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地府阿飘要修仙(185)

作者: 咩言咩语 阅读记录

两个儿子,简直是一个比一个离谱,还原谅人家的欺君之罪,苏晚她都灭了南楚,随时就可以登基称帝,成为一国一君,还会在意他们北周的欺君之罪?这话他是怎么好意思说出来的。

三皇子和二皇子各自挨了一顿骂,站在一旁,不再言语,大殿内再一次安静下来,停了一会儿,才有一个大臣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以为,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应该弄清楚苏晚诈死的原因,只有知道苏晚离开京都的原因,弄清楚她对我北周是否有敌意,才能更好的地做下一步对策。毕竟苏晚现在只是带兵灭了南楚,并没有对咱们北周发兵,说不定她并未有攻打咱们北周的计划。”

“陛下,微臣觉得赵大人说的有理。”

“那你们觉得,苏晚为何诈死离京?”梁帝看着站了一屋子的文武百官,将目光停在了一旁的梁华身上,“梁华,苏晚之前和你最为要好,你可知道原因?”

朝中的其他人也都把注意力放到梁华身上,半年前,梁华因为救驾有功,竟然被梁帝允许了上朝。事情最初也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是后来发现,遇到事情,梁华总是比两位皇子处理的都好,也就渐渐接受了梁华上朝这事儿。

“回禀父皇,儿臣不知。儿臣若是知道她没死,当初就会把人给找回来。我觉得她…”

梁华欲言又止,一副想给好友说话,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的样子,看得梁帝也不好再问。

梁华退下之后,状似不经意间向一个方向看了一眼,然后便有一个大臣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以为,此事可能与二皇子有些关系。”

曾斌说完,二皇子立马反驳,“曾大人,话可不能乱说,这苏晚叛国,跟我能有什么关系。我跟苏晚可是毫无交情,你总不能说是我指使的她吧!”

“指使苏晚,二殿下您应该还办不到。”曾斌趁机讽刺了句二皇子,才继续道,“微臣说的有关系,指的是一年前,苏文山和苏嘉之死。当年,玉屏山战败,可并不是意外,而是有人通敌叛国,向南楚泄露了军情,才导致苏文山和苏嘉战死沙场。”

曾斌还未说完,二皇子一派的一个大臣便站了出来,“曾大人,这件事早已结案,当初通敌叛国的田毅勇已经伏诛,这跟二殿下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诸位难道忘了,田毅勇当时可是声称自己是受二殿下的指使才做的那事,若是不信,可以问问大理寺寺卿,这案子当初可是他审的。”

被提到的大理寺卿站在人群中动都没敢动,假装自己不存在。

“曾斌,你简直就是血口喷人,你有什么证据,难道就凭你上下嘴皮子一碰,本殿下就成了谋害忠良的人?”二皇子说完就跪在了下来,“父皇,您可要给儿臣做主啊!”

“这事儿我怎么认为不要紧,关键是苏晚怎么认为。要知道,当初苏晚从边关送回的人和证据里,可是有二殿下您府上的标志。”曾斌说着也跪了下来,“陛下,既然二殿下让您还他清白,那微臣也请求您彻查当年的玉屏山一案。”

第163章 女将军(52)

“父皇,此事确实要彻查,但是咱们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应该先想办法对付苏晚嘛?哪有功夫查什么案子。”

二皇子连忙阻止,要是在这个时候重申这个案子,迫于苏晚的压力,有些人可就不见得会站在他这边了。

“二殿下此言差矣。查案子是刑部和大理寺的事,行军打仗则是诸位将军和兵部要谋划的事情,有什么可冲突的。”

曾斌继续道:“当初,苏文山和十几万镇南军战死沙场,重新彻查此案也是为了给死去的将士们一个交代。顺便,还能还二殿下一个清白,二殿下这么害怕重申此案,难道是因为,这事真的跟你有关?”

“曾斌,你这是陷害,你是何居心…”

“行了,都别吵了!”梁帝看着吵起来来的曾斌和二皇子,心中很是烦闷,“退朝,此事容后再议。”

梁帝自然知道玉屏山的案子有内情,也清楚二皇子肯定是在里面做了什么,但是这案子当初就是他让人不要再往后查的,重审此案可不仅仅是在打二皇子的脸,更是再打他的脸。

可是梁帝也明白,正如曾斌所说,这件事儿不是他们怎么看,而是苏晚怎么看。当初的那些人和证据,可是苏晚派人送回的京都,证据都是她查的,她难道能不知道二皇子在里面做了什么?

父兄被人所害,无处申冤,自己又被夺了兵权,梁帝想想都觉得苏晚现在定是对他们北周没有什么善意。

苏晚的事情还没有商量出什么,后唐的请求结盟的使臣便到了,但由于双方谁都不想做那个率先出兵的人,两国并没有谈拢。

后唐的使臣还没有返回后唐,苏晚就带人对后唐开战了。

相比南楚,后唐更加不堪一击,仅仅一个月,后唐便向苏晚投降了。

南楚朝堂,如今每日讨论的重点,都成了苏晚,甚至提前增兵到了北周和南楚的边界,以防万一。

“陛下,边关奏报。”

“快些呈上来。”如今这边关的奏报,就是他们的头等大事。

梁帝将奏报上的内容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半晌才道:“苏晚说,要求朕重审玉屏山一案,否则她就发兵北周。”

梁帝话落,曾斌就站了出来,跪下来道,“请陛下重审玉屏山一案。”

“请陛下重审玉屏山一案!”

“请陛下重审玉屏山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