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627)+番外
家里的老人和媳妇收到他的信,一边努力执行他的“指示”,一边将他的“指示”向外扩散。邱家老两口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邱干事作为传宗接代的独苗,在家里的地位堪称“至高无上”。不光两个老人心里眼里全是他,就是两个早已经当了祖母的姐姐,心里眼里也全是他。邱干事没有被惯出什么坏毛病,反而一心为家,那真的是相当不容易了。
至于没有把家属带在身边,那是邱家人共同做出的决定。跟着老邱就是白吃白喝白花钱,自己在老家还能下地挣工分养活自己,不光能分粮,年底还能分钱,老邱寄回家的钱就能攒起来。哪个更划算不是一目了然吗?干吗非得随军呢?而且,老邱的身份在老家也挺好使,大家都会给他们几分面子。要是到了部队,老邱他算哪个小虾米?还不是得看别人的脸色吗?他们干吗那么想不开?
邱干事的老父亲收到信就去了两个女儿家,把老邱信里的内容认真的说了又说,指示传达的非常到位。两个女儿向来听弟弟的话,让干嘛就干嘛。女婿嘛,心里大概是不当回事的,但是也没必要为了这个和老岳父杠。再说了,多读点书也是有好处的,至少体面啊。而且,晚上去岳父家里抄笔记,孩子们还能在姥姥姥爷家吃顿好点的。虽然他们真的不认为,他们已经当了爹的孩子以后还能上大学。那不是瞎胡扯吗?
对于女婿们心里的想法,邱家老父亲毫不在意。爱咋想咋想,只要行动上听话就行。就像他一样。虽然他也不知道儿子说的究竟对不对,是不是真的,但是无所谓,他就是听话!
他疼儿子,也疼女儿,虽然和儿子没法比,但也是疼的。女婿也是自己精挑细选的,他平时也不给女儿们添麻烦。作为老派人,把养儿防老做的非常到位,就指着儿子。至于女儿,就是逢年过节走动。女儿们来看他和老伴儿,他也会让孙子去给姑姑姑父拜年,不存在占便宜的情况。当然了,他的女儿都孝顺,私下里会主动悄悄给他和老伴零花钱,一块两块的,不多,但是心意到了。这说明啥?说明他会养孩子!养出来的都是好孩子!反正他是绝对不会主动开口要的!
而且,他拉着他们两家一起上进,除了基于对女儿的疼爱,更关键的还是怕他们以后给儿子一家拖后腿。要是儿子发达了,两个女儿家却原地踏步,那他儿子能不管吗?能不帮吗?那多麻烦!还是让他们自己努力!大家全都往上走,这才是一个家庭兴旺发达的气象。勾心斗角,互相扯后腿,气人有笑人无,这都要不得!
办完了这些事儿,老头口述,让大孙子给他爹写信,重点表扬了一下他自己在落实指示方面的功绩,完全不在意写信的大孙子憋笑憋的脸都紫了。
邱干事收到家里的来信,整颗心都放回了肚子里,觉得未来已经稳了。
第467章 70炮灰小知青(31)
1977年,谢锦一家平反回城。他们是干校最后一批回城的人。比上辈子还晚了大半年。原世界里,因为谢秉琛早逝,海外关系这个因素就算是不存在了,冯家老两口在76年底就回了城。这辈子,他们互相加Debuff,一直拖到了77年夏天。
最后的一两年,留下来的人都特别难熬。虽然他们后来的日子好过了不少,但是盼着回城的心理却是一点也没有减少的。干校从最开始的人满为患,挤挤巴巴,彻底变得空空荡荡了,无端的透出了几分荒凉。但凡心性稍微弱一点的,估计都有可能会崩溃。
谢锦一家还好,谢秉琛有女万事足,冯家老两口只要看见这父女俩好好的,也就没什么愁绪了。谢锦更不用说,看着这么大片的地方,这么多的空房子,恨不得霸占了盖个庄园。
其实谢锦是个自由人,她是随时都能离开的。长辈们也不是没有询问过她的意见,问她要不要回城。现在知道她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他们也就放心了。而且他们的身体都被调理好了,谢锦也不用担心他们。纵然短暂分离,他们也终能迎来重聚的一天。如果这短暂的分离能让孩子有更好的生活,他们还是非常乐意的。
但是谢锦怎么可能走呢?她在哪儿生活都是一样的,当然是陪在爸爸和姥姥姥爷身边最好。
就长辈的心理来说,当然也是更希望能和她相守在一起。经历了之前的种种,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亲情更重要了。但是他们又觉得把孩子留在身边,是一种比较自私的想法,明明孩子可以回城过好日子的。
所以,他们纠结无比的问过了谢锦的意愿,知道她并不想离开,也就不再劝了。只是尽最大可能让她过得舒适。
谢锦并不逞能,心安理得的享受着长辈们的关爱,也回馈给他们同样的关心。
老邱日常和大家聊聊天,做做思想工作,安抚大家不要急躁,那么多年都等了,还差这么一会儿吗,肯定都能回去。其他的事情,他其实并不太管,只要不出乱子,大家的自由度都很高。
就这样,大家互相鼓励着,坚持到了最后。
谢锦一家的离开,也标志着干校的终结。
管理干校的军宣队成员,其实也面临着转业和复员等各种现实问题。老邱因为办过药厂,直接转业回老家县城当了卫生局长,算是个不错的去处了。
回到津门之后,冯家的房子已经腾退还了回来,谢家的房子还要再等等,那边房子更大,住进去的人更多,腾退起来比较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