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娘说这些得自己做才诚心呢。”筠姐儿心道,若是我全部从绣铺买,到时候就从你嘴里传出去了。
之前筠姐儿和这位李姑娘因为是邻居,年纪相差也不是很大,倒说了一些话,很快就发现她转头就说出去了。
她才没那么傻呢。
从小她可是读女学,学交际,常常和人打交道的。
李姑娘父亲也颇有贤名,未来的夫婿亦是神童,按道理来说人生已经没什么烦恼。但是魏家的气派,魏夫人的体面,魏七郎的气度,非常人能比拟,她公公只是个衙门的小吏,婆母也是粗鄙的很,完全无法比。
她又看筠姐儿的打扮,穿着蜜色家常小衫,头上松松的绾一个小髻,插着两根金钗,手上戴着白玉镯子,闲适中都透露出富贵之气。
这李姑娘略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筠姐儿摇摇头,这世上有真心为你高兴的人,同时也有嫉妒你的人。可便是这样,就为了不让人家注意自己,就非要默默无闻么?她做不到。
却说那李姑娘回去,见她娘咳嗽起来,老病复发,又道:“怎么不去请那娄娘子来?她不是常常给我母亲治病的。”
“娄娘子也是可怜,出远门去了,医馆都没开了。”下人唏嘘。
……
十月初一,魏七郎亲自送了暖炉的食物过来,酥黄独、金玉羹还有瓜齑过来。
原本锦娘和这侄子就处的很好,如今又多了一层关系,就更好了。
“你娘怎么让你送了过来,快来坐。”锦娘忙让人上热茶。
魏七郎笑道:“娘说姑母爱吃瓜齑,就特地让我送来。”
“你姑父昨儿还同我说,好在八月带你们俩去学泅水,如今天儿也太冷了,就是想泅水也不能了。”锦娘道。
魏七郎忙道:“姑母,有温泉啊,到时候可以去温泉庄子。”
温泉?锦娘没想到这茬。
姑侄二人说了几句,魏七郎又去找宁哥儿说话,宁哥儿此时正在写文章。
“怎么今日还在写啊?”魏七郎笑道。
宁哥儿道:“今日过节,写的还算是少的,只写一篇,平日我都是要写两篇的。若是一日不写,总觉得错过什么了。”
魏七郎有些汗颜,心道自己也不能输,说罢回去后,就钻进书房。
宁哥儿写完文章,就去后院射箭,射完后,再去藏书楼看书。他是无书不看的,书就是他的一方天地,就连一家人一起围炉,都是三催四请来的。
用完饭又钻到书楼去了,锦娘则让陈小郎去书肆买了不少新书送到藏书楼,她一直觉得看书是人生走捷径的一种方式,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可以通过书去了解,所以她从不阻拦,反而会买市面上的书给孩子看。
无论是程文、墨卷,还是山水游记,甚至是话本传奇都有。
锦娘则是吃完饭,又去库房拿布出来,她得帮女儿缝喜被,还有纱帐门帘这些。反正还有好几年的功夫,她能慢慢的做,这也算是自己的心意。
蒋羡吃完饭,在榻上小憩了一会儿,也去了书房。明年又勘磨,还不知道会不会升官,他也是心里着急。
一家子从女儿定亲后,反而都沉静下来,连魏夫人都道:“蒋家还真是很能沉住气啊。”说完对这桩婚事就更期待了。
进了腊月,锦娘请了张夫人做全福人,张夫人是她们亲家,也是旧相识。魏家在那日一早就过来蒋家,送了珠翠、首饰、金器不提,还有销金裙褶,及缎匹茶饼,加以双羊牵送,金瓶酒八樽,装以大花银方胜,红绿销金酒衣簇盖酒上。
魏家送的金银玉头面一共四副,每一幅都是二十八件,每一副差不多五十两重,样式也好看,牡丹石榴,桃子百合,梅兰竹菊,凤凰步摇,寓意都是极好的。
锦娘这边回送的也是不少,还给了媒人金线纱四匹,媒人钱一百贯,茶果酒具,两幅首饰不提,再给全福人张夫人和媒人差不多的礼。
张家虽然不缺钱,但得了一份礼也是体面。
魏家那边在次年的二月底的吉日来送聘礼,这次送的除了三金礼外,还有珠翠特髻、珍珠翠花团冠、四时像生花冠子、珠翠排环等首饰,更别提上等彩缎布帛、茶饼果子。
女家这边回了官绿罗八匹、提花紫罗八匹,上等文房四宝两幅,男子束发的冠子两顶,一顶玉冠,一顶紫金冠,玉佩一对。又有给魏七郎的衣裳,直裰袍褂鞋袜一共六套,风帽两顶。
到了六月,男方又送来财礼,一共一千贯。
魏家来的人都穿的青褂子,系着红腰带,很是喜庆。
周四娘子正问周三娘子:“这是哪家做喜事啊?”
“这你还不知道,是你家官人的同年,也是我官人的弟弟蒋十六啊。他女儿和如今的大学士魏家结亲了啊,可不就这般热闹了么?那回定亲我还去了的呢。”周三娘子笑道。
周四娘子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该不会是和魏七郎吧?”
“是啊,你怎么知晓?”周三娘子好奇。
周四娘子往后一靠,还真是魏七郎,她记得书里不是娶了申家姑娘的。那书里还说申家姑娘都擅长诗词,还写诗传扬抱怨婆母,因此二人婚事不谐,魏家和申家最后还闹翻了。
因为那是快结尾部分,所以她还着重翻看过。
第131章
六月, 因为刘计相回京,蒋羡被差派出使辽国,这一去也要一年半载。锦娘帮他把衣裳收拾了两口大箱子, 这次跟着去的四位傔从, 长随刘豆儿,还有小厮虎头,她也都让厨房准备酒菜替他们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