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苏笑笑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老师气得掉头就走。
团团奇怪:“妈妈,老师怎么了?”
“老师怀疑妈妈不会教团团。”苏笑笑叹气,“你可别今天答应妈妈好好学,明天又反悔啊。不然老师非得笑话妈妈。”
团团摇头:“我不让老师笑话你。”
“光嘴上说可不行,你得用实际行动证明。比如你说天天跟妈妈学习,老师要问你一加一等于几,你都不知道,老师会不会认为你说大话,会不会怀疑妈妈笨,不会教团团?”
团团点头:“妈妈,我好好学。”
“我们现在回家?”
团团试探着问:“可以吃好饭再学吗?妈妈,我饿。”
“可以!”苏笑笑心疼,“妈妈做好了。”
原本打算煮挂面,苏笑笑担心到学校看一眼回来面坨了。苏笑笑怕团团不习惯,也没心思炒菜,所以就和面擀面条,打算回来用开水煮面,放点酱油,吃酱油青菜面。
苏笑笑抱着他挺累,让他下来走,忽然发现缺了什么,又领着团团回去——拿书包。
说起书包,也有一段故事。
天天上班买菜做饭照顾孩子,苏笑笑懒得缝缝补补,就请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出岛进货的时候帮她捎个挎包。
挎包带子长,苏笑笑打算卷起来一段,然而从供销社拿着书包回来的时候被吴双看见,她把她小女儿的书包给团团。苏笑笑看上面有补丁不想要,团团个不知好懒的喜欢,背出去显摆他的书包。
半道上碰到钟家小孩,钟三娃逗他逗习惯了,说他的书包又丑又破。团团不高兴,向钟大娃告状,三娃哥哥欺负他。
钟大娃把钟二娃以前用的书包给团团。
钟二娃的书包是用旧布拼接的,乍一看像乞丐用的,仔细看每块布都好好的,没有补丁,看起来毫无章法,但配色以及布块形状大小非常和谐。
苏团团不懂好坏也能分出哪个看起来耀眼,就喜欢上这个书包。苏笑笑把吴双的书包还给她,吴双脸上挂不住,苏笑笑指着在门外显摆的团团:“钟团长家的老大给他一个花书包,他觉着那个更好看。”
吴双朝外看去,苏团团身上的书包十分醒目,她理解地笑了笑:“小孩子都喜欢花里胡哨的。”
苏笑笑:“是呀。我给他买的新书包,军绿色的,他嫌不好看。简直好赖不分。”
吴双一看她很不高兴,反过来劝苏笑笑,孩子再大几岁就懂了。
苏笑笑顺着她的话说:“我恨不得一觉醒来他上小学。”
吴双又劝苏笑笑,到时候她更烦,六七岁的孩子猫嫌狗厌不如现在好带。
话说回来,团团一听书包没拿,立刻跑回学校,恐怕慢一点书包丢了。
苏笑笑见他这样可以确定团团不厌学,只是不喜欢幼儿园的环境和饭菜。
到家吃了鸭蛋面,团团困了,苏笑笑就陪他上楼睡觉。团团睡着,苏笑笑给他编时间表。考虑到自己得上班,白天没时间教他,就分四段,早晚各半小时,上午和下午各半小时。
邮局最忙的时候上午和下午都能清净半小时,这个时间正好教团团。
至于教的内容,先教拼音和数字。
幼儿园的几个老师苏笑笑都同她们交流过,一个个都有口音,跟她们比起来苏笑笑都能当电台广播播音员。
苏笑笑虽然没有教材,但吴双和王素芬家有。
晚上吴双回来,苏笑笑就去她家借一年级课本。
吴双听说团团不愿意去幼儿园,一点也不意外。吴双也没劝,她家老小没怎么上幼儿园,去年期末考试双百分。
吴双也没说孩子小,不用这么着急教他,反而对苏笑笑说,“能教就自己教。”
苏笑笑接过课本对她说声谢谢,就说她准备自己教。
吴双还想说什么,听到团团喊“妈妈”,就说:“还需要什么书尽管找我,我家就是书多。”
苏笑笑又道一声谢才回家:“咋了?”
“爸爸回来了。”
苏笑笑以为他饿了或者想尿尿:“爸爸回来就回来呗。”说出口想起什么,急走几步,“爸爸又打你了?”
张怀民抱着儿子从屋里出来:“说什么呢?他皮上天也是我亲儿子。就你心疼啊?”
“那叫我干嘛?”苏笑笑问。
张怀民:“我问他你去哪儿了。他扯开嗓子就喊,小嘴快赶上哪吒的风火轮了。”
团团好奇地问:“爸爸,哪吒的风火轮很快吗?”
张怀民被问住,干脆把团团递给苏笑笑:“你妈知道,找你妈去!”
苏笑笑朝他腰上
拧一下,接过团团:“你爸打比方,类似自行车轮子。”
“我才没有自行车轮子跑得快!”团团瞪爸爸,胡说八道。
苏笑笑:“让爸爸做饭。”
张怀民做的饭只能说不难吃,他回来就是改善伙食,可不想自己做的,听了这话又把团团和书接过去,要教团团看书。
苏笑笑回厨房看看有什么吃的。
院子里年前种的菠菜和小青菜不吃就老了。苏笑笑不想用这些菜煮面,干脆先蒸米饭,然后薅一盆,用猪油炒一盘青菜,又做个菠菜鸡蛋汤。
饭后,苏笑笑照常放团团出去玩,不过只许他玩到七点半。团团回来洗漱后就上楼,在被窝里跟苏笑笑学拼音。
学了将近半小时,团团困得跟小鸡啄米似的,苏笑笑就放他躺下。团团沾着枕头就睡,没了往日的活力。
张怀民见他这样又止不住地心疼:“团团不到四岁,现在学这些记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