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意可违(171)CP+番外

作者: 迟归鹤 阅读记录

“你真行啊!同自己的寡嫂勾搭行那污秽之事,居然还把那些重要的物件放在一个寡妇家里?!你手下怎么有你这样愚蠢之人!”

“学生、学生……大人,眼下该如何是好?”

祁太尉气不打一处来,燕郡王这两日的事还没了,他手底下的人又出了这许多幺蛾子,一时间闹得他头疼欲裂。

偏范圭此刻慌了神,一个劲儿地扯着他的衣袍问,气得祁太尉一脚踹在范圭胸口,直接唤了下人来把范圭从后门丢出去。

范圭失魂落魄地回了家,家中却有一惹不起的母老虎在。他想寻求岳父帮助,可不知该如何说。为了他帮嫂嫂去京兆府审小贼的事,妻子已同他吵闹了数日,若此刻将账簿之事说出,必然会将这桩丑事一并抖落出去,到时候他才真的在京中无立锥之地了。

苦恼许久无法,范圭竟生了别的心思来。

第二日便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连他的妻妾都感觉出了反常。范圭则想的是他那本账簿牵连之人甚广,既是落在小贼手中,他们也必然不懂其中利害缘故。就算是很不幸落在了有心之人手中,那簿子上牵连利益相关之人也不可能做事不管,他们都是绑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也跑不了。

想到了这些,范圭好似豁然开朗一般,不像前几日那么忧愁了。

然而他的高兴日子没过两日,就再笑不出来了。

所有的证据簿子都被悬挂在了京兆府的匾额之下,白绫血字,上面尽是血红的“冤”字,惹得过往百姓议论纷纷,没半日就半个京城都知道了。

等范圭想要上门讨回那些簿子的时候,京兆尹却告知那些簿子已被呈交给了燕郡王。

范圭心知大事休矣,也顾不上京兆尹还在一旁,咕噔就瘫在了地上。

京兆尹大惊之下派衙役搀扶护送,可范圭此时却如行尸走肉一般,双目呆滞,口中念念有词。

第九十六章

“主子,今日又有人拜府。”

梁砚秋来禀的时候,萧恪淡定地撇了撇茶碗中的浮沫,抬眼瞧着属下含笑的表情,反问了一句:“瞧你这模样,想来这拜府之人的来历极为有趣?”

“是。”其实梁砚秋脸上的笑更接近于一种嘲讽的笑,随后他缓缓说出来人身份,“今日来的是大理寺少卿陈汴。”

萧恪明知故问道:“噢!听说这陈汴同主审你家案子的滋城知府是同宗亲族?”

“主子英明。京兆府送来的簿子里详细记有大理寺数名官员与范圭的数笔贿金往来,想来这位陈大人是坐不住了。”陈汴的出现对梁砚秋来说是意外之喜,毕竟这其中还干系到了杜慷的存在,萧恪早同他说过,此时并不是除掉杜慷的时候,所以滔天血仇也只能暂且压在心中。他没想到范圭这事牵连出了朝廷诸多官员舞弊贪赃,这其中还带出了造成梁家灭门冤案的罪魁祸首之一,更让梁砚秋没想到的是萧恪竟然对此十分清楚。

“主子?”萧恪一直没有说话,梁砚秋小心询问,见萧恪含笑看着自己,心中猜测呼之欲出,萧恪在等他开口引出此事,“想来这这位陈大人定然会为了保全自己而出卖同宗族人?”

“陈汴不过是这份名录中无足轻重的一个,要不要让他活我让你选。”

“那属下这便将陈大人请进府?”

“嗯。不过我今日困乏,这大理寺少卿我就不见了,你替我敲打他几句,限期三日答复。至于该怎么说,你自己掂量着办,无需请示我,只办完事回来报一声就是。”

萧恪说完便起身回了内室,当真一副甩手不管的架势,这便是给予了梁砚秋莫大的权力。

虽然跟着萧恪有些时日,他早已知道这位主子虽行事诡谲难测,但用人不疑,却没想到能托付信任自己至此。尽管外间并无人值守,梁砚秋还是恭恭敬敬朝着内室的方向行了一个全礼后退出。

陈汴被请进燕郡王府偏厅,但他并没有因为王府上下对他的轻慢而恼怒,反而十分忐忑。

自从范圭出事,众人齐先师幸灾乐祸看戏,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范圭和他寡嫂有不可告人的关系,可等那些簿子到了萧恪手里后,众臣笑不出来了,尤其是那些和范圭有过密切来往的大臣。

只因甚得圣心的燕郡王是个行事无常之人,娶男人、怼言官、行事张扬无忌,谁也不保证这样的人拿到了自己的把柄罪证会做出什么事来。

这些日子,登门拜府的人恨不得将郡王府的门槛都踩烂,可并非所有人都能被召见。

约见之人出来守口如瓶,半个字不敢说,旁人只能胡乱揣测,被拒之门外的人如丧考妣,堪称京城一奇景。

陈汴今日来心中亦是忐忑,他的罪责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全凭上位者心中如何想。被召见时他还有一丝丝庆幸,不过等来的却不是萧恪,而是一名身着石青绒袄的青年男子。这让陈汴起身拜见的举动瞬间变得无比尴尬。

“陈大人有礼了。”梁砚秋倒是坦然受了这一礼,不过同时也回以同样一礼。虽说他此刻仍是白身,但这些时日在萧恪身边淬炼出些许待人接物的气度来,一时倒也像模像样将陈汴镇住了,他随后婉言解释道,“我家王爷公务繁忙,又恐大人回去寝食难安,特命我来为大人解惑。只是我等不过是王爷的鞍前卒,所以无法请大人去正厅坐着了。”

“无妨、无妨。”听到有解困之法,陈汴此刻也顾不上讲究自己朝廷命官的排场了,忙道,“不知王爷有何指点,还请先生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