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251)+番外

作者: 爱吃草莓的小橙子 阅读记录

但是现在,他们的认知发生了变化,上学还是有用的。他们自己已经没机会了,所以,压力就给到了孩子身上。

已婚夫妻和单身男女住在一起,到底还是有点不方便。

结婚以后,两对夫妻就搬出了知青院,在村里租房子住。

他们结婚前,大家曾经就租房还是建房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钱来是想申请宅基地建房的。

苗书莘犹豫道:“咱们迟早还是要回城的吧。虽然这两年在这里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可是,总有一天,我们的能力也发挥完了,不能再给农村带来新的变化了,我们可能还是要回城去继续学习,提升自己,才能继续为祖国建设做贡献啊……”

瞿丽霞:“回城去哪儿学习?跟谁学呢?城里都不见得有更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陈知言小声道:“当我们现有的能力无法推动社会进步了,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我们还是需要回到大学去,读书、做研究,去发明创造,拿出新的东西。所以大学迟早会复课,高考也迟早会恢复的。”

所有人都若有所思。

就在这一刻,所有人都坚定了继续读书的决心。活到老学到老,这也是领导教给我们的至理名言。

几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在大家都能有机会摆脱繁重的纯体力劳动,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的情况下,南平生产队的知青院气氛一直都是积极向上的。

每个人都很忙碌,甚至不比下地干活轻松多少。但是这两种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忙碌,反而让每个人都保持了前所未有的意气风发。

就好像地质勘探工程师,辛苦不辛苦?那肯定是辛苦的,但人家肯定不会像下乡知青一样觉得自己被繁重的劳动和艰苦的环境压得喘不过气,也不会觉得自己被无休止的忙碌蹉跎了时光,因为他做的,就是他想做又擅长做的事情。而每一次的发现都会让他兴奋不已。

南平知青院也是如此。大家很忙碌,又很兴奋。给农村带来的一丝一毫的改变,都能让大家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满足。

他们下乡的意义不正是如此吗?

把知识和先进的理念带到农村,让农民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跟农民兄弟学会了吃苦耐劳。

去掉了身上的浮躁,变得更加沉稳可靠。

这两年,每年都有知青被分配过来,也有人通过招工等方式回了城。

但总体来讲,来的多,走的少。知青院的人还是越来越多了。

苗书莘已经告别了单人床,和一个新来的小姑娘睡在一张炕上了。好在俩人在中间摆了两个柜子,算是个三八线,把炕一分为二,不至于睡着睡着滚到对方身上去。

但是这样也不太方便啊,她也想搬出去了。距离高考还有三年呢。这三年还会再来几波人,她的炕上可能还会再增加两个人,她真的接受不了。

可是人家四个人都是结婚搬出去的,她一个单身女青年要往外搬,找什么理由呢?

她倒是不担心找不到合适的房子,问题在于,知青院的大家都挺好的。她无缘无故的往外搬,可能会让大家伤心哦。

不急,慢慢想。现在的情况,她还能接受。

可是,到了75年秋天,南平生产队又来了一批知青,这回来的人还挺多,一次来了23个。

可能是因为南平的事迹上报纸了,很多人家觉得这儿条件不错,就想办法把孩子塞了过来。

还都是一些家里条件很不错的孩子。

这回小苗真的决心要搬出去了。人一多事儿就多,就算大家都相互包容理解,小摩擦也依然在所难免。

她迅速在村里找了一个小房子,在村边上,是一个特别小的院子,只有两间屋子,外加一个厨房、一个杂物房和一个厕所。

这间院子是有主的,原来是个孤寡老太太,以前可以自己一个人生活,现在年纪实在太大了,被娘家侄子接回去养老了。

她愿意出钱租,老太太本人和娘家侄子都很高兴。

和屋主谈妥了之后,她在大队部报备了一下,就火速从知青院搬了出来。

屋子虽然旧,但是并没有什么问题,她也没有再修整,就是打扫了一下卫生。

搬家的时候,知青院好几个伙伴来帮忙,顺便也帮她搞了搞卫生。

苗书莘:“……”谢谢你们啦,要是没有你们,我一张清洁符就搞定了。

这些小伙伴不光帮她把堂屋和卧室打扫了,还把杂物间也打扫的一干二净。

苗书莘:“这个没必要吧,这间屋子我也不用。”

马瑞:“要的要的,其他地方都很干净,就这儿脏乱不堪,不协调。”

“那行叭。”

等他们走了以后,她还是扔了一张清洁符,蚊虫蜘蛛退散!

然后,等她搬出来没几天,陈知言就包袱款款的来投奔她了,住进了那间杂物间。

还带着从木匠爷爷那儿新打的床!

苗书莘大惑不解,她看得清清楚楚,陈知言对她,就好像她对他一样,没有一丁点儿男女之情。

那他这是弄啥咧?

苗书莘:“你这是蓄谋已久!”

陈知言:“……男同志那边人也多起来了,我再住单间就不合适了。”

“你之前一直住单间?人家马瑞和赵文波那儿都住三个人呢!”

陈知言摸了摸鼻子:“我不习惯和别人住一屋,大家照顾我,我那房间就没安排人。”

苗书莘:“可以啊你!比我还矫情!”

陈知言一噎,无奈道:“这个就不要攀比了吧。你放心,我保证不给你添麻烦,家里有什么活,我全包了。你只管做饭就成,我做的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