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237)+番外

作者: 爱吃草莓的小橙子 阅读记录

这些,苗书莘不知道。她终于熬过了漫长的火车之旅,抵达了目的地。

抄起两个行李包,飞速的下了火车,灵活的跟泥鳅一样。

这个年代的火车虽然没有春运那么夸张,但是座位不舒服,空间小,腿都伸不直,精神憋闷,身体也憋屈,整个人都僵了。

再加上大家吃的东西五花八门,还有人脱了鞋子放松脚,那味道,别提了。

这一路上,她也就喝了几口水,什么也没吃。

秦峰和方小雨吃饭的时候还热情的让了她。

方小雨:“苗知青,我妈妈烙的鸡蛋饼,你尝尝,可好吃了。”

苗书莘虚弱的笑道:“谢谢方知青,但是我有点晕车,不敢吃东西,怕是没这个口福了。”

一开始,方小雨和秦峰还以为她是客气,但是看她一路上真的什么也没吃,脸色苍白,也就意识到,她可能是真的晕车!

这会儿大家下了车,看见她站在站台上大口喘气,方小雨笑着问道:“舒服点了吗?”

苗书莘一副劫后余生的样子:“好多了。一下车,吸几口凉气儿,感觉舒服多了。”

方小雨:“你这一路什么也没吃,竟然还有力气拎着两个行李跑的那么快。真厉害!”

苗书莘:“没办法,求生欲太强烈了。幸亏现在到站了,要是再不下车,我真的要晕菜了。”

正瞎聊呢,就听见大喇叭喊:“到安南县的知青到这边来集合。”

三个人又拎起行李到了集合地点。

火车是停在宁泰市的,他们要坐车到安南县,再坐车到梅山公社,然后再坐车到南平生产队。

他们换乘卡车,又换乘拖拉机,最后换乘牛车,等到达最终目的地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

一群小年轻,刚坐上大卡车的时候还都激情澎湃,向往着农村的广阔天地。

坐上拖拉机的时候还有人在指点江山。

坐上牛车的时候,大家就蔫了。

没办法,老牛一边走路一边拉屎的场面实在让城里孩子见了世面。

苗书莘假装虚弱,一路都在闭目养神。

【冷知识】有的地方的农村,形容牛粪,不用坨,而用pai,叫一pai牛粪,直白的说明牛粪的量大。

而且关于这个pai字,有个顺口溜,是这样说的:

纟对纟,中间做着马大嫂。长对长,中间做着王大娘。心字底,月字旁,拿着竹竿赶太阳。把太阳赶到山顶上,山顶上有两只小绵羊,小绵羊挂着四个小铃铛。

大概就是下面这张图的样子吧。也可能不对,大家自行创造吧!

第176章 被当挡箭牌的知青(7)

这次分到南山生产队的知青一共有六个,除了他们三个,还有一个叫杜雪的女知青和一个叫张卫军的男知青,都来自南省,还有一位叫郑红梅的女知青,来自浙省。

大家年纪差不多,都是刚成年或即将成年的小年轻。

一路上听着来接人的大队长念经:“到了生产队,就好好干活,挣了工分才能换粮食,要是不好好干活,那就得挨饿。我知道,你们城里孩子,有的家境好,家里会给寄东西。但是你们也要想一想,如果你们在这里一待好几年,那你们家里人还能坚持一直给你们寄吗?”

“到了生产队,你们先去知青点住下。明天休息一天,后天正式上工。你们的口粮,这会应该就已经送到知青点了。这些到年底的时候都要用工分抵的,不是白给你们吃的。我们农村人就是这样,肯干就能吃饱饭,偷奸耍滑就得饿肚子。”

大家边听边点头。嗯嗯啊啊的回应一下,表示自己在听。

到达知青点的时候,所有人都被长途跋涉折磨的像是失去了水分的梅干菜,没有一个人是光鲜亮丽的。

南平生产队的知青点挺大的,有两排土坯房,后面一排六间房是女同志,前面一排六间房是男同志。

不得不说,还是有远见的,知青一拨一拨的来,不多盖几间房根本就住不下。

这年头盖这种土坯房根本没什么成本,只是出点力罢了。

在她们来之前,这里已经来过两批知青,一共有13个人,5男8女。大概很多人家还是舍不得男孩下乡,所以来的女知青才比较多。

加上他们几个,男知青有7个,女知青有12个。

一位男知青站出来说道:“我叫钱来,是69年来的第一批知青。大家路上肯定辛苦了,先分好房间休整一下吧。明天我们老知青得上工,新知青有一天休息时间,可以添补一些东西。咱们明天晚上再好好聚一下。行吧?”

“好!谢谢钱同志!”

新知青们觉得他很体贴。现在,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躺到床上,舒展开身体,睡死过去!

男知青这边,有一个人可以住单间,另一个人就跟钱来同志合住。他们剪刀石头布,赢的人住单间。

秦峰住了单间,张卫军去了钱来的房间。

女知青这边,原来就有两间房住的是两个人。其他四个人只要分到四间房里去就行了。

苗书莘走在最前面,选了最边上的一间房。她的室友是个大眼睛、白皮肤的美人,比苗书莘高半个头。

不是她高,是苗书莘矮,她现在也就1米5多点。

希望她将身体调理好了还能再窜一窜吧。

“我叫费小静,来自苏省,我是去年来的。你呢?”

“我叫苗书莘,来自闽省,以后咱们就是室友了,有什么事情多沟通交流啊。”

“没问题。”

费小静是个性格爽快的姑娘。上辈子,她和原主的关系处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