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146)+番外
一场葬礼,够全村热闹好几天。
孙敬亭作为同辈,不用跟在后面哭。孙晓还小,她爹不让她跟着去坟地,就在村里送一送就行了。作为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她当然得听她爹的。
等到丧礼结束,距离开学就只剩不到一个月了。
走之前,孙敬亭把这几年做生意赚的钱都带上了。穷家富路,谁知道到了京城哪儿需要钱呢?
一行三人离开了家乡,开始了未知的人生。
孙晓惊奇的发现,她爹和徐奶奶都淡定的很。
“你俩不担心啊?”
“担心啥?我们啥事没经历过?”
也是,这两位真的是历经风雨了。
到了京城,他们先在学校附近找了个招待所住下。接下来几天又在附近转了转,先租了一个三居室搬了进去。
这时候的三居面积比较小,将将80平。主人是一对退休的老夫妻,这房子是他们单位的公租房,现在还没买下来,每个月只需要交十几块钱的房租。连取暖费都是单位给交。
他俩去和儿子一起住,就把这儿出租了。
这时候,房地产业还没有兴起。很多人家住的都还是公租房,不能买卖。新楼盘也很少。
买房这事,得碰运气。
孙晓拿着她爹的身份证,开了个股票账户,先去赚一波快钱。免得遇到了合适的房子,发现钱不够,那多糟心。
她在外面跑,又不想老头老太太在家待着太无聊,为了他们能放心出去玩,也为了联络方便,她买了三个手机,仨人一人一个,差点把两个老人气到心梗。
虽然这几年他们想开了,花钱也不抠搜了,但是也不要这么大手大脚吧。现在手机还没普及,贵着呢。
“我和你爸,我们俩拿一个手机就行。我们就算要出去逛,也是一起出去,不会分开逛,根本用不着两个手机。”徐奶奶说。
他爸倒是气了一会儿就想通了,劝道:“算了算了,买都买了,咱们一人一个也挺好的,用起来方便,孩子也是好意,就别说她了。”
徐奶奶:“……你就惯着她吧。”
孙晓狗腿道:“我在这附近找找店铺,你们俩出去玩呗,别在家里闷着。皇家园林离这里很近,你们坐车两站地就到了。没事就进去溜达溜达嘛。”
老太太也只是想替她省钱,又不是不喜欢手机。这会心疼劲儿过去了,拿着手机就新鲜上了。
“你忙你的去,我们先摸索一下怎么用手机。这两天就先在小区里转转,先习惯习惯,过几天再去远点的地方看看。”
“嗯嗯。你们自己决定。”
她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炒股,也忙着找店铺。她倒是能养活两个老人,但是又怕他们太过无聊,先开个小店充实一下。
店铺选在了京大西门外。现在已经有了著名的西门烤翅,那就再增加一个西门炸鸡呗。
在孙晓开学的时候,店铺已经开起来了。正规店铺,证件齐全,孙敬亭和徐奶奶还做了体检,办理了健康证。
这附近有个很大的早市,每天早上五点钟就开始了,卖的东西很便宜,都不用去远处进原料。
老爹和徐奶奶比她想象的能干,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生活。
9月4号,新生报道。
然后,作为文科大一新生,被发配到了西北校区。
孙晓:“……”
不会吧。希望在平行世界没有悲剧发生,希望大家就是在这里安然度过大一,然后回到本校去。
她还是匿名给学校管理部门写了信,也发了邮件,并且在学校论坛上发帖阐述了让大一新生到偏远校区生活学习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风险。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她也提醒大家,尽量不要落单。
这时候,她还没有买电脑,写邮件发帖子都是在网吧里做的。
所幸,京大一直是一个听得进意见的高校。很快就在两个校区之间安排了校车,方便学生在两个校区之间来往。
没有悲剧发生。
但领导们还是意识到了问题,最终,她们这一届还是成了最后一届在西北校区过大一的文科生。
第107章 被超生的二女儿(17)
在大一结束回到本部之前,要先军训。
京大的军训是在大二开学之前的暑假,到专门的基地去训练。
除了很早就要起来跑操,半夜还可能给你来个紧急集合,别的都还好,教官们比较仁慈,中午和下午最热最晒的时候,通常会让休息,坐在树荫下,大家一起唱个歌什么的,连鼓掌都是特有的节奏。
当然,这是两位女同学在烈日下晕倒才换来的福利。
中间还有一次负重拉练。所谓负重,也就是背着自己的被子。
孙晓有个同学,事先了解到拉练的情况,特意带了一床薄被子去军训,就为了拉练的时候能轻松点。
但是,她忽略了另一个问题,这个被子太薄了,叠不成豆腐块。所以,她省了一点力,但是每天都要在叠被子这件事情上浪费大量时间。为了让它看起来更接近豆腐块,她甚至要在里面塞一些东西,好让它鼓起来,卫生纸、洗面奶、水杯、衣服,统统往里塞。
第一次接到内务检查通知的时候,整个宿舍都如临大敌。全部行动起来和这个被子作斗争。
这边塞卷卫生纸。
“不行,这边太鼓了。”
另一边塞件衣服。
“不行,不够挺阔。”
忙活了半天,总算感觉像点样了。
但是,来检查的教官们一眼就看见了她的被子,尽管大家已经尽力了,但是依然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