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嫁权臣(102)
她本就为着祁隐的事情伤情,触景更生情、睹物更思人,所以不如不见、不闻,因此她到了杭州数日都未曾动身到钱塘江边看一看。昨日阿和说想陪她去,永嘉并未多想就拒绝了,一则是自己不敢去,二则是让阿隐陪着她,算什么?
今天裴清主动带她到这儿,更让永嘉心里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一边是自己曾经喜欢过的人,一边是自己如今的驸马,这又算什么?
永嘉不禁疑惑裴清的脑袋有没有问题,换做哪一个人都不愿这般干的,更何况是他这样的陈年醋坛子。难不成裴清还高兴自己和祁隐像?还高兴她来睹物思人?
但是看着裴清的样子,他倒真像个没事人,一路上仍旧是对她关怀备至,将该打点的都打点好了。永嘉见他如此,便不再多纠结什么。可能裴大人明事理就明在这个地方吧,只和活人争,不和死人争。
马车在岸边停下,远处立着的就是那个石碑,上头的碑文,永嘉在京城里头已经默念过无数次了。
风吹日晒,碑上覆了一层沙土,上头的碑文被尘沙覆盖住,不能见得清晰。永嘉在碑前站定,饶是再如何努力平定的心绪此刻都翻涌起来。她无言,也没有什么举动,只是静望着这座石碑,好像想凭借上面的风沙努力勾勒出当年祁隐立在江边的模样。
这样就好了,再看到碑文,再看到他的名字,永嘉怕自己会失态。
忽地,裴清抽走了她手中捏得紧的锦帕,在石碑前蹲下身,仔仔细细地、用力地擦着碑文。永嘉愣愣地看着他,抿了抿唇,亦蹲下身轻声道:“我来吧。”
当祁隐二字在她的帕下变得清晰时,永嘉终究还是
忍不住,捏着帕子的手开始颤抖起来,最终攥紧在手中。眼前变得雾蒙蒙,那颗破碎又合上的心再一次碎裂起细纹。
永嘉忍着泪,起了身侧立着,不让裴清看见她的脸:“以后还是会这样的,不擦了。”
裴清站起来,将她拥进怀里:“若想哭,便哭一哭吧。”他的心里也泛着疼,就像有千万根针扎在他的心上。明明这个人还活在世上,明明她不用为此伤心。可是......可是没有办法。
永嘉轻声道:“对不起。”裴清今日愿意这般带她来,她已经很感激他,而今在他面前追忆故人,实在......他们如今才是夫妻。
怀里的人轻轻颤着,忍着啜泣的声音。裴清的心更疼,就像一把钝刀子直直地刺入心中,他忍住自己泛了酸的鼻,低声道:“你从来没有对不起我。”
一直,都是他对不起她。如果不是他,她也不会这么伤心。
永嘉埋在裴清的怀里好一会儿才缓过来,月若递了干净的帕子上来,裴清给她拭了泪,动作轻柔。待永嘉平定下来时,他便重新去擦碑文,还命阿泉挑了桶江水来清洗。
永嘉愣愣地看着他,裴清今日穿的是常服,一身月白色的绸缎,却在干这般的事。
月若担忧地上前来挽住她,向永嘉道:“若是祁太医能看到殿下,他也会为殿下高兴的。”
永嘉的长睫颤了颤,眼中再一次湿润。不是嫁什么人日子都一样的,嫁裴清,便不一样。他待她这样好,她已经知足了。若是祁隐知道她嫁了这样一个人的话,是会为她高兴的。
从今往后,好好和裴清过日子吧。
石碑被洗净,上头的碑文重又见了天日。
“钱塘有医名祁隐,年仅廿六。昔在庙堂,侍奉御前。公以岐黄之术,保龙体之安康。然世事无常、天命难违,公竭尽心力,无奈沉疴难起,终龙驭宾天。公自责难当,以为医术未精,致君上之不测。哀哉!痛哉!隆顺元年,公辞别京师,归家乡,毅然投身钱塘江中,以身殉职,悲壮之至......”
永嘉将指尖抚上石碑,在祁隐二字边上停住。裴清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默默地陪着她。但永嘉想将话说清楚,至少,让他往后都不必再纠结这件事。她道:“两年多以前,我想让父皇的病好得快一些,便去太医院求学医术。”
裴清嗯了一声,道:“这些我知道。”
“他一直都待我很好,所以他突然辞职回了这里,又投了江殉主,我才一直放不下他。他分明......分明就不应该死的。”
裴清看着她,问:“你恨他吗?”
永嘉迟疑了一下,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一开始恨吧,后来就不恨了。他不辞而别离开京城的时候,我有点儿恨他。知道他投江自尽之后我也恨他,恨他明明可以活下来继续好好地做太医......我有时候觉得他可能是换了个名字继续活着,因为他不喜欢京城,不喜欢做太医。”
裴清的心颤了颤:“他为什么不喜欢京城?”
“他说过他想做个云游天下的郎中,而不是拘在宫里做太医。父皇的病一直都治不好,他大概很难过吧,然后......然后还有个我在这里。”永嘉抿了抿唇,将头低下去了些,“可能是我错了,他本来就不喜欢我,只是待我好而已。”
裴清轻声道:“他是因为喜欢你,才不愿让你嫁给一个太医,所以选择离开。可能,他还活在这个世上,也还记挂着你。”
永嘉愣了愣,只当裴清在哄她,绽出一个柔柔的笑:“或许吧,但是都过去了。我本来就想放下他,但还是不敢到这里来看。你今日能带我来,我很高兴。”
裴清笑了笑,掩住眸中泛起的一点苦涩,道:“都过去了,日子都在后面。”
永嘉起了身,再次望向水天一色的江面,最后抚了抚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