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3)+番外
无奈之下,奶奶放弃了让张玉清回到父亲身边的努力,把她留在了自己身边,对这个没了亲妈爹也不疼的小可怜儿孙女也多了几分怜爱。
长宁躺在床上翻了个身,裹紧了身上的被子。虽然有集体供暖,但显然锅炉烧的不旺,而且老楼房的窗户密封性不好,小缝隙嗖嗖的往里灌风。
原主没有得到过毫无保留的爱,所以对奶奶近十年的照顾充满了感激。这种心情长宁可以理解,也会帮她实现愿望。但事实上,在长宁看来,奶奶疼爱原主是真的,疼爱自己的二儿子更是真的。长年累月,奶奶都在告诉原主,别怪你爸爸,他也是有苦衷的,都怪你那后妈!
原主始终对亲爹保留了一定期盼,和奶奶的教育是有关系的。
但是,怎么说呢,这就是人性。奶奶是渣爹的亲妈,她不希望儿子和孙女反目成仇的心情,也是可以体谅的吧。
过不了多久,渣爹就会和别人置换房子,搬离这个小区,彻底丢下张玉清这个亲生女儿了。
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人的脑回路是别人理解不了的,就比如渣爹将继母带来的继女视如己出,却将亲生女儿视为草芥。
不知道的,还以为继母带来的是他的亲生女儿呢。
长宁来的时候是半夜,接收记忆也没花多长时间。想到张玉清现在还只是个14岁的小不点,还在长身体,而且明天还得早起去上学,长宁果断的闭上眼睛睡觉了。
一切都等到睡饱了再说吧。
长宁是被闹钟吵醒的,早上六点。
这个时期,早上到校的时间还是七点十分,张玉清读书的中学离家很近,步行也不过十多分钟。
老年人觉少,张玉清起床的时候,奶奶早已经起床并且从家附近的早点摊买回了热乎乎的早点,普通的中式早餐,一根油条,半屉小笼包(五个),一碗粥,一碗豆腐脑。
这是张玉清和奶奶两个人的早餐,东西不算多,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张玉清来说,也就勉强吃个七分饱。
不过张玉清向来懂事,在母亲去世父亲再娶后又经历了父亲的漠视和驱逐,变得更加内向,哪怕是在亲奶奶家,她也非常的拘谨,纵然想多吃点或者换个样儿,也不会主动和奶奶说。
这个时候,奶奶的退休金也不过一千多块钱,原主张玉清知道奶奶的不容易,自从和奶奶一起住之后,本就节俭的她变得更加节俭了。
长宁到来的第一天,也遵循了原主的行为方式,和奶奶打过招呼,安安静静洗漱,安安静静吃饭,帮奶奶收拾桌子,出门去上学。
改变总要一点一点来,也不能太突兀了,奶奶习惯了她的内向,要是她一下子就跳脱了,说不定会吓到老人家。而且张玉清真的是一无所有,兜比脸还干净。
她慢悠悠地走着去上学。这个时候,京城冬天的空气可算不上好,取暖还是烧煤的,周边也还有不少工厂在冒烟。空气中都是肉眼可见的大颗粒污染物,和随后几年“后来居上”的霾不一样,现在的污染还是很直白的。大家到处寻找污染原因,某个防沙的大型防护林都倍受批判了。因为它被吹捧的那么高,却没有挡住来自北方的沙尘。
爱美的女士会在头上罩一个透明纱巾,试图阻挡空气中的沙尘和煤灰。
早晨的市井有满满的烟火气,走在路上能听到过往行人在互相打招呼,问的都是“吃了吗”这样接地气的问题。
这种人间温暖让长宁的心情不由自主地明亮了起来。
原主张玉清就读的这所初中是小学直升的,很多同学都是从小学一路一起走过来的,大家都很熟,对于张玉清家里的变故也都知道。
毕竟都是附近小区的孩子,而且这个小区都是回迁户,大多数都是以前村子里的老邻居,算是熟人社会,就算张玉清不说,孩子们也从家长的八卦里知道了。
这个时候的孩子还比较单纯,张玉清面临的校园环境还是挺友善的。
可以说,原主张玉清一辈子遇到的坏人也就渣爹和后妈两个。
哦,再加上一个继妹,算是三个吧,毕竟作为最后的受益人,长宁可不相信这个存在感极低的继妹是朵单纯无害的小白花。
脑子里有一搭无一搭地想着事,长宁溜溜达达地到了学校,和一群真正的十三四岁的少年一起上课学习。
教室里吵吵闹闹,有的同学在追逐打闹,有的在自己座位上用功读书,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张玉清目前的学习成绩还在中上水平,母亲活着的时候她的成绩更好一点,后来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她的成绩有所下降,但是也还好。
长宁打算让自己的成绩稳步提升,先在这个普通的中学里称霸。
这个时候还没有流行学校提供营养午餐,大家中午放学还要想办法解决午饭问题。
学校周围有面向学生的小饭桌,有的孩子直接去小饭桌吃饭。原主母亲还活着的时候,也会选择小饭桌。但是母亲去世之后到她被赶出家门的那段时间,身无分文的原主只能选择回家,她自己会做饭,就算家里没有食材,啃个馒头,或者来碗汤泡饭就咸菜也可以。现在到了奶奶家,也是选择回家吃饭。
长宁中午回到家的时候,奶奶已经煮好了挂面。清汤酱油面,里面加了青菜和一个鸡蛋,味道不差。早上上了一节体育课,饿的前胸贴后背的长宁几口就干完了。
吃完饭帮忙洗完碗,她就要出门。
奶奶问她:“今天怎么走这么早?”
“我之前分心了,成绩下降了一点,得快点赶上去。早点到校,多学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