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626)+番外

作者: 爱吃草莓的小橙子 阅读记录

编造完了药方来源的故事,邱干事又开始去跑各种手续。

直到1973年开春,经过当地卫生系统的批准,一个中成药厂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建设。谢锦除了继续当她的赤脚医生,还在药厂里担任技术员,多领一份工资。虽然这时候没有技术入股的说法,更没有分红,但是邱干事帮她弄到了一份证明,表明她是药方的所有者,同时也帮冯老头、老太太都安排了工作。

本来谢秉琛也是可以安排的,但是他本人拒绝了。谢锦在指导大家开荒种草药,他就陪着女儿种草药好了。

自从谢锦来了之后,谢秉琛的心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到大西北从事体力劳动对他而言是一种折磨和失意,但是女儿来了之后,这件事就跟体验生活和旅游差不多了。以前看着苍茫的天地,心里满是无措和苍凉,现在嘛,就是天空和大地都辽阔无边,人类虽然渺小,但为了改变自身处境所做出的努力却是震撼人心的!

他托人弄来了笔墨和几种颜料,闲着无事的时候开始画画,画四季流转,画生活变化,每一幅画里,都有他的女儿。

干校里的很多人都开始重操旧业,据谢锦所知,有的人开始写散文随笔,有的人在创作小说,还有的人在写论文,有的人捡起了以前被迫中断的研究课题……

在经历了挫折和磨难之后,每个人的心境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得到了升华。

【随便聊聊】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是一位名叫王桂珍的女士。赤脚医生这个称号就是因她而来,因为她的家乡都是水田,她经常赤脚到田间地头去给大家看病,所以文汇报发表采访她的文章的时候,把她称为赤脚医生。那篇文章就叫《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当时毛主席看了她的事迹,批示道:赤脚医生就是好!

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几位学者拍摄了一部52分钟的纪录片《中国农村的赤脚医生》。记录了当时赤脚医生就地取材,土法制药和小小银针治大病的故事。

另外说一句,王桂珍女士依然健在,而且看起来精神矍铄。还自费建立了赤脚医生陈列馆。

第466章 70炮灰小知青(30)

种植草药这件事,一开始只有干校参与,后来,周边生产队和公社也陆续加入进来。再后来,这片区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草药种植基地。在谢锦离开之后,依然有很多专业人才来到这里,继续指导大家科学种植。

形势在不断变好,每年都有人离开干校,尽管他们回到城里之后,也并不是立刻恢复到从前的水平,但生活环境还是好转了很多。谢锦陆续收到了很多他们寄回来的东西,衣服吃食居多,甚至还有雪花膏和谢秉琛画画所需要的纸张颜料,这些东西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赊药的欠账,但是没有人跟她说,这些是用来还债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物资远远抵不过当年小谢雪中送炭的情谊。这些东西不是还债,只是他们维系感情的工具。

同样的钱财,在不同的时间里,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而我们不光要看钱财的数量,还要看钱财背后所代表的真正的价值。有人在你身处泥潭生死攸关的时刻表达善意,借给你10块钱救了你的命,总不能你以后发达了,还给人家10块钱就说咱们两清了吧?先不说通货膨胀金钱贬值,就算它没贬值,也没有这么干事的!

老邱也收到了大家寄来的东西,高兴的嘿嘿直乐。倒不是他图人家的东西,“做好事不图回报”是能长期坚持做一个好人的基本前提,因为一旦你图回报,你心里就会有很多计较和得失衡量,根本就坚持不下去。老邱高兴,是因为他的善意得到了认可和尊重,他的心意被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心里熨帖的了。

谢锦也把自己收到的东西匀给了他,他是个厚道人,大剌剌的就把欠条全都还给了谢锦。

“你不留着做纪念了吗?”

邱干事的心思她是知道一些的,所以随口就问了一句。

“不了不了,我留着他们寄给我的东西做纪念也是一样的。”

邱干事想说,他想了又想,觉得欠条这东西不适合拿来做纪念。万一哪天欠条落到心思不正的人手里,拿着欠条去找人家讨债,那可咋整?要是有人居心叵测,几十年后拿着欠条去要账,还要人家连本带利的还,那人家心里该有多膈应?

谁能保证他老了以后不犯糊涂,把这欠条留给自家后辈当传家宝呢?谁又能保证他家的子孙后代里没有王八蛋,能干出什么混账事呢?好竹也是有可能出歹笋的。

一劳永逸,为了避免日后可能出纰漏,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欠条还给小谢。

再说了,这欠条说到底是人家写给小谢的,不是给他的。当年他虽然出了一些钱,但是人家寄给他的东西也已经抵了。至于出力,那是他应该做的,算是本职工作吧。而且,他现在是药厂负责人,领的工资早就超出了他当年的付出了。

他还把自己收到的东西分给了军宣队的同事们。要是没有大家的默默的支持,他一个人哪能坚守本心而不被时代洪流裹挟?

谢锦收下了他还回来的欠条,又匀出一套学习笔记给他。

邱干事瞬间心领神会。这“预言”已经比之前送笔和课本还要明确了。

更别说他自己也有感觉,随着知识分子陆续回城,风向又要变了,国家肯定会更加重视教育!

所以,他拿着学习笔记急急忙忙的就跑了,又给家里的老人和媳妇写了一封非常严肃的信,要求他们一定要好好监督自家的五个崽子,包括已经成了亲的长子和娶回来的儿媳妇,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待机遇的到来!小谢说了,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