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竹编娘子种田日常(113)

作者: 炽柳 阅读记录

她在溪水里洗过手,而后走回了屋檐下。

前日砍来的竹子还有多,干脆都劈开围个鸡圈出来。原本还想拿熏棚当鸡窝呢,没想到一下子来了这么些肉,鸡又买得这样突然,便不好再把熏棚给挪用。

她用石子划出来一块地,和屋檐连在一道,权当给鸡圈预留的。

把鸡从背篓里拿出来,姜姀带着背篓和柴刀,到林子里找芒草和长树枝,走出老远才碰上小果和宋衍两个。

“你们怎么跑这儿来了?”

小果屁颠屁颠地跑过去抱住她道:“我陪宋叔叔散散步。”

“散步?”姜姀四下环顾了一圈,“家门前那么宽敞不走,跑到这种地方来散什么步。”

“宋叔叔说了,就是要走这种难走的山路,才好练练腿脚。”

姜姀恍然。这哪是散步,这是想下山去了,所以提前试试那条不大好走的腿罢。

以为他这是打算走,她心上莫名其妙一阵可惜。猫儿狗儿养久了都会养出感情,更别说是相处了这么些时日,这么大一个活生生的人了。

但她尊重、祝福。人能走了,乐意下山是件好事。谁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何况人家本就不属于这里。只是因为一场意外,让两人在山里结缘。既决心离开,好好道别就是:“你要是定下了走的日子,可要提前同我说说,我给你办个践行席。”

宋衍忙摇头,又双掌离了拐棍摆手,简直慌张极了:“不不不。我是想着,如果我能挑担的话,就没必要每次都让沈叔帮着下山了。可惜我这条腿,还没负重就走得这样勉强,想着反正闲着无事便多练练。你看我现在,已经可以脱了草绳自个儿走了,只是走得又瘸又慢,不算大好就是。”

原来不是要走。姜姀在心里自嘲,觉得自己想得太远了去。又莫名升起一丝窃喜,却没在面上显露,只淡淡道:“毕竟当初伤得那么重,短短这么些时日,能自己走就已经很不错了。别把自己逼得太紧了。”

宋衍笑得眉不见眼:“有你这话,我自当小心地照看自己。你去忙吧,有小果一道,我这里可以的。”

姜姀便背起背篓,继续找寻她想要的芒草。兜兜转转了一大圈,又顺道薅了一大堆茼麻,觉得差不多够数,便走回到草屋跟前。

先前烂完一波茼麻后,她又泡了一些下去,今日便是它们再见天日的日子。后采来的那些,在前一批上岸后也紧随着泡下去。

烂麻这活计是万万不能断的。麻绳用处可大着,一批没用完就得备上下一批。这种东西总之多多益善,反正山里现成的材料多的是。

至于做鸡圈和鸡窝,比做竹编简单得多。

她在原先划线的位置,用石锄抛开一道长长的缺口。这里是给篱笆预留的空间,把树枝和芒草茎扎成簇,往底下一插,再盖上土,这篱笆就成了。

出于谨慎起见,她在鸡圈的那块空地上,用做竹编的法子拼上了许多竹条,又在竹条上厚厚实实地铺上一层干茅草。

山里有会打地洞的黄大仙。从前他们这儿没什么活物,她倒是不担心这个。如今这两只又肥又大的母鸡在屋外放着,不做点儿措施预防,她怕是夜里都睡不踏实。

利落地把鸡圈做好,姜姀拆了鸡脚上的麻绳,将它俩放到里头去。

刚换了个新环境,母鸡看起来还有点发懵。之后反应过来换了个环境,来来回回焦躁地踱了几圈,也就静下来了。

她劈了两个竹筒当食槽和水盆,半了点舂谷子留下来的糠进去让它俩啄食。母鸡稍微适应了会儿,又像在卢阿婆家那样,兴冲冲地吃起自己的饭。

“两位吃货,既吃了我家的粮,可要好好下蛋啊。咱们商量商量,每鸡每天至少一个怎么样。这个要求不高吧?看看别人家的鸡,一天都能下一个蛋,我相信你俩肯定可以。”

正在啄食的其中一只母鸡突然伸了一下脖子,扭头就走到鸡窝里去。另外一只倒是没心没肺只顾吃自己的。被小果突然的叫声吓了一跳后,才缩着脖子,和窝里那只挤到一处去。

刚走到坡上的小果发现自己家的前院大变了样,又看见埋头在食槽里长满羽毛的那只,激动地一下子没收住音量:“鸡!娘你买鸡了!”

全然顾不上身边的宋衍,她比出膛的竹箭还快,嗖的一下就跑到了鸡圈旁,冲着鸡窝里头好一顿巴望:“还买了两只。娘,很贵罢。”

“还好。”姜姀笑道,“这回做的竹灯笼卖得了不少钱。除了这两只鸡,我还订了铁锅和菜刀。”

小果的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圆:“那咱们是不是可以做更多的东西吃了。娘,我想吃那个兔子。早晨宋叔叔收兔子的时候我就想吃了。他说这兔子还得放锅里煮煮,不能直接吃。让我等你回来后一起吃。”

“那不如再等两日罢。”姜姀道,“等到时铁锅到了,我给你们炒兔子肉吃。还有没有什么别的想吃的?”

对吃食这方面,小果了解得还真不多。她能想到的好吃的,都是姜姀从前做过的,远不及她娘亲自个儿想的花样多。嘴甜的小人儿咧开嘴笑道:“只要是娘做的,我都想吃。”

这嘴也真是,不知道跟谁学的,这样伶牙俐齿。姜姀刮了一下她的鼻头,又问宋

衍道,“宋郎君有没有什么想吃的?”

小孩子都这样表现了,他这个做大人的,总不能要求这要求那罢。宋衍笑了笑说道:“我和小果儿一样,她爱吃的我就爱吃。”

得,这一个个的。小嘴都跟抹了蜜似的。