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闺思(121)

作者: 铺陈纸笔 阅读记录

“殿下,嫦曦现在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马上还要扮成你的模样坐在龙椅上,接受陛下的传位,虽然有爹爹和陛下坐镇,但我还是害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露陷了。”

她越想接下来即将面临的种种情形,内心的恐惧就愈发浓烈,甚至觉得连呼吸都是错的。

宇文青的心跳依旧那般微弱,好似随时都会停止,嫦曦默默抽泣着,声音低落的喃喃自语道:“若是璟羽此刻能在我身边就好了,他的易容之术是当真绝妙,肯定能轻松应对这一切。”

说着,嫦曦便缓缓起身,颤抖的手摸向腰间取出了那支

骨笛,她紧紧握住骨笛,眼神中满是复杂的情绪,声音也带着一丝哽咽。

“璟羽曾对我说只要吹响这骨笛,他定会即刻出现在我身边,可如今我已吹响多次,却如石沉大海般毫无回应,此刻的我像是一颗弃子被所有人抛弃。”

语罢,嫦曦长长叹了一口气,满心的忧虑让她完全没有注意到,宇文青的手指微微颤动了一下,那动作实在是太过细微,仿佛只是一阵微风拂过,悄然消失。

早朝前一刻钟,嫦曦在云竹的侍奉下穿戴好了那件象征着帝王之尊的鎏金玄衣,那玄衣之上,金线勾勒的龙纹栩栩如生,再加上肩上悬落的金枝点缀,似在诉说着无上的威严。

紧接着,云竹又仔细地将她的长发全部挽起,一丝不苟地梳成髻,以便能稳稳地戴上那顶黑色帏帽。

一切准备就绪,在众人的目光中,嫦曦孤身一人,缓缓朝着那象征着九五至尊的龙椅走去,她的步伐沉重而又坚定,每一步都踏在寂静的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可站在前方迎接她的人并非皇帝,而是皇后。

她身姿笔挺,装扮不似从前那般华贵,只是随意地用几只珠钗点缀发髻,整个人显得朴素了许多,她面色有些惨白,像是生了一场大病,眼神也似乎没了往昔的光彩,变得暗淡无光。

可即便如此,当她站在那里,那母仪天下的威严之姿便足以震慑底下的群臣。

这一刻,嫦曦只觉心脏剧烈地跳动,仿佛要冲破胸膛一般。

她强装镇定,悠悠坐上了那把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为了进一步隐藏身份,侍女们在她的面前又添了一层轻薄的黑纱,这使得她本就隐约可见的容貌愈发朦胧难辨。

纱外,群臣们的目光纷纷投来,紧接着便响起一阵此起彼伏的窃窃私语。

这声音如同嗡嗡作响的蚊蝇,让嫦曦愈发感到坐立不安,但她深知自己此刻必须稳住阵脚,她暗暗咬紧牙关,紧紧抓着那龙椅的扶手,极力保持着威严的姿态,目光冷峻地睥睨着脚下的群臣。

只见皇后轻轻抬眸,目光朝苏公公所在的方向扫了一眼,苏公公心领神会,立刻上前,他清了清嗓子,展开手中明黄色的诏令,开始高声宣读。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太子宇文青人品贵重,甚肖朕躬,欲传大位于太子宇文青,令丞相柳氏担任辅国之职,诸臣当悉心辅弼,共戴新君,同扶社稷。”

话音刚落,那些群臣们面面相觑,神色各异。

而一旁的宇文溟更是被这道诏令心中一凛,宛如被一道惊雷击中,只见他脸上的神色瞬间阴沉下来,旋即便不着痕迹地侧身扫了一眼周围的群臣。

那些群臣们感受到宇文溟这般锐利的目光,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震慑住了,只他们停止了私语,都纷纷垂下头,大气都不敢出。

皇后见此情形,面色一沉,她抬高了声音,带着几分愠怒,质问道:“诸位大臣不语,是想抗旨不尊吗?”

这声音在空旷的朝堂之上回荡,犹如洪钟般震耳欲聋,瞬间打破了那压抑的寂静。

这时,李侍郎毫不犹豫地直接站了出来,他满脸严肃,直言不讳道:“传位乃国之大事,怎么不见陛下前来?”

第71章 一种睥睨天下的感觉..……

李侍郎的话语掷地有声,作为朝中重臣,他身负谏诤之责,更握有封驳诏令之权,在朝堂上激起一阵不小的波澜。

“尔等不过是区区臣子,也敢妄想让陛下亲临朝堂,亲口宣谕?”皇后厉声道。

她的声音虽带着几分威严,却还是难以完全压制住群臣的质疑。

话音刚落,只见李侍郎嘴角微微上扬,扯出一抹淡淡的、略带嘲讽的笑容,他这一笑,仿佛是一个信号,让原本被压抑着的其他臣子的私语瞬间变得愈发肆无忌惮起来。

“自古后宫理应无权干政,如今皇后娘娘这般作为,莫非是想效仿韦太后要把持朝政?”

“依我看,说不准咱们陛下早已殒命于这个女人的手里。”

“曾经只道帝后恩爱非常,令人艳羡,没想到如今看来,竟是早已同床异梦,各怀心思。”

“或许这帘后之人根本不是太子,而是这个野心勃勃的女人找来的替身。”

此话一出,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那层轻薄的帘幕,眼中的怀疑之色更浓了。

嫦曦只觉心脏猛地一缩,她下意识地再次用力抓紧了龙椅的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这时,宇文溟猛地向前踏出一步,愠怒道:“大胆!朝堂之上岂能容你们议论?父皇诏令诸位大臣有目共睹,太子宇文青继位乃是顺应天命。”

他这一喝,倒让原本嘈杂的议论声瞬间小了下去。

可李侍郎根本不吃这一套,只见他不卑不亢地向前迈进一步,对着宇文溟和皇后作揖行礼,言辞十分恳切。

“翊王殿下言重了,微臣与诸位大臣也只是怕上邶江山再次出现后宫干政,外戚专权之事,大家都是为了上邶江山考虑,希望皇后娘娘能够谅解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