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十日傍晚,苏笑笑见团团咧着嘴扒拉面条,“想什么呢这么高兴?”
团团笑着说:“明天我可以吃一个烤鸭腿。奶奶说不叫人家切开,回来她自己撕,给我个鸭腿。还让爷爷一早买小鸡,小鸡炖菜,还要做焖面。”
“就这啊?”苏笑笑好笑,“你想吃回头妈妈买。”
团团摇了摇头:“咱家人少,一次做这么多吃不完就臭了。”
“以后周末中午做,吃不完晚上吃。”
半天应该不会坏。团团点点头:“妈妈,我突然想吃年糕。”
“改天妈妈给小楚阿姨写信问她需要什么,妈妈给她寄过去,让她给你寄几斤年糕和米面。”
团团不禁问:“不麻烦吗?”
“不麻烦。虽说妈妈寄的东西不贵,但架不住南方少,她可以送领导。”
团团好奇:“太便宜了领导不嫌弃吗?”
“太贵领导反而不敢收,认为有求于他。不送显得没眼力见。千里外的东西,礼轻情意重,刚刚好。”
团团似懂非懂,忽然想起什么:“陈大勇的爸爸妈妈是不是还不知道他考上了?”
苏笑笑摸摸儿子的脑袋:“先吃饭。”
团团瞬间明白了,他的呼吸停顿片刻,朝桌上一巴掌。
张怀民进院被儿子吓一跳,进屋便问:“怎么了?”
苏笑笑起来:“以为你又加班。锅里有黄瓜炒鸡蛋和馒头。”
张怀民点点头:“盛碗面汤。”说完就去洗手。
再次回到堂屋坐下,看到儿子小脸气鼓鼓的,张怀民捏一下:“谁这么不长眼,敢惹咱家苏团团。”
团团拨开他的手,一脸别惹我的样子瞥他爸。
张怀民接过苏笑笑递来的筷子:“跟谁俩呢?”
苏笑笑没有回答,先说:“最近街坊四邻都在聊跟团团玩得好的几个小子都考上了,后悔没叫他们家孩子跟着团团复习,我不信陈家不知道。”
张怀民大概懂了:“所以假装不知道?”
“谁知道怎么想的。可能认为儿子再有本事也是儿子,终有一天要向他们服软。”苏笑笑想起这种思想就好笑,哪来的自信啊。
甭说陈家父母是普通工人,就是市长,等陈大勇独当一面他也快退休了。人走茶凉不是说说而已。沾不上他的光,回去只能挨训,陈大勇凭什么低头。
团团问:“为什么不能体谅体谅陈大勇啊?这几年星期天他都不敢休息,早上背书晚上做题。他们以为大学是那么好考的吗?”
张怀民很意外:“竟然能说出这番话?”
“我,我会读书不等于别人会。你和妈妈说过,有些人不擅长读书。我有个同学就是,每次都是全班倒数。可他摆摊一个月就买了一辆自行车。”
以前没听团团说过。张怀民问:“什么时候的事?”
“去年啊。他家有钱,他学习不开窍也叫他上到高中毕业。高二暑假碰到我们摆摊,就跟我们学。我们高三没时间,他去学校也是睡觉,就跟老师请长假,占了我们摆摊的地方。”
张怀民:“你们前几天去哪儿卖的?”
“跟他一起啊。我们拿衣服鞋子,他拿小东西。他父母怕他学坏,不敢给他太多钱,他赚的钱也被他父母存起来。但是存他名下,他妈妈说天冷了给他买两间店面。”团团越说越替陈大勇不值,“有一次中午热,他妈妈拎一包奶味冰棒去看我们。他妈妈还说他不惹事她就烧高香了。我就没见过陈大勇爸妈那样的!”
张怀民给他夹一块鸡蛋:“消消气。”
团团张
嘴把鸡蛋吃进去又说:“不是为了证明陈大勇离开他们也能考上大学,我都想叫陈大勇辍学做生意。今年买房明年买车,羡慕死他们!”
苏笑笑欣慰又想笑:“看把你气的。”
“我真想过!”团团很认真,“后来想起妈妈说大学毕业国家包分配,还有领导给他介绍对象,单位也分宿舍,不像做生意没人管没人问,我才希望他考上。”
苏笑笑:“你叫大勇明天去奶奶家吃饭,大勇怎么说?”
“他说好啊。怎么了?”
苏笑笑:“他没有犹豫,也没有找理由拒绝,说明他不太在意他父母的态度。也许很庆幸从家里搬出来,没有人打压他。”
“打压?”团团没听明白,“他家好像只有他爸爸打过他。”
苏笑笑:“妈妈说的不是动手。以前大勇跟家人说他想考大学。他家怎么说?陈家没人能考上。这样就好比你爸抓到一个小偷,碰巧附近有个凶杀案,查都不查就说是小偷干的,因为他不是好人。这种否定远比动手伤人。”
团团自记事起就没遇到过恶意打压,他无法理解,但可以想象,明明可以考上大学,姥姥姥爷认为他考不上,他会很烦他们。
“陈大勇真能想开吗?”
苏笑笑:“在家里生活了十几年,家人给他留下的阴影要彻底不在意也许也用十几年消化。”
“这么久啊?”
张怀民:“到他三十岁就差不多了。”
“那还行。”团团放心了,“我只怕陈大勇毕业后分到大企业,他哥他两个姐和他小叔去找他。”
张怀民想到一个主意:“大勇在意家人是因为只有这几个家人。如果大学找对象,毕业后结婚,岳父岳母对他不错,大舅子把他当兄弟,小姨子把他当亲哥,他还在意陈家那些人?”
团团不由得想起妈妈敢把姥姥姥爷撵出去,正是因为有他爸爸撑腰。
苏笑笑见他抿着嘴苦思冥想:“别掺和。感情的事需要顺其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