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580)+番外

作者: 爱吃草莓的小橙子 阅读记录

老父母还是有点保守的,最起码对于贷款创业这事儿就接受不能。在他们看来,有多大的本事端多大的饭碗,他们宁肯一点一点的扩大规模,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往下走。先试试水,如果真的可行,再扩大规模也不迟。

杨文珍当然没有意见。她是为了让父母高兴,让他们的人生更有奔头,又不是真的想要发展什么宏大事业。主次关系还是要搞清楚的。在这些小事情上和父母别苗头,不值得!

说实话,杨勇和李晓西的事业心可比她大多了。人家只是不想一口吃成胖子,但是最终目的还是要吃成胖子的,只是需要细嚼慢咽、多吃几口而已。

等到产品陆续生产出来,杨文珍立刻把远在省城的弟弟拉下了水,让他抽空去省城的商场考察一下,跑跑业务,把自家产品推销出去。

杨文远:“……”

他还能说什么呢?就当去社会实践了呗。

这个时候的大学生,都有一股子雄心壮志在的,都以为进了大学就万事大吉了,走出去就会受人尊重,毕竟是大学生儿呢,倍儿有面子。

正好让杨小弟出去试试水,看看这个大学生的身份好不好使,顺便经受一下社会的磨练。

事实证明,在这个年月,大学生的身份确实还是有点优势的。最起码你直不楞登的去敲门,人家一听说是东山大学的学生,脸色并不会很难看,还会抽点时间听听你的想法,礼貌又客气。

或许也是有点好奇心,想看看成功挤过独木桥的大学生究竟有何高见吧。

大学生的身份,至少是块很好的敲门砖。

杨文远磕磕绊绊,摸着石头过河,倒是真的把自家产品摆进了省城商场的货架上。而且还无师自通,开启了免费试吃的营销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口才、应变能力、脸皮厚度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从象牙塔里走了出来,也让杨文远变得更加稳重和务实。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也是一所好学校。看看你自己在里面吸收了一些什么东西!

销路一旦打开,整个流程就走顺了。杨文远摇身一变,兼任了杨记的销售经理。亲姐姐还给他制作了精美的名片呢。

杨文珍把杨勇和李晓西的创业故事写成了一篇文章,在省报上发表,同时还配上了杨记产品在省城商场货架上的图片,以及人民群众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等着试吃的照片。这是杨文远拍了寄回来哄爹妈开心的。正好给她的文章当配图了。

还有一张工厂的照片。工厂虽小,但是在杨文珍的建议下,搞得特别光鲜明亮,产品包装也做的精致大气,一看就很有发展前途。

杨文珍这么做,是要给杨记打造名声和口碑。

他们这个县城,在天然资源方面并没有什么优势,上辈子一直是个国家级贫困县,后来为了脱贫,引进了一些污染企业,有个别村庄甚至成了远近闻名的癌症村,实在令人痛心不已。这辈子,就换个发展方式吧。

杨文珍希望可以把杨记打造成城市名片,带动本县的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同时看看能不能再发展一些环境友好的产业。

当然了,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全靠父母和弟弟了。

远在省城的杨文远喷嚏连连,整个人都懵了。

第431章 亲妈后妈都不当了(47)

说起来,这个小县城是幸运的,不光有杨文珍为它考虑,还在1990年迎来了一位新县长,是位毕业于沪市某名牌大学的青年才俊,姓胡,应该是来历练的。上辈子他应该也来了,但是原主对他没有什么印象。

这辈子,这位胡县长一到了县城,就开始“微服私访”,各行各业都兼顾到了。杨文珍见到他,是在学校里。人家招呼都没提前打,带着自己的秘书溜溜达达的就来了。校长还能怎么办呢?当然是打起精神接待了他。

从聊天中得知,他们学校竟然还是胡县长就任以后考察的第一站,校长心里既有种微妙的自豪感,又有点忐忑。毕竟,平时上级来检查,都会提前好久下通知,学校会组织全校师生大扫除,别说地面和窗户了,就连墙壁都会拿砂纸打磨一遍,务必让整个校园焕然一新。现在这个样子,也不知道县长会不会挑毛病。

但是很快,校长就把自豪和忐忑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只剩下了麻木,以及,想要“以下犯上”。

胡县长没有在办公室里和校长以及其他校领导座谈,拉着大家满校园转悠,路过哪个办公室都进去看一眼,和老师们打个招呼,随便聊几句,然后转身,前往下一个办公室。直到他看到了桑文登同志的办公室,才彻底驻足。

胡县长看了一眼正对门的墙上挂着的大号锦旗,转过身,背对着桑文登,面对着陪着他的校领导,捂着脸笑得全身颤抖。

他的秘书站在一边抬眼看天,全体校领导都下垂着眼睛看地,所有人都一言不发,直到他笑够了,自己停了下来。

大家这个时候才明白,这位县长,特么也是个吃瓜群众。难怪每个老师都打招呼,还问人家叫什么名字,合着是在找男主角呢。

真到了男主角这儿,他倒是不用问了。那面锦旗明晃晃的昭示着办公室主人的身份。

胡县长觉得,今天他看到锦旗就圆满了,别的细节都可以不用再深入了解了。他觉得自己长见识了,没想到这个地方的人这么有意思,竟然还有人为这种事情特意送锦旗,真是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

好奇心满足了,胡县长才开始办正事儿,和校领导和老师们开了一场座谈会,了解了乡镇教育目前存在的困难和亟需解决的问题。然后,连顿饭也没留下吃,带着秘书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