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病娇太子偏执宠爱(169)

作者: 唐小圆 阅读记录

不知不觉,应子清的周围,渐渐疏离出一圈真空地带。

被人明显排挤的滋味不好受,应子清无奈,默默叹了会气。

姗姗赶来的谢言昭,甫一跨入花厅,就看到这一幕。

他一看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没有丝毫迟疑,谢言昭走到应子清面前,抬手作了一揖:“见过应少傅。”

谢言昭语气不怎么热情,也没有太冷落,那是一声恰到好处的招呼,跟他平时遇到官员的态度没什么分别。

谢言昭今日的发冠,戴了羊脂玉冠,又穿着绯色官服,这让他看起来,与平常那身淡雅的圆领袍衫不同。看着更正式,也更陌生。

应子清愣了片刻,知道他这是替自己解围,她心中感动,回礼道:“见过中书大人。”

谢言昭轻轻笑了下,他悄声说:“你官职比我高,不该叫我大人。”

太子少傅是二品,中书舍人不过五品,没有上级官员,称呼下级官员为大人的。

官场规矩多,怎么一开口就犯错?应子清微微窘迫:“……那我该怎么说?”

叫官职名字就可以了,偏偏谢言昭见她什么都不知道,特意为她多提供一个选项:“直呼我的官职,或者,叫我言昭。”

谢言昭静静看她,等着她的选择。

应子清想了想,试探着称呼:“见过中书舍人。”

“……”谢言昭微微失望。

谢言昭不顾忌讳,竟然亲自凑上去,与东宫女官寒暄?

旁的官员假装聊天,眼睛都快黏到两人身上了,恨不得长一对千里耳,听听他们在聊什么。早知道就不离那么远了!

谢言昭这类世家,常年作壁上观。连他都上赶着,与太子的红人攀谈……旁人的心中跃跃欲试,都想到这奇女子面前,混个眼熟。

第二个上来的打招呼的,居然是徐常明将军,他瞅准了机会,特意跑过来,冲应子清拱手:“那日城门迎战,如果没有应少傅力挽狂澜,我方定会损失惨重。我一直没找到机会表达感谢。应少傅,我等将士铭记于心,谢了!”

应子清刚才得了谢言昭提醒,怎么说,如今她是高阶女官了,于是稍稍拿捏起范儿,从容应对:“不必,那日守城成功,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

既有谢言昭徐常明相继破冰,有那胆子大的官员,按耐不住,纷纷到应子清面前揖礼,互通姓名。

突然之间,刚才都不理她的官员,涌了上来。

应子清心中着慌,还好她性子清淡,遇事不会慌乱,而且她语调冷冷的,惜字如金,无端生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叫那些低阶官员心中折服。

有个小太监步履匆匆,走进这官员们等候的花厅,他穿过那么多人,来到应子清身边:“应少傅,裴尚宫求见。”

应子清微怔。

尚宫一职不过五品,太子少傅是二品,因此小太监用了“求见”二字。

正如谢言昭要主动向她打招呼,往日应子清觉得会高高仰视的人,忽然之间,要向她低头见礼了……

应子清长袖下的手,微微攥紧。

走出外间,朱红长廊之下,裴尚宫云鬓高耸,步摇轻晃,她依然仪态万方,站在那里等候。

应子清走过去,下意识屈膝见礼。

裴尚宫却先一步低下头,欠身道:“见过应少傅。”

应子清一向尊敬仰慕裴尚宫,看见她对自己屈膝行礼,应子清顿了下,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她紧紧蜷紧手指,到底忍住回礼的冲动:“裴尚宫,若有要事相商,不妨直言。”

裴尚宫抬起头来,见她应对得体,那双温婉沉静眼睛里,生出赞许的神色。

她仔细端详应子清通身的装束,又看了看她鬓上的钗环,见她的打扮符合品级,仪容威仪皆俱,不住点头感慨:“我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有一位女官会站到庙堂之中。”

裴尚宫轻声细语,脸上有动容之色:“我自幼饱读诗书,也妄想有朝一日,能有一番作为。可我父亲只笑话我,不知道天高地厚,说女子只能止于闺门。”

“别看我如今是这样,年轻的时候,我性子倔犟,听不得阻挠的话。被父亲嘲笑后,我当场立誓不嫁,想尽了办法,求到太后那里。”裴尚宫仍然微笑,“可是太后告诉我,后宫再大,也是一方后院而已。但我那时,只觉得升到尚宫之位,便已足够,想都没想到过别的可能。可能也想过,但我不敢做。”

裴尚宫的目光,轻柔地落在应子清身上,她言语悠悠,却透着一种被压抑多年的热望:“而你,应少傅,远远超过我的想象,不知不觉竟走到了庙堂!方才我见那些百官,与你寒暄,你站得笔直……我仿佛觉得,你是替我站着……”

“我真羡慕你。”裴尚宫笑起来,语气里不是妒忌,而是一份敬意,“多谢你,让我知道,原来天很高,容得下一个女子的志气。”

裴尚宫说罢,缓缓起身,她退后半步,半蹲屈下,双手抱在腰侧,肃然行了一个大礼:“恭贺应少傅迁擢之喜。”

这个礼不是宫中自下向上的礼仪,有点像民间那种寻常而郑重的礼仪,是一个女子向另一个女子行的礼,透着一种敬意。

站在后面的女官,跟着裴尚宫的动作,宫正严肃地行了一礼。

到此时,应子清方才发现,那些女官,是她平时见过、没见过的。她们衣着规矩正式,特意随裴尚宫前来,向她恭贺的。

应子清心口发热,差点熬不住,就要上前搀扶裴尚宫。

刘之衍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他伸手拦下应子清的动作,轻轻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