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951)+番外
别说,还真有这种可能性!
想想就膈应人。
“行了,没事你就让一让,别挡路,我还得回家呢。我晚回去一会,我爸妈都要担心。我可是个听话的好孩子,不会让父母操心的。不像有些人,只会惹父母生气,让他们日子过得不顺心。唉,几十岁的人了,一点事也不懂!”
张爱军:“……”
是在说他吧?
看着可心扬长而去的背影,他挠了挠头,苦笑了一声,他好像是多管闲事了。听说陈红燕把赵长泰的死怪罪到这孩子头上,他竟然还劝人家去安慰她,他到底是咋想的啊?
而且,说到底,他和陈红燕啥关系也没有啊。当年他曾经追过她,但是陈红燕拒绝了。
后来人家嫁给了城里来的知青,对他更是不假辞色。
那他这些年究竟是干啥呢?
没过多久,可心就听说,张家放出了风声,他们的儿子终于想通了,要成家立业了,张老汉的老脸都快笑开花了。
看来清心符还是有用的。
那恋爱脑的本质就是脑子不清楚、糊涂、蠢呗!
张爱军和陈红燕同岁,今年也不过32岁,有正式工作,人长得还行,在婚恋市场上的行市并不差。更何况,他还有一位超级暗恋者呢。
风声一出来,孙家就主动派人上门做媒了。孙玲玲也32了,等待多年,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暗恋派立刻变成了行动派,不光催着家里人赶紧找人来说媒,自己也主动出马,拦住了张爱军。
开场白是这样的:“爱军,你还记得我吗?我叫孙玲玲,在镇上小学当老师。咱俩初中同学,后来我还追过你,不过你拒绝了。我后来一直没有看上的,就耽误了,你看我怎么样?”
在她决定要亲自和张爱军对话的时候,孙妈妈拉着女儿千叮咛万嘱咐:“上赶着不是买卖,你一定不要太主动了,问问就行,千万别表现得太急躁了。记住了吗?啊?你记住了吗?”
之前是孙妈妈催婚,但是这会看着女儿迫不及待的模样,又觉得心梗。
就差拧着她的耳朵吼了。
孙玲玲这回显然聪明了一点,丝毫没提她暗恋他多年的事。一方面是妈妈的叮嘱,另一方面是作为一个沉浸在爱情里伤春悲秋的女青年,随着改革开放,她爱上了看言情小说,各种杂志都有订阅,形形色色的爱情她看的太多了,多少还是有点感悟的。
张爱军看了看她。虽然已经32岁了,但孙玲玲保养的很好,她不用下地干活,皮肤白皙,没有皱纹,打扮时髦,气质温婉,还是位老师,张爱军觉得,这就是他目前能找到的综合条件最好的姑娘了。
所以,他当即就点了点头。
“你很好。我跟你一样,也是一直没有要结婚的打算,所以耽误了。咱俩年岁差不多,应该更能处得来。”
他脑子清醒了,自然也不会说出他暗恋别人多年的事给自己未来的婚姻添堵。
两个人相视一笑,脸上都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第700章 恋爱脑扎堆了(28)
张孙两家走礼走的特别快,赶在年前就订了婚。大家都觉得,要不是本地有“腊月不娶”的习俗,说不定他们年前就能正式结婚。
村里人都为张老汉高兴,见面也敢于聊天了,有时候还调侃他一两句,张老汉都笑呵呵的答应着,说等小子结婚的时候让大家都去喝酒。
他们老张家总算迎来了希望,喜酒一定要多摆几桌。
掐断了陈红燕的后路,可心也很高兴。
期末考试,她考了年级第一。陈家人也都高兴得不得了。
现在教育开始受到重视,他们这个中学为了鼓励学生上进,年底的时候搞了个“敲锣打鼓送奖状”的活动。学校从农机站借了辆拖拉机,又从镇上小学借来了小学生军乐队,校长和各年级主任亲自跟车,一群人就开始全镇突突着给年级前十名送奖状。车开到哪儿,就能吸引一群人来围观。
陈家村是第一站。
可心接过校长亲自递过来的奖状,笑着接受了大家的表扬。
尴尬是什么?她不知道。
校长冻得都快流鼻涕了都没尴尬,她怕啥?
这几个月,陈家的生意也做得有声有色,蛋糕和面包陆续摆上了各地供销社的柜台,连二爷和三爷家也参与进来帮忙了,不然根本忙不过来。
大堂哥陈元松月末回家的时候,看到家里的变化,感到非常惊奇。他建议大家在高中学校门口开一家卖吃食的小店,肯定会有很多客人的。
“学校里的饭菜其实也还可以,但是天天吃月月吃,总会有吃腻的时候,很多人就想着出门去打打牙祭,换换口味。学校门口有几家店,也就是卖烧饼、小笼包什么的,品种很少,但是客人很多。我还可以推荐同学过去吃。”
爷爷问他:“这会不会对你影响不好?”
“这有什么不好的。咱们凭劳动吃饭,只要保证食物的品质就行。”
“那等到明年开春,我们规划规划。”
这个春节过得非常热闹。钱赚的多,置办起年货来就比较敞亮。
陈爸虽然年近四十,在这个年代都算是正儿八经的中年人了,但男人天性爱玩,这话一点不假。他跟二叔、堂叔几个人买了很多烟花爆竹来燃放,还买了很多超小号的炮仗,元方和元柏一手拿着一根点燃的香,一手拿着小炮仗,点着捻子之后往边上一扔,立刻就会发出一声炸响。
炮仗很小,有点危险,但是不大。家长们毫不在意,就让他们扔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