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宋小丫鬟(382)

上次还在魏夫人这里告状,魏夫人觉得她们虽然关心魏七郎,但完全是妇人私心,并非真心为了魏七郎打算。

否则,若是真的听信这些人的话,和蒋家如何相处。

再说了儿子的确在变好,写功课不拖拉了,还有显著提升,甚至人也活泼了不少。

她家就是这般想好了就赶紧下手,因此过来之后,就开门见山的和锦娘说了,完全不拐弯抹角。

锦娘还诧异:“嫂嫂,你是说筠姐儿?”

她完全没想到,因为魏七郎家世显赫,财富惊人,一表人才,她自己也是之前觉得魏七郎太过娇气,且人家没有第一选择她女儿。

魏夫人道:“其实我之前就看中筠姐儿了,要不然也不会推了和申家的亲事,这你可别说出去。只是后来你知道的,我娘家有事,家里事情也多,如今才上门来,你不会怪罪我吧?”

“怎么会呢?”平心而论,锦娘最后的顾虑没了。

她和魏七郎相处了几个月,虽然不是当作女婿相处的,但是也是个情商可以和蒋羡有点来回,人相貌才情更不必说。

只不过,锦娘道:“嫂嫂,不是旁的,齐大非偶啊。七郎就是太好了,我才有这个顾虑的。”

按她本心说女儿在她心目中是最好的,可凡事丑话要说在前头。

正视家庭差距,大家得开诚布公,否则,日后女方低一头。

魏夫人见锦娘这般,心里倒是愈发佩服,若是别家早就上杆子了,当年邬氏还要结亲自家呢。没想到锦娘如此谨慎,她道:“筠姐儿是我看着长大的,你家官人年纪轻轻身居五品,不说旁的,就是你家的家风就好,七郎很喜欢你们。”

“多谢嫂嫂看重,我和筠姐儿的爹商量一二,再回复您家。”锦娘也知晓什么叫适度拿乔,不能太过。

魏夫人见锦娘没有反对,也松了一口气。

又说锦娘这边等蒋羡回来后,就说了此事:“真没想到魏家上门说亲。”

蒋羡看向妻子:“你怎么看?”

“原本我在大名府的时候就看中过魏七郎,两家悬殊大,我也没往上面想,没想到嫂嫂今日同我说,为了筠姐儿把申家亲事都推却了,说实在的,我是有点动心的。”锦娘很诚实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为自己女儿找一位富有的俊才,况且两家还很熟悉,筠姐儿对魏家也不陌生,最重要的是,魏七郎遣退养娘和大了的丫头,和蒋羡又很亲近。

再说一句非常现实的话,魏七郎即便考不中科举,但通过荫官考试轻而易举,魏大学士位高权重,将来可能还更进一步,魏七郎就是恩荫出仕也是正六品的官员。

还别提将来分家,魏家女儿出嫁都有十万贯,儿郎若是分家恐怕得到的更多。

至少女儿将来不必为丈夫前途,家中钱财操心,甚至是二人相貌都出众,体貌康健,对后代也好。

她不能完全以现代社会的选女婿方式来选,什么父母双亡,有车有房的标准。古代人的寿命普遍都不长,若父母命都太短,她们也不敢选择。

蒋羡见锦娘片刻间定了主意,也是暗中佩服,“娘子,既然你同意了,我也同意。其实上次七郎来咱家住的时候,魏大学士似乎就暗示我,可人家没挑明,我也没好意思说。”

“先定下一桩这般高的亲事也好,免得什么人都打女儿的主意,至于日后能不能合的来,魏家有什么变故,还有咱们俩呢,都养的起。”锦娘道。

蒋羡笑道:“娘子真是好气魄。”

锦娘道:“我说过的,咱们俩是没人给咱们兜底,可是我们能给女儿兜底啊,即便魏家没如今这般显赫了,咱们俩养自家女儿女婿养不起么?如此一来,我就不担心了。”

第130章

定亲是个说快也快, 说慢也慢的事情,对于魏、蒋俩家而言,因为都不是小户人家, 所以都要斟酌行事。

魏夫人是先遣了媒人过来蒋家, 蒋家就要回草贴,草贴上不仅要写明本人家中排行、出生年月时,还需写明祖上三代的姓名、官职、家产, 田产房奁嫁妆也要写上去。

锦娘本来就一直在帮女儿准备嫁妆, 如今也和蒋羡在商量还得添置多一些。

“咱们至少也要把女儿留到十七再嫁,这四年多的功夫, 再帮女儿添置两千贯现钱是可以的。”锦娘道。

蒋羡也赞同,女儿的嫁妆也是自家体面, 况且他们就这一个女儿。不给她又给谁。没必要和那些顶顶富贵的人去比较, 但也不能太差。

就在锦娘她们把草贴写好送过去的时候, 已然到了九月了,魏家拿了女方的生辰八字问卜。

八字合了之后,两边又过细帖, 之前草贴上写的都是大概, 例如田亩三百亩,但细帖上就得写洛阳王家庄土地三百亩,就如草贴上写宅子一座,细帖就得甜水巷宅子一本,共十八间屋子, 甜水巷商铺一本, 阔面大三间。首饰八副一共九十六件,黄花梨木家俬一套,又详细写了, 床两张,屏风、茶具樟木箱子、妆粉十二匣……

过了细帖之后,两家因为相熟,便不必相看。

魏家择了年底腊月十八过定礼,锦娘她们这边也要准备回礼的物事,紫罗和绫罗绸缎一共要准备十二匹,还要准备珠翠须掠、皂罗巾缎、金玉帕环、七宝巾环、箧帕鞋袜一类的女红,以及原定礼中一半的茶饼、果物、羊、酒,除此之外,还需回送一对回鱼箸。

那些女红物事,就得筠姐儿自己做,锦娘把女儿喊了过来,筠姐儿显然已经听到风声了,还有些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