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两辈子,苏笑笑从没过过这么安静的春节,突然有点想家。小孩嬉笑声传过来,苏笑笑又觉着挺好,没有烦人的公婆,没人催婚催生,团团三岁不需要时刻抱着,她还不用经历生产之痛,还有啥不满足的。
既然觉着挺好,就不该胡思乱想。苏笑笑起身关上灯,出去看看五十年前的春节跟五十年后有啥不一样。
到门外,苏笑笑听到脚步声,左右一看,王素芬和吴双都出来了。俩人不约而同地朝苏笑笑家走来,等她到院外,就在她家院门口聊天。
苏笑笑趁机说出她想送团团去幼儿园。
吴双:“团团想去吗?”
苏笑笑点头:“听说幼儿园跟小学很近,团团想跟大孩子玩,愿意去。我就怕他在幼儿园吃不惯,回头瘦的跟难民一样。”
吴双见过苏笑笑准备的菜,虽然简单,但明显比她的菜有油:“你告诉他,喜欢吃就多吃点,不喜欢吃就少吃点,晚上回来给他做好吃的。对了,幼儿园放学比咱们下班早,你得买一辆自行车方便接送。”
王素芬觉着不需要,一辆自行车一百多,只是接孩子不值得:“不如让团团先去我们家。”
吴双如梦初醒:“瞧我的脑子。团团可以跟我家老小一起回来,在我们家玩儿。”
王素芬道:“那就这样说。小苏,你不用想太多,只要他愿意去,其他的都是小事。”
苏笑笑头回当妈,第一次养孩子,很难不胡思乱想。趁机跟俩人说团团的事,也是希望听听她们的意见。
苏笑笑:“那先试试。实在不行就买自行车,我中午和下午去接他。”
吴双听了这话补一句:“团团上学那天你请假吧。在外面等着,万一不习惯哭闹,你就把他带出来。其实团团去不去都行。这里的幼儿园就是看着小孩玩。”
苏笑笑:“不教拼音数学吗?”
吴双笑了。
苏笑笑不明所以。
王素芬:“不教。那几个老师自己都说不清,教也是瞎教。听说学历最高的初中没上完。看你双姐,上几天扫盲班都能进邮局,就该
知道幼儿园的老师啥水平。”
苏笑笑:“岛上不是有知青吗?”
王素芬点头:“但在小学和渔村那边。咱们岛上不止这一个渔村。往北往西还有几个渔村,每个生产队都有村小。以前也想过弄到一块,可山路不好走,也不放心小学生走山路,其他生产队的知青又只能在生产队做事,干脆就近弄个小学。”
听她这样说,苏笑笑突然不舍得把团团送去幼儿园,别字没识几个,学了一堆陋习。
这可不是苏笑笑杞人忧天。
她和团团搬过来不到三个月,吴双的大嗓门团团就学了个十成十。
每次听到团团用吴双的语气大吼大叫,苏笑笑就不由得想起“孟母三迁”。
苏笑笑本想哄团团好好上学,瞬间决定顺其自然。
没了苏笑笑提前打预防针,苏团团对幼儿园很失望,小朋友啥也不懂,饭菜也不好吃,吃到一半就放下筷子往外走。
老师慌忙追上去:“苏团团,干嘛去?”
“回家!”苏团团头都不带回的。
老师拉住他的胳膊:“还没放学。你的饭还没吃。”
“不好吃!”苏团团拨开老师的手,“我要回家!”
老师不跟他废话,抱着他回食堂。苏团团双脚沾地拔腿往外跑。老师赶忙追出去。可小孩的腿太快,等到门口,就看书苏团团在他妈怀里。
老师下意识问:“团团妈妈,你怎么在这儿?”
苏笑笑:“我担心团团哭闹。闹人了?”
老师:“没事的。第一天不习惯很正常,把团团给我吧。”
第27章 自学他还没完了?
苏团团搂住妈妈的脖子不松手,老师不敢生拉硬拽,只能轻声细语哄他。
然而苏团团打定主意不回去,油盐不进,跟滚刀肉似的,老师耐心告罄,让苏笑笑决定。
苏笑笑突然觉着可以趁机给团团立规矩:“不上学以后怎么上班赚钱啊?去邮局寄信的叔叔阿姨还等着你帮他们写信写地址呢。”
团团转动他的小脑袋:“妈妈教我啊。”
苏笑笑:“妈妈教你你能认真学吗?”
“我认真学!”只要不让他回去,让他学啥他学啥。
苏笑笑腾出一只手:“拉钩?”
“拉钩就拉钩!”苏团团抓住妈妈的手盖章。
苏笑笑转向老师,抱歉地笑笑:“你看能不能把粮票退给我?学费就算了。”
“可是,这么小你就这么惯他,长大了还得了!”老师一脸不赞同。
苏笑笑:“他才四岁——”
“三岁看老!”
苏笑笑的笑容凝固,这话是一个老师该说的吗?三岁就能看出一个人将来有多大成就,哪还有什么《伤仲永》。
苏笑笑原本还想团团回头愿意去,她再豁出老脸求老师,听了这话苏笑笑决定小学之前她自个教。
难怪吴双和王素芬都不看好团团上幼儿园。
苏笑笑道:“将来一事无成也没事,让团团接我的班当邮递员。”
老师想也没想就说:“哪能这么惯孩子。”说到这点,不禁痛心疾首,“惯子如杀子!”
苏笑笑:“多谢老师提醒,我会注意。老师,粮票,你看什么时候给我?”
老师没见过这么冥顽不灵目光短浅的家长,懒得同她废话:“等着!”
五分钟后把苏团团这个学期的粮票还给她:“苏团团的妈妈,希望你将来不要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