假思索地说:“肯定搞电报的厉害。以前发电报都要密码。密码你知道吗?”

被鄙夷的罗翠红没好气地说:“我知道你不知道!”

老张噎了一下,又不敢回嘴,就把通知书给苏笑笑:“收好。去年后面就有一个,通知书被他奶奶偷偷藏起来跟他说丢了。他带着各种证件证明去学校,人家又补发一份,等到开学出现两个通知书,他才知道被他奶给他表哥。”

张怀民乐了。

老张不高兴:“你爹还能骗你?”

“不是。爸,您编瞎话也要打草稿。他奶奶把通知书给他表哥,回头他表哥一去上大学不就露馅了?”

这事罗翠红同志也知道,事情败露后,男孩子的妈不光把公婆撵出去,还在胡同里骂了一个多小时,嘴脏的让老罗同志五体投地,也让左邻右舍直呼过瘾。

罗翠红:“他表哥也参加高考了,跟他报的是一个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