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275)

第114章 各奔东西你才是我妈的亲儿子。……

李小光仗着长辈寡闻少见,填了地质大学和外省农大。朱红伟告诉父母实情——他报首都师大会滑档,他父母同意他去外地。填志愿那天陈大勇按计划选了经贸大学。杨一名的父母认为他考不上京大可以上

人大,毕业后当干部,加上家里人脉,将来前途无量。杨一名食指指着自己,“您觉着我配吗?”

杨家父母也觉着异想天开,除非杨一名超常发挥。他父母也想过万一滑档再复读一年。可是苏团团去上大学,谁陪他复习。以他爱玩的性子,明年也许名落孙山。

杨一名不想当老师,又不想天天在屋里待着,那就不能尝试理工大学或师大。农大、地质大学,他父母又觉着辛苦。杨一名的数学是团团硬拉起来的,他上财经大学能把自己算进去。

这么一算,能选的学校屈指可数。杨一名他妈仍然不希望他当公安,就带着他回娘家,请杨一名的姥爷拿主意。

老一辈对现在的世道不满,因为官商勾结走私,街上遍地小偷,他认为是某些部门不作为的缘故,不希望杨一名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杨一名认为正因为有太多不公,才需要法医痕检专家拿出夯实的证据。即便没能把人救出来,也可以给仗势欺人的人渣添堵。随后他又搬出张怀民。

张怀民有机会换个工作,但他选择了公安,四十岁还去上大学,这番辛苦只为贪污不值得。有他挡在前面,杨一名的工作应该很顺心。

杨一名的姥爷考虑到这一点,同意他当法医。杨一名问老爷子:“您不觉着天天跟死人打交道晦气?”

老人家思索片刻:“你为死者讨回公道,他们不会故意害你吓唬你。”

杨妈妈数落儿子:“鬼神真能杀人要公安干什么。不许胡说!”

就这么决定了。

团团的通知书最先送到,苏笑笑的前同事亲自送到他奶奶家——团团摆摊去了,就请天天在家的奶奶帮他签收。

罗翠红收到通知书很兴奋,邻居让她拆开看看,她听说过偷通知书替上大学这种事,说什么也不拆,放她卧室就锁上房门,在院门过道下等孙子。

第二个来的是陈大勇的,他也不在家,填的也是老张家地址。团团跟他奶奶说过,老罗同志担心传到陈家人耳朵里陈家因此恨她,她对邻居的说辞是团团好朋友的信。

许小军的成绩比杨一名好多了,但团团还是担心他,寒假把笔记整理出来,又把高三第一学期老师印的试卷都寄过去。许小军来信感谢团团就是寄到老张家。

左邻右舍知道这事,便信以为真。

没过几天杨一名的通知书到了。杨一名第二天就去姥爷家。老爷子给他一沓大团结,叮嘱他不许乱用,杨一名去银行存五百,拿着剩下的五百去找苏团团。

团团接过去才意识到不对:“这么多?”

“哥有钱!”杨一名伸出大拇指指向自己。

团团留下两百,剩下的还给他。杨一名一点也不意外:“这么客气啊?”

“请我吃饭。”

杨一名笑着点头:“没问题。今儿中午去大饭店。”

最后收到通知书的是朱红伟,跟首都师大失之交臂,第二志愿上了外地的学校。

通知书收到,团团几个就去车站看车票,又找车站工作人员打听下车后应该乘几路公交车等等。

朱红伟的父母想不到这些,只问他什么时候报名,需要带什么,他的钱够不够,不够再给他,他自己买。因此他看到几个同学为他的事讨好乘务人员很是感动。

离家前一天,朱红伟请几个同学大搓一顿。

饭后不想在外面闲逛就去苏笑笑家。

苏笑笑下班回来,几个小子在堂屋打牌,她顺嘴问:“红伟的东西都买好了?”

李小光点头:“先不带被子。他爸妈没空我们给他寄过去。”

苏笑笑:“穷家富路。”

朱红伟指着自己的脚,“回头就塞袜子里。”

苏笑笑想点头,忽然想起前世长辈们说的事,“几个小时的车?”

“经停站多,六七个小时。”他心态轻松,“睡一觉就到了。”

苏笑笑:“还是缝内裤里面吧。我担心车上的人看出你一个人出门,把你堵厕所里翻你的鞋。”

杨一名停下:“车上不是有乘警?”

“乘警不可能时刻巡逻。等你把乘警喊过来,他们都跳窗跑了。”苏笑笑比划一下窗户,“你们都能翻出去。”

除了团团都没坐过火车。团团说:“以前妈妈都不敢叫我坐窗户边。”

苏笑笑又提醒:“早上出发,下午到学校,不用住招待所,身上留几毛钱零钱买水,行李包里放几块钱留你下车吃饭。”

朱红伟放下牌回家找他嫂子缝裤兜。

晚上,朱家父母买了烤鸭卤肉,又把住在附近的亲戚叫过来——白天上班没时间,给朱红伟饯行。

朱红伟请嫂子缝东西的时候扯一句车上不安全。老朱家就这一个大学生,都怕出意外,他堂叔叫他哥请一天假。朱大哥看着他上了公交车才买票回来。

杨家、李家也要给杨一名和李小光办一场。老张也要给团团办一场。妞妞考上大学那年也办过。苏笑笑给公婆五十块钱。以前她太孝顺,让罗翠红有心理阴影,一看她掏钱就皱着眉头说自己有。

苏笑笑提醒她多买点,届时把陈大勇叫过来。

争气的孩子长辈都喜欢。罗翠红想也没想就说她准备两只烤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