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694)+番外

作者: 爱吃草莓的小橙子 阅读记录

当然了,指望着吃白菜土豆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入眼就是鲜嫩的绿和淡淡的黄,那是真的赏心悦目。

其实,不光是花会开花,蔬菜开的花也是很漂亮的。白菜和萝卜的种子是怎么来的呢?那可都是它们长大以后开了花结出来的。

罗康空闲了就给他杂七杂八的一通讲,至于他能听进去多少,能记住多少,都不必在意,就算他现在记住了,等过段时间他也会忘记。但是他在这个过程中所掌握的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直在的。

厨房里能玩的游戏非常多,按大小分类,按颜色分类,认识形状,感受物质的不同形态,顺便带着他做点小实验,用醋和小苏打就能弄一个喷发的小火山。大人可能会觉得无聊,小朋友是不会的。

罗康还能假公济私,在蒸馒头的时候给他捏点花式小馒头放进去。罗元璟爱上了这里,拉着她在食堂里解决一日三餐,俩人回到家就是开火烧个热水,连饭都不做了!

十一月中旬,高考报名结束。

罗康在单位里透露了她要参加高考的消息,并且,为了表示她参加高考的决心,她决定要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把这份工作卖掉。

她不想洗菜到年底了。

食堂和后勤部门都惊呆了。

“你都当妈了,孩子都两岁多了,你还折腾啥啊?”

“人家那些没有正式工作的,想通过高考博个前程,那无可厚非,你都有正式工作了,你为啥想不开啊?你都离开学校多少年了?学过的知识还记得多少啊?这万一要是考不上,你工作又已经卖掉了,你带着孩子喝西北风去啊?”

“就是,你报了名了,去考一考就算了,卖工作的事情就不要提了。再说了,等你考上了你再卖也不迟啊。又不差这俩仨月的,着什么急!”

“咱们厂就你一个人要参加高考,你怎么就不想想,高考要是那么容易考,要是那么好,别人为啥都不去呢。”

罗康:“……”

管厂只有她一个人高考,这事一点也不难理解。水泥工们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根本就没有高考的想法,坐办公室的倒是有文化基础,但是普遍年龄偏大,再说了,就算考上了,毕业分配还是坐办公室,大家觉得不值当的折腾。

也不光是他们管厂,这年头有份正式工作的人,绝大部分都不会参加高考。

就像早期的新华字典里的那个例句:张华考上了北大,李萍上了技校,我当了售货员,我们都有着光明的前途。

当工人就是个光明的前途了,谁还去参加高考啊?

罗康知道大家也是为了他们娘俩着想,她一个离异女性带着孩子,在大家看来,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冒险,最应该坚持的就是稳定。老老实实上班,领着稳定的工资把孩子带大,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罗康礼貌谢过大家,但依然坚持己见。

“这个社会始终都在变化,一年前,谁能想到高考会恢复呢?谁又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所以,我觉得,既然有了高考这个机会,我还是想要试一试。就是因为带着孩子,我才更应该奋力一搏,努力提高自己,争取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也为他提供更好的生活。”

“可是你也没必要把工作卖了啊。”

罗康笑着说道:“我要是随便考考,那肯定考不上啊。从现在到高考,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了,我得专心复习,背水一战。总不能我这一个多月都请假吧?”

请一个多月的假是不太可能的。就她一个人参加高考,没法给她开这个特例。

白菜花。漂亮吧?

第515章 一生要强的妈(24)

最后,这份工作卖给了老谭,他妹妹家的小女儿下乡了,那孩子当年下乡的时候初中都没毕业,通过高考回城不太现实,之前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他也问过他妹妹了,孩子没报名。既然如此,那就把这份工作拿下,让她先回来吧。

罗康笑着恭维他:“您可真是个好舅舅。”

老谭唉声叹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那妹妹和妹夫都不是个东西,当年下乡的明明该是大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愣是给不到14岁的小女儿报了名,那丫头在乡下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呢。就现在,那俩人都没帮她张罗张罗回城的事。买工作的钱还得我先出,等孩子回来,每个月发了工资还我一点,还个几年也就还完了。”

罗康:“……”

您倒是个好舅舅,但是花这么一大笔钱,您媳妇知道吗?

但她是不会问的,这是人家的家务事,而且看老谭能一下子拿出800块,罗康就觉得他在家里应该是有点话语权的。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可能性,作为食堂负责人,老谭多少有点油水可捞,这么些年过去了,可能也攒了一些吧。

大概是担心罗康想歪了,老谭主动解释道:“等她回来,这钱我会让她打欠条的。我们家你大婶子知道这事,她是个心软的,心疼钱,但也没反对。主要那孩子太可怜了。可是这钱我也不可能送给她,不是我这个舅舅小气,这要是十几块几十块的,也就算了,800可不是小数目。我家里儿子结婚、女儿嫁人,哪个不要钱呢。这也就是我自己的孩子工作都有着落了,不需要我再张罗,不然我也顾不了那么多。”

这事罗康知道,老谭的大儿子当兵去了,女儿有工作,一直待在城里。

“还是那句话,您真是个好舅舅,您家大婶子也是个好舅妈。别人真不一定能做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