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498)
“还好。”
一副不愿多说的样子。
苏若锦若有所思的看向他爹,这几年已经很少看到爹下棋了,要么是休沐时,要么是遇到事时需要沉静思考之时。
看这样子,好像述职的不太顺当。
难道赵霖有什么动作,把淞江府的事已经先一步递到了吏部?
略一思索,问道,“爹,范尚书那边有拜谒过了吗?”
苏言礼点头,“两天前去的。”
“范大人怎么说?”
“他说……”意识到自己说的太顺当,苏言礼抬头一笑,“阿锦,你又套我话。”
苏若锦装着没听懂,嘻嘻一笑,“爹,你不要担心嘛,咱们不说为淞江府老百姓鞠躬尽瘁,也算尽心尺力吧。”
苏言礼叹口气,“话是这么样说,我也身正不怕影子歪,但是有心人想找茬,也是防不胜防。”
苏若锦想了下,“爹,赵霖非要找出茬,那就是咱们去淞江第一年接手烂摊时突发状况用了突别手段,如果这也被指谪,那还不如平江府老家种地去。”
苏言礼去述职,被故意刁难,虽然恩师范大人提前提醒过,他还是觉得心里凉凉的,虽然他资质与能力不能跟能臣干吏相比,但也算吃苦耐劳了,没想到还要被有心人拿来刁难,真的很失落,现在听女儿这么一说,是啊,只要他问心无愧,有什么大不了的,最多回家种地去。
心情一下子好了很多,苏言礼笑道,“一身汗,赶紧去洗洗。”
“好。”苏若锦笑着回院,“等晚饭后,我也跟爹下一局棋。”
女儿欢乐蹦回院子,苏言礼摇摇头,放下一黑子,“安之,明天再休息一天,后天回溧水任职,等你妹妹大婚再回来。”
苏安之点头,“是,爹。”
“不管别人怎么说,咱们都报效朝庭,尽心为圣上分忧。”
苏安之起身,恭敬聆听父亲的教诲。
原本苏若锦准备去东山书院那边巡铺子,大哥苏安之要回溧水去上任,等到送他离开,又在家里呆了一天才去东山书院那边。
苏三郎没有跟去,他准备考武举,既要学习文化,还要天天习武,忙得很。
苏四郎被送进了国子监,开始了朝九晚五的学习生活。
苏若锦朝小妹笑笑,“还得咱姐妹俩。”
“谁说不是呢。”
苏若锦:……小人精无疑了。
赵澜不放心,安排好皇城司里的活,送苏若锦去了东山书院,后面还跟了一辆马车,里面坐着范宴嘉与宁八娘夫妻二人。
苏若锦惊讶,“宁宁都有身孕了,咋还跟出来?”
宁宁叫道,“从淞江府到京城,陆路水路一路颠都没事,现在出个京就到郊区怕什么。”
牛!果然不亏是将门之后,这身体素质杠杠的。
苏若锦也只好随他去了。
两个时辰后,众人到了文山街。
今天的文山街特别热闹,堵的马车差点过不去。
苏若锦嫌马车里闷,跳下来,“瑾哥哥,我们步行逛逛吧。”
赵澜出来就是陪小娘子的,灿烂一笑,跟着下了马车,“想吃什么?”
苏若锦刚想找个山泉饮子喝,听到前面爆出一声声:“好……好……”她好奇的围上去,看到圈内表演的小娘子,瞪大眼,惊喜的大叫,“阿容——”
第347章 再相逢1
三年了,昔日故人闺蜜终于再相见。
杨四娘也看到苏若锦了,一曲舞完,飞扑过来,两人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阿锦……”
“阿容……”
二人泪如雨下。
一直到坐到苏记早茶铺,两人才平复心情,慢慢聊起过往三年。
此刻,十八岁的杨四娘,不再像小时候那么活泼跳脱,也没有被旅途中的风霜打焉,整个人有了岁月的持重、柔和,微笑里又有对未来的期待,充满活力。
很矛盾,却又很真实。
苏若锦觉得十八岁的小娘子身上什么都有,唯独没有颓废,暗暗为这样的闺蜜点赞。
“走遍大江南北,看风景无限,真好!”她再次拥抱住杨四娘,“阿容,你真了不起。”
杨四娘被苏若锦夸得不好意思,腼腆的笑笑,“这次,我和赵姨送学子来东山书院读书,真巧遇到了你。”
她口中的赵姨,就是三年前离开时雇的有身手妇人,这三年,她们一直结伴游行,身上无银钱时,便在街头卖艺,或是接押镖送人代信之类的活,有钱了就继续走,没钱了就停下赚些银子,充分享受自由的人生。
苏若锦真是羡慕的不得了,再次感慨,恨不得马上加入杨四娘与赵氏的队伍。
杨四娘抿嘴笑笑,示意苏若锦看向赵澜。
赵澜坐在边上,看似不动声色,实则眉心紧蹙,都能夹死苍蝇了,他这是怕杨四娘把自己老婆给拐走了吧。
杨、苏二人好闺蜜,聊得热络的不得了,跟着过来玩耍的宁八娘却没心情玩了,一年前,她七哥宁骅成婚了,娶了门当户对的名门闺秀,但她知道他哥哥并不快乐,三年以来一直都是这样。
她要告诉哥哥,姓杨的小娘子回来了吗?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范宴嘉看着迟迟不吃东西的妻子小声提醒道,“阿宁,想什么呢?”
“哦,没什么。”
去年,要不是以哥哥没成婚妹妹就不好成婚的借口逼他成婚,估计七哥这辈子都不会成婚。
暗暗叹息,宁八娘决定不告诉他七哥杨四娘在东山书院这边。
仿佛听到了叹息声,杨四娘朝宁八娘这桌看过来,二人目光相遇,各自礼貌的笑了笑,就是偶尔遇过的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