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闺思(58)

作者: 铺陈纸笔 阅读记录

嫦曦上前一步,微微欠身道:“上邶山河壮阔,百姓安定,虽国力强盛,但更应该居安思危,而太子殿下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更大的成果,令嫦曦实在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她言辞十分恳切,恳切到连宇文青都不禁抬眸看了一眼嫦曦,但他的目光很快就便流转他处。

皇帝似乎是察觉到了宇文青的小动作,只见他浅浅笑了一声,随即便微微颔首,神色也变得十分庄重起来。

“很好,朕给你一晚上的准备时间,明日就便进宫,早日熟悉宫规礼仪,一个月后完成与太子宇文青的婚事,也好将来更好的辅佐太子,朕明日便会派一位女官来教导你,你且虚心学习便是,要是缺什么尽管跟朕开口便是。”皇帝说道。

那语气里满是对她的期许,嫦曦自然明白皇帝心意,于是便再次欠身,恭顺的回应道:“臣女遵命,定不负皇恩。”

看着嫦曦眼里满是坚定,皇帝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皇后冷眼旁观这一切,见皇帝对嫦曦流露出赞许之意,心中顿时不悦,那原本温婉的面容微微一沉,嘴角轻轻下撇,起身作揖道:“今年的舞姬乐师俗成老套、毫无新意,再加上妾身身体不适,就先回宫了。”

见状,皇帝赶忙伸出手去,一把拉住皇后的衣袖,动作带着几分急切与关切,他自然是明白皇后这是有意见,于是便轻声安抚道:“皇后莫急。”

直到皇后坐回了位置,他才转过身,对着台下挥了挥手,高声说道:“你们都下去吧。”

皇帝微微皱眉,脸上流露出些许疲惫与不满,那些舞姬乐师们见这细微的神情变化,赶忙低着头,脚步匆匆地退下了,不多时,便消失在大殿的门后,只留下一片寂静。

“这历年的歌舞皆是这般模样,朕已然看得厌倦了,诸位爱卿可有何高见?”皇帝问道。

话音刚落,只见台下诸臣纷纷私语,有的微微摇头,面露难色,似在为这棘手的局面犯愁;有的目光闪烁,欲言又止,显然心中有所顾虑;还有的与身旁同僚小声议论,眼神时不时地瞟向上方的皇帝与皇后,试图从他们的神情中探寻些什么。

皇帝心急如焚,他快速地环视一圈,目光急切地在大臣们脸上一一扫过,却均无所获,正当他满心焦灼,眉头紧锁,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时候,只听台下一个洪亮而坚定的声音骤然响起,打破了这一片嘈杂的私语。

“听闻丞相大人的女儿嫦曦弹得一首好琵琶,不知母后意下如何?”宇文溟起身恭敬的作揖道。

只见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看似漫不经心,可那眼神却有意无意地瞥向嫦曦,透着几分别样的心思。

嫦曦依稀记得宇文溟体弱多病,整日与苦涩的药物为伴,靠着药力勉强维持生命的微光,只是自从宇文青出生,这皇帝和皇后的目光便不再倾注于宇文溟身上了。

那些嘘寒问暖、悉心照料,曾经是宇文溟极度渴望却鲜少得到的,此刻都成了宇文青的日常,久而久之,宇文溟的心中便渐渐滋生出了埋怨的种子。

每次望向宇文青,他的眼里便不自觉地开始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讨厌,像是被霜打过的秋草,满是落寞与不甘,直到他被封为翊王,宇文青被封为太子,这心中的怨念如同澎湃的暗流,在心底深处不断翻涌。

此后,宇文溟便久居府邸,韬光养晦、不问世事,只是没想到他今日竟来赴宴了,也许那紧闭的府门背后,宇文溟从未真正松懈,或许唯有那至高无上的皇位,才能填补他多年来内心的空缺,才能让他找回曾经缺失的一切。

不过,嫦曦已经做好了准备,此等琵琶怎么会难得住她?

就等皇后言明之时,只见宇文青剑眉一挑,目光扫向宇文溟,语气中透着几分冷意与警告,低声说道:“皇兄对本殿的太子妃上心了。”

“铁打的太子妃,流水的太子,若不是本王身体抱恙,这上心不上心,不都是理所应当的吗?”宇文溟微笑道。

话音刚落,原本还带着几分轻松氛围的大殿,瞬间像是被寒冬侵袭,温度骤降,周围的气氛瞬间凝固,众人的表情瞬间僵住,仿佛时间定格一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那股扑面而来的压抑感。

皇后则微微眯起眼睛,脸上露出一抹难以捉摸的表情,那眼神仿佛能看穿一切,又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只见她神色微缓,嘴角挂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说道:“正好,本宫也想看看陛下钦定的太子妃,她的琵琶会不会与宫中乐师不甚上下呢?”

语罢,顺势看了一眼皇帝,似在观察皇帝的神色变化。

只见他微微侧身,凑近皇后,脸上露出一丝犹豫之色,他的目光中带着几分担忧,既顾虑着皇后此举可能引发的诸多变数,又不想轻易拂了皇后的意。

“皇后,这样不妥吧?”皇帝悄声问道。

“我打听过了,这嫦曦嚣张任性、草菅人命、妒忌成性,更是不学无术,着实不配成为太子妃,所以让她弹奏琵琶有何不妥?”皇后生气道。

她的声音虽刻意压低,却难掩其中的不满与坚决,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仿佛对嫦曦的这些所谓“恶行”深恶痛绝。

“可我们两家早年就许下婚约,是万万不能改的。”皇帝眉头紧锁,无奈道。

“陛下无非是心疼丞相早些年一直随着您打下这江山,落下了咳嗽不愈的病根,若是我们改立温婉贤淑的二小姐柳意欢为太子妃,也算不违陛下当时许下的婚约,他丞相府照样不亏。”皇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