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病娇太子偏执宠爱(194)

作者: 唐小圆 阅读记录

临行前,刘之衍换了身礼仪用的纯金甲胄,系了纯白披风。在金灿灿烈日的照耀下,他看上去闪闪发亮,锋芒毕露。

月影在一旁,趾高气昂地刨蹄嘶鸣,集结的战鼓声擂动不息,它也被激荡得热血沸腾。

“等我回来。”刘之衍上马前,单手握住应子清的脸,与她缠吻。

刘之衍的吻极其用力,有一种压抑已久的狂热,她能感觉到他的血液在沸腾燃烧。今日,他不必遮掩自身的杀意,反而要彻底地释放出来,他要点燃将领的血性,随他去战场厮杀征服。

那是很简单但很粗暴的吻。

刘之衍离开的时候,应子清的唇间好像还残留着他种下的火苗,她面颊飞红,被他吻得浑身发烫。

边朔城的将领,举着大晋金黄色旗帜,倾巢而出。

应子清与一行人在圆堡等待。

大战前的激奋,还在感染每个人,香巧和语兰眉飞色舞,连连说着话。张泰耀故意找些事来做,忙前忙后,谁都静不下心来。

谢言昭带着一脸忧色,走到她面前:“应少傅,我有话与你说,能不能随我一起出来?”

应子清点了头。

圆堡外,残阳如血,黄沙翻滚着。

此时每个人的心系战事,不是谈话的时候。应子清不得不努力打起精神,望着谢言昭:“谢大人,有什么事吗?”

谢言昭凝视她,少女红润的嘴唇,有被人舔舐过的痕迹。他悄悄蜷紧的骨节,发了白:“太子在这里得胜,却不一定在长安如愿。你也知道,京城大乱。如今太子最需要的,是世家的支持……”

若不是安景王被俘,这个空档是篡位的天赐良机了。

应子清一听,不由认真:“没错。长安城里,庆帝生死未卜,太子却出征在外,这是大晋的非常时期。站在太子身边的世家,自然是越多越好,朝堂方才稳固。谢大人,你是……打算站在太子这边吗?”

谢言昭向来温润的眼眸,黯淡异常:“你这么希望帮助太子即位?”

“当然。”应子清理所当然道。

“‘我愿天下太平,仓廪充足;农者耕于野,岁岁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无饥寒之忧,无纷争之乱’,我记得你说过,你正是为此而来。你的初心,我一直记得。”谢言昭眸光深邃,眼泪流露着热切,“如果我说,我想娶你为妻,我们齐心协力,助太子顺利登基,助他成就一个太平盛世,你愿意吗?”

“???”

应子清狠狠吃了一惊,谢言昭对她有这个心思?!什么时候?

见她愕然不作答,谢言昭携着逼迫之意,朝她走近一步:“如果我说,我的这个要求,并非请求,而是威胁。你嫁与我,作为谢氏投靠太子的条件,如何?”

这句话让应子清更震惊了,这可是有着“光明正大”点评语的谢言昭……

仿佛看穿她的心思,谢言昭淡淡解释:“我没你想的那么清白。”

应子清一时语塞。

刘之衍一石三计的连环套,至今还让她感触震动。虽然刘之衍在她面前,好像还和以前一般。但她其实清楚,刘之衍已经蜕变了。

原来薛沛南求娶她时,刘之衍震怒之余,只是削去薛沛南的头发。如今手握兵权的刘之衍,听到谢言昭要求娶她,他会怎么做……

光是想

想,应子清就觉得发怵。

“请你千万不要再提了。”应子清请求道,“谢大人,我不过是个普通人,也没什么优点,不值得你惦记。一定是哪里出了什么误会,让你有这种想法。但你知道,我一直是太子身边的人,你的这个做法,会引起太子的误会……”

“没有误会,我的确心仪于你。”谢言昭纠正道。

前面的话,这人是一点没听进去是不是!应子清快崩溃了,差点给他跪下:“谢大人,你要是真为我着想,求求你,别再说这样的话。”

上次进了谢言昭的马车,回去就被刘之衍收拾的事,她还记得。这种事,她不想再经历第二遍!

谢言昭从袖中拿出一份大红婚书,珍而重之,递给应子清:“我想娶你为妻,是明媒正娶,今生唯有你一人。”

应子清:“……”

他的确,一句话都没听进去。

谢言昭低声道:“他今日是太子,明日却是帝王。后宫三千佳丽,他不可能只有你一人。子清……你好好想想吧,我会一直等你。”

大红婚帖递在半空许久,应子清不肯伸手接。

谢言昭盯着她,忽然问了一句:“那你喜欢他吗?”

应子清怔住,没有回答。

谢言昭抿了下嘴唇,把大红婚书放进她手里,转身走了。

胜利往往伴随着血腥,得胜归来的将士,在傍晚点燃熊熊篝火,宰杀牛羊,向天地泼下滚烫的血,含着热泪,告慰在天之灵。

仪式如此郑重原始,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忍不住落了眼泪。

有人领着高歌,那是大漠的歌,豪放敞亮,被狂放的风沙一卷,飘向很远很远。

歌声一出来,大家伙儿跟着放松,会跳舞的姑娘,从人群里跑了出来,当众载歌载舞。

场面上,一时间多了好几支跳舞的年轻女子。

作为主将的刘之衍,是每个人眼里的中心,不论他走到哪里,都有一股视线,追随着他。连那正在起舞的姑娘们,在刘之衍过路时,情不自禁羞涩地敛眸。

这种场合,正是刘之衍忙碌的时候,他端着酒杯,与自己的亲信同饮。

有一些将士因为英勇奋战,刘之衍准备提拔他们。也有一批将领,准备在这个时候,趁机向太子表明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