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病娇太子偏执宠爱(172)

作者: 唐小圆 阅读记录

他与窦兰芷都被踢出了云舟,今日随窦岚上朝,他的表现,又不太好。窦展想来想去,如果这个都监的位置,由他来做,等他立下大功,再次返回窦氏的核心,也不是不可能!

窦知微静静看他,淡茶色的眼眸划过一丝冷意,他微微笑起来:“好啊。”

这一天还没过去,朝廷里的每个官员忙得脚不沾地。

一则窦岚率军讨伐玉川郡,第二个是太子亲自率军,再度出征西北边境,平定边朔。

事情还没准备周全,第三件大事又出了,太后溘然长逝。

这日,山林的尽头飘逸薄雾,天空下着绵绵阴雨,秋季骤然到了。

送丧的队伍排得蜿蜒漫长,太子亲自扶柩,送往皇陵。

应子清戴了黑纱帷帽,安静地跟着刘之衍身后。

天气很冷,呵气成霜。

刘之衍浑身寡淡素白孝服,乌黑的眉眼,仿佛染了层薄薄冷霜,他深邃的双目沉静无波,优美英气的下颚线变得更加清瘦凌厉了。

他浑身的气质,比数九寒天的冰雪还要冷漠。

可是当刘之衍的眼风,掠过一旁的少女,他心底残存的人气,跟白雾一样丝丝缕缕飘了出来。

傅太后去世前夕,忽然睁开了眼,刘之衍万分庆幸自己在她身侧。

她是久病缠身的人,终于要摆脱噩梦与疼痛,神情有些愉悦。傅太后旁的也不大关心,唯独在意,那日她最惦记的孙儿,亲自求到她面前,想要保护他喜欢的女人。

傅太后问:“还是她吗?”

刘之衍跪在一侧,点头道:“还是她。”

傅太后笑了:“你果然很喜欢她,能不能告诉哀家,她到底是谁?”

“是应子清。”刘之衍轻声回答。

“原来是她!”傅太后想起什么,忽然有些生气,“怪不得,那日哀家找应女史,问了东宫那么多人,没感觉合适的。原来,回话的人,才是本人。”

她的记忆似乎已经乱了,刘之衍微微垂下眼,试图掩饰眼底的悲伤之色。

傅太后又问:“那她对你好吗?”

“很好。”刘之衍点头。

傅太后和蔼一笑,在刘之衍的手背上拍了下,如常嘱咐道:“有那样一个女子陪着你,很好,哀家很放心。你要对她好一些,不要学你的祖父和父皇。”

“是。”刘之衍记得,他这么答应下来了。

傅太后知道孙儿心仪的女人是谁,终于放了心,眼睛渐渐黯淡下来,没了光泽。冷嬷嬷与康公公,外间的一众宫女太监,哀哀恸哭。

刘之衍静静坐在那里,却在想,若不是当年应子清徒然出现,他或许早就经历了这么一遭。

但不一样的是,以他那时孤僻至极的心境,他或许任心中的杀意肆意蔓延,踩着尸山血海,走上权力之巅,变成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

无人能触及他,也无人敢接近他。

铅灰色的云朵低低垂下,薄凉的秋雨,仍在淅淅沥沥下着。

“冷吗?”刘之衍轻声询问。

应子清摇摇头,冲他笑了下:“不,不用在意我。”

太子一路扶柩,瞧着他那可怕骇人的神色,谁都不敢这个时候跟他说话,劝他休息。

可是听了少女的回答,又看了眼应子清洁白的耳朵冻得微微泛起薄红,刘之衍终于离开那黑沉冰冷的梓宫,回身握了下她的手,冰冰凉凉的。

刘之衍把自己的披风解下,披到应子清身上。

周围的人一概低着头走路,谁也不敢多看。

应子清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跟他争执,于是默默接受了,但她还是悄悄瞪了他一眼,表示不满。

就是很简单的举动,她随随便便就能把他糟透了的心情哄好。

刘之衍伸手,在她脑袋上按了下,很淡地笑了。

第89章 第89章你迟早要习惯

出了玉门关,人的心情,会不自觉生出怅然的萧索感。

“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话,也可以用在这里。①

他们的队伍,从一座低矮的城门走出去,浩瀚无垠的沙漠撞入眼前。

这里人迹罕至,再难看到黄土与砖块造的民居,哪怕是一座小小的土堆也没有。越往外眺望,生命的痕迹越是稀薄。好像过去所有的痕迹,都被那道小小的城门锁了起来,他们要踏上的,是一段全新的路程。

由刘之衍领衔的军队,还需继续向前走上整整五天五夜。

沙漠比想象中,还要寂静,除了呼啸的风声,连鸟鸣也不曾耳闻一声。耳朵里只有呼呼的风声,听得时间太久,连心也跟着变得空茫。

这里的风太可怕,应子清路过一片砂岩的时候,她亲眼看见,最硬的岩石,上面刻了一道道圈纹,那是被飓风吹出来的痕迹。

不过按照军营中向导的介绍,这片叫朔海的沙漠,并不是如他们想象的那样,只有无尽的黄沙。

有些地方因为地势凹陷,地底的深处,蓄着汹涌的暗河。

在夏季的时候,干涸的土地会长出鲜嫩的草根。为了汲取水分,朔海草根的根系,极细极为坚韧。如果上面长出一寸高的小苗,根系差不多会有一丈之深。今年被牛羊啃噬,来年还能继续萌发初芽。

防风的兜帽,遮住向导的脸,他骑着骆驼,慢慢悠悠跟大军的领导者介绍:“沙漠催生坚韧的品格,羸弱之人,在这里无法生存。”

白色兜帽遮住刘之衍半张脸,他转过脸来,露出一双黑耀石般漂亮璀璨的眼睛,和高挺的鼻梁。他的睫毛太长了,毒辣的日头晒下,乌黑的长睫,在他脸上留下一小块浓重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