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嫁糙汉(17)
程婶子的感激不是假的,村里都羡慕赵小甜能去厂里上工。大多数人都是明智的,当年厂里招工的时候去考的人不少,可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厂里一个都没要。能通过考试考去厂里的,能力上绝对能让大家信服。
他们家齐娟也动过心思,可惜没门路,等他们家反应过来时,纺织厂已经没名额了。
这年头工作紧俏,城里人都愿意到公社的厂里上班,别说村里。虽然他爹是大队长,但是他正直,从来不走后门,眼见齐娟一天比一天大,她是个心疼孩子的,不想让女娃在地里刨食。有工作的机会再好不过。
她明白赵小甜的意思,一个村住着,赵家那点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谁不知道,只是大家都不容易,不好管别人家的事。
她听赵小甜话里的意思,也就是说句公道话的事情。想来想去也明白,人家姑娘求不到他们家头上,反而是她男人这个大队长当的不称职,竟然容许赵家那两个拎不清的随口祸害自家闺女的名声。
领养的闺女也算闺女,人家孩子明显是个好的,知道感恩,这老赵家就是不惜福。
不行,她明天就和村东头老吴家那几个碎嘴的老娘们说说,赵小甜明明是一个淳朴能干,知恩图报的好孩子,可不能随便给人扣糟糕的名声!
赵小甜走出村里之前,又回头看了一眼赵家的方向,目光冷冰冰的,再无半点留恋,拢了拢大衣,头也不回的走了。
这些人的目光应该没空围着她转了,婚事的危机还没解决,万德录那个毒蛇还在暗中窥视,她不能懈怠。
捏了捏包里没送出去的举报信,吐出胸口的浊气,脚步更加坚定。
时间还早,她要去县里看看。
纺织厂门口的邮筒已经不安全,镇里应该也有万德录的眼线,不过没关系,她就不信,县里依然会有他们的爪牙!
为了不被纺织厂的人看到她的踪迹,赵小甜花了重金五毛钱,请隔壁村的驴车带她一程,她打算去镇上转车。
寄给大哥的信被万德录拦下了,赵小甜决定放弃寄信这种又慢又不安全的传递信息方式。
咳咳,也不能这么说,之前她浑身上下的钱只够买一张邮票,现在她有厂里提前预支给她的一个月工资,可以打电话了。
县里能打电话的只有邮局和招待所,以防万一,赵小甜选择去招待所。
她无法预测万德录的势力有多大,但她不介意把他想成人性的低点。
不知道大哥愿不愿意接受她的投奔,大哥已经成家,大嫂是什么样的人她也不清楚。
现在出门难如登天,她想不到除了大哥的部队以外,她还能去哪里。
“同志,我想打个电话,这是我的介绍信。”赵小甜探头看向柜台里的服务员,是一位中年大姐,一脸和气相。
中年大姐看完介绍信后,帮赵小甜拨通电话,将话筒递给赵小甜,指了指听筒,“凑在耳边就能说话了,声音大点。”
赵小甜感激地笑笑,中年大姐没有听她讲电话的意思,抱着毛线团走远了。
赵小甜松了一口气,等待对面接通。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60军的营地,团委办公室爆发出一声粗声粗噶的咆哮,“曹振东这小子真彪!”
赵小甜不记得自己多久没有听到大哥的声音了,上辈子过得浑浑噩噩,家里的催促与算计,让她一时没能看清万德录的表面光鲜,实则败絮其中。
她绝对不会继续留在这里,哪怕她立得住,也防不住这些人以亲人名义骚扰她,远嫁是最好的出路。
多年没和大哥联系,一开口就让大哥收留自己,给自己找对象,赵小甜心里窘迫的不行。
“喂,这里是60军一团副团赵国庆,请问找哪位?”
第10章
电话那头传来熟悉又沉稳的声音,她差点没忍住泪,是大哥,是一直保护她,不顾家里反对,把她送去读书的大哥!
胡乱擦擦眼泪,重生回来她一直谨小慎微,听到大哥的声音后才有些安定,强装镇定开口,“大哥,我是赵小甜。”
未料接到的是自家电话,赵国庆声音提高了八度,“小甜!是家里出什么事了吗?别着急,和哥说说。”
挥手将几个兵蛋子撵出去,家里从来不会给他打电话,每年收到的来信也是哭穷和要钱,赵国庆此刻真的很意外。
电话费很贵,三妹打电话一定是要紧事,赵国平不敢怠慢。
且说赵小甜,刚要张嘴诉苦,又一想那是大哥的父母,她不想让他难办,话音一转,硬着头皮说:“家里没事,那个,大哥,我年纪到了,想在你那边找个对象,过几天我能去你那里看看吗?”
赵国庆眉头一蹙,下意识就觉得不太对,三妹年纪并不大,不会无缘无故想到这件事。
听出电话那头三妹的彷徨和害怕,赵国庆一口答应了,“行,三妹打算哪天来,我给你买车票,安排人去接你。”
赵小甜算了算时间,试探道:“一周后可以吗?会不会太麻烦嫂子?”
赵国庆眉头越蹙越紧,不好在电话里问详细情况,中间还有接线员呢。
虎声虎气道:“放心,你嫂子人很好,很喜欢女孩子,三妹,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别和哥客气。”
提着的心终于落下,大哥同意就行,剩下的她可以搞定。
语气轻快不少,“大哥帮我找一个脾气不错,顾家的对象就行。”
赵国庆自然是答应的,“三妹放心,等回家我和你嫂子商量商量,看看哪个能配得上我三妹。三妹你还有什么具体要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