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崽逃荒:都护夫人她只爱财(140)
“那么多蛋不卖吗?”
王娘子开口问了一句。
“要卖,但是现在卖价钱太低了,做成咸鸭蛋,冬天了卖。”
到了冬日什么都涨价,而且这鸭蛋她定的人群可不是寻常老百姓。
钱啊钱!姜平安看着自己紧巴巴的钱袋子,要成为富婆还道阻且长,需继续努力才行。
白酒姜平安有,盐巴如今有关系,不再紧巴巴的,一口气买了三百斤粗盐,要不是钱武作保,这粗盐数量差点被怀疑偷偷贩盐了。
“给我弄一牛车红泥回来,要干净的,面上的不要,地下一尺才能要,石头要筛干净了。”
姜平安将刘大叫了来,开口吩咐了下去。
第131章 算计,挑选
刚挖回来的红泥一块一块的,阴干了三天更容易敲碎,将石头筛出来。
这三天的功夫,鸭蛋的数量又增加了三百六十多个,加上之前的一百多,凑了个五百,姜平安带着红霞、晚娘一起开始了咸鸭蛋制作。
五百个鸭蛋装了满满一缸,姜平安将缸口封严实又放到了地窖里去。
“一个半月就能成了,五百个一缸刚刚好。”
姜平安盘算着到冬日里能腌制出多少咸鸭蛋。
按照现在每日下蛋的数量,母鸭子大概在二百八十到三百二十只左右,一个鸭子一个月下蛋在二十四个左右。
那入冬前大概能收两万多个蛋,等来年春,鸭子下蛋的数目会增加,不过那时候需要孵化鸭苗。
可是总不能为了孵化耽误了下蛋,还是得弄个专门孵化鸭苗的屋子才行,年年都要孵化鸭苗的,鹅绒可是好东西。
棉花的产量已经是可以预见了的,虽然比别的产量已经高了许多,可是还远远达不到姜平安熟悉的现代物种产量。
百姓冬日袄子里填充的还是芦花草絮,根本扛不住冻的,好一点的能有个羊皮袄子,可是一件穿到硬邦邦,一代传一代,也暖和不到哪里去。
咸鸭蛋放好,姜平安也没闲下来,而是开始了将棉花种植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一一写出来。
棉花还是让老百姓都自给自足的好,鸭绒就不一样了,轻盈如云朵又暖和,这个肯定要走高端线路,还有羊绒,她不准备养羊,却可以在夏天的时候让人去收集。
织布坊只靠棉花织棉布那可远远不够的,桑麻南边种出来的远比西北好,跟人家也没有竞争力,还是要靠自己的东西才行。
脑子里计划一堆一堆,姜平安也怕自己遗忘了,纷纷写了下来,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一点点来,目标清晰,绝对出不了错。
一支队伍浩浩荡荡的进了应州城,为首的人是赵毅的副将。
百姓纷纷张灯结彩的出来相迎,赵毅身上穿着皇帝赏赐的大都护紫袍,玉面金冠,与平日身穿铠甲截然不同。
京城的水土还真是养人,赵毅都变白了许多,惹得许多女子春心荡漾。
“那便是安西大都护吗,爹,我愿意嫁。”
同样的话出现在好几位不同的女子身上。
“那便是要你去接近的目标,只要你能拢住他的心,我便让你见你娘,抬她做贵妾,若是你能诞下他的子嗣拿下掌家权,你娘做正妻也不是不可以。”
男人看着面容淑丽的庶女,不像看女儿,更像是看物品。
“等你什么时候入了府,我便让你娘给你写信,至于你如何接近目标,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男人说完,留下女子一人,带着人走了。
“大都护,咱们也没离开多久,怎么感觉应州城变化这么大?”
变化确实是挺大,赵毅自然也察觉到了。
“这肯定是大都护提出的马市带来的效应,等日后将都护府的卫所分布出来,应州只会更热闹。”
皇帝准许了安西都护府下设五个卫所,每个卫所可屯兵五万,加上赵毅的亲兵,可拥兵三十万。
当然,有没有那么多人先不说,反正数额给在那了,就要看赵毅自己的本事了。
整个安西都护府的卫所屯兵便不会再由朝廷发放军粮,除非打大仗的时候。
不过皇帝这次的赏赐是真的丰厚,金银珠宝,奇珍异宝数不胜数。
一箱箱抬进侯府的时候如同送嫁妆一样。
不少人都前去看了热闹,钱武自然也是要去的,而姜平安却没有跟着去,而是带着红霞去了药铺。
“张大夫,帮看看红霞这些日子嗓子养得如何。”
姜平安把红霞按在了凳子上,红霞也主动的将手伸了出来。
“我看你是收到了消息特意来催老夫的。”
张大夫这么说着,却给红霞把起了脉。
“身子养得不错,这几日只怕我师兄还抽不出身来,五日后你再把人带来,之前的汤药继续喝着。”
“那就多谢您了。”
姜平安将菜篮子提了出来,拿了一碗干豆腐片送给张大夫。
“那我五日后再带人来,就不打搅您了。”
姜平安带着红霞拿了药直接就回了庄子上。
前脚才到,后脚十里香的掌柜就亲自来了。
“您是说想要买猪?”
“对,听说姜娘子这的猪没有腥臊味,还有养的鸭子也很是不错,还种了不少菜,还收有山货。”
姜平安听着十里香掌柜的话大概知道是自己义兄跟十里香掌柜的说的。
“可是我这里的猪没有很大,还想着再养养才出栏。”
姜平安说的没有很大,等十里香掌柜看到猪的时候只觉得姜平安谦虚了。
“两头!剩下的几头十里香也定下了,等过年的时候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